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溺水 保安全教学案例

来源:知库网
《防溺水 保安全》教学案例

南马小学 王芳

教学设计背景:

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学生好奇心、好动心和安全防范意识差所引起的。这是防不胜防的,学校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应变能力和独立意识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本教学案例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防溺水是家庭和学校、社会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据有关资料分析,在溺水事故中,由于青少年、儿童玩水而发生溺水,造成惨剧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师生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培训,是我们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溺水安全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学生安全。今天,我和大家一道通过案例来学习防溺水知识,增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强化学生的防水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的原因,并学会正确游泳。 3.了解溺水的施救方法,提高自救自护的本领。 教学重点:了解溺水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自我保护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出示小学生溺水的图片)

2.而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条河,介绍浊漳河历史背景,强化学生的防水意识。

(浊漳河古称潞水、潞川,因其水流湍急,并夹带黄土泥沙,故名。浊漳河分南、西、北三源,南源是潞城、黎城和平顺县的天然分界线。自本市石梁乡南马村入境,流经石梁、上村、常村、续村、西流乡、潞河、古城、西流、南流,至下黄乡辛安村出境。境内长20公里,流域面积为352.24平方公里。境内还有大南河、百里滩河、漫流河等十多条主要支流。)

3.指名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溺水事件。

4.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溺水事件的再次发生呢?

(分析溺水的原因,寻找施救的方法) 二、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课上小组讨论(如何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和总结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三、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观看溺水时施救的小视频

小组讨论(如何在他人溺水时施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和总结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的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未成

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四、课堂总结

1.同学小结: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掌握一定的防溺水的技巧和自救知识。 五、课后作业

布置开展小学生防溺水自救知识竞赛活动及小学生防溺水自救知识宣传作品创作大赛,让学生课后准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