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3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 Vo1.25 No.3 2006年6月 AREAL RESEAR(H AND DEVEL()PMENT Jun.2006 旅游系统预警机制与构建研究 梁留科 a一,周二黑 ,王惠玲2 (1.河南大学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b.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摘要:针对近年来大量发生的旅游热点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旅游质量下降的情况。试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加以研 究。文章通过对客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图将景区与通道的各量加以结合,构建一个系统,对旅游预警问题进行探 讨.并对预警的过程进行了划定,即通过对旅游客流的正确分析与预测,得出旅游预警信号,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旅游客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控制,以达到提升旅游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系统;旅游预警;预警信号值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6103—0072—05 1 引言 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认为,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客流的盲目流动所造成的,鉴于其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 果的严重性及对客流正确引导后可能带来的效用提升 平有了较大提高,加之带薪假期的增多,导致了旅游事 的巨大李问,急需对旅游预警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绝对量的快速膨胀。外出旅游已 目前,对预警系统进行研究的多,但对旅游系统预 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休闲放松方式。尤其是我国从 警进行的研究则很少,在中国期刊网中,以旅游预警为 1999年开始实行“五一”、“十一”假期以来,这两个七天 关键词搜索,只命中6篇,其中有强调旅游预警机制构 长假也就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旅游的黄金周。例如, 建重要性的_2 ;有侧重于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3l, 2002年“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8 710万人次,实 但对于信息的具体采集、处理则很少涉及;有旅游业突 现旅游收入331亿元。2002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 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_4 ;有就景区环境承载力 5 J、旅 游人数80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人306亿元【11。 游产品l6 J、特定区域旅游质最预警机制研究的_7 J。该 旅游需求的快速膨胀,加之旅游业原有的基础非 文的研究思路与以上不吲,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着重 常薄弱,造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在每次旅游高 对旅游预警系统巾的机制与构建进行研究。过去地理 峰期间,总会出现旅游热点过于集中,而使旅游效果大 学在这方面主要侧重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文 为下降的情况,出外旅游甚至使一些游客感到身心俱 章则将其与通道的研究加以结合,试图构造一个系统, 疲。除了交通设施超载严重而成为旅游的最大隐患之 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对旅游系统预警问题进行探讨。 外,绝大多数旅游胜地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时有冈拥 挤造成游客伤亡、设施损坏、环境严重退化的事件发 2旅游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 ’生。旅游目的地大幅度超载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无法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是地球表面的一种人文 , 挽回的、毁灭性的。与此同时,一些质量不错的旅游“冷 现象,一种以消闲、娱乐等为目的,从居住地经过旅游 点”地区,却有大量的旅游资源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 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闭合的 费。鉴于此极大地限制了旅游潜力的发挥,影响了旅游 人口流动现象。旅游活动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 地和目的地之问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收稿日期:2005—11—12;修回日期:2006 03 04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图1),旅游活动是一个系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摹础研究项目(2004601044);河南省 统,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 高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i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l_J 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 (2005一ZX一219) 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 作者简介:粱留科(1962一),男,河南宜阳县人,教授,博i ,博 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地理研究,(E—mail)lianglld006 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 @126.com。 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_}{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梁留科等:旅游系统预警机制与构建研究 ・73・ 2.3旅游地接待因子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旅游资源吸引力及开发利用程度、 图1旅游系统示意图 Fig.1 The diagram of system of tourism 旅游服务体系的状况(服务设施、商品供应、宣传、导游 等)、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相应的气候、旅游接待地的 旅游价格、接待地的客源市场结构。 2.4社会、历史和文化因子体系 旅游区域系统是指在地表占有一定空间范围,由 各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等共 同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特征、结构和功能的地域综 该体系包括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风格和 文化的差异程度、历史联系状况(经济、文化、军事、民 合体。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考察,旅游区域系统 族)、旅游接待地的社会状况(政局、经济发展、社会道 属于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外部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交 换关系。从时间角度看,旅游区域系统是属于一个动 态系统,其内部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方向、强度等,在 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人们的旅游行为是 否符合客观规律,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旅 游区域系统稳定性程度。当人们的行为和措施合乎客 观规律时,可以使系统延续时间加长。 旅游主体即游客的流动形成旅游客流。它由流量 和流向两个密切关联的要素构成。流量是指在一定的 时间内,到达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游客数量。流向是指 游客由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方向。流量与流向的变化是 一致的l9]。旅游客流的时空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如美国学者威廉斯和捷林 斯基认为:影响旅游客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即空间距离、国际联系的有无、旅游流的相互性、旅游 吸引、观光所需费用、介入机会的影响、客源国的国家 特征、潜在旅游者对目标地域的想象等 9j。我国学者 卢云亭l】0j根据世界旅游流的分布格局,从5个方面进 行解释,即世界旅游客流的分布格局是由旅游的基本 激发条件和接待条件、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距离衰减 规律的作用、历史联系的惯性作用及其他因素等共同 作用造成的。 根据上述,影响旅游客流分布的因素总结如下。 2.1旅游者因子体系 该因子体系包括游客的经济收入水平、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和身体素质等。 2.2旅游交通因子体系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 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包括旅游路线的便捷程度、旅游交通 工具状况(快速、高效、安全、经济)、各种交通工具的配 置状况(配置、联接和组合)和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状 况(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马匹等)。从地理学的角 度,其研究主要是对可进入性、旅游交通的特点和方式 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协同匹配程度的研究。 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旅游政策。 通过对上述各因子打分(1~10),见图2,加权求和 后,分别得到各客流影响因素得分;然后将旅游者、交 通因素、接待因素和社会文化凶素分别赋以0.3,0.2, 0.3,0.2的权重,再对它们加总求和,就可得出客流形 成得分,满分100。 J交通因子 J 航空:4 铁路:7 水路:2 汽车:7 协同程度及 价格:5 图2旅游客流影响因素示意图 Fig.2 The diagram of factors of tourism flow 3旅游预警系统指标 旅游预警是指通过‘一丁一一她一些指标,对一定时间段、一定 旅游区内的旅游动向进行预测和引导,从而使旅游的 一一 效果得到提升的过程。这里的旅游效果包括旅游者通 过旅游得到的效用,也包括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可 持续的发展和旅游经营的收益等方面。 通过上述关于旅游系统的论述及近几年的实际情 况,可知出现一些旅游热点过度集中情况(尤其是每次 “黄金周”期间)的原因是旅游客流的盲目流动。因此, 该项研究拟通过对旅游系统的分析,通过对旅游源地 和旅游目的地之间通道的分析得出合理的旅游活动量 指标,然后用预测值与之进行比较,得出旅游活动的预 警值,依据预警值所属的区间发布预警信号(图3)。即 通过一些先在性的预测,对旅游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 和控制,以达到旅游效果的最大化。 3.1预警指标值及其获取 3.1.1预警指标值体系。由于旅游者是具有多样化 偏好的群体,难以对旅游者个体进行较细致的研究,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4・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25卷 预警指标值的获取 旅游活动未来值的预 通 值 预测lI来值预测 两指标值合成分析 >< 预测值合成分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相关措施的采取 图3旅游预警过程示意图 Fig.3 The diagram of the process of tourism precaution 由于游客、通道和旅游地是一个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 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旅游者的因素也可以在通道和 旅游地的研究中得到体现。 旅游预警指标值体系获取,通过先分别求算通道 指标值和旅游地指标值,再将两者合成分析而得出。 通道指标值和旅游地指标值可利用历年的数据、Delphi 法及市场调查结果确定。在确定这两个指标值的过程 中,一定要公正客观,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另 外,由于目前经济快速发展,要及时的对指标值进行更 新,以保证其实用性。 3.1.2通道指标值的获取。通道是指旅游者到达旅 游地的凭借,是游客旅游动机付诸实施的重要保证。 通道包括旅游者可凭借的交通方式:汽车、火车、飞机 及水路交通等。由于研究对象是某个区域系统的预 警,故可将整个区域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只对与区外有 联系的通道进行研究。 通过对与区外有联系的各种通道的研究,得到区 际联系的各种通道的负荷( ),用这个负荷乘以其中 游客占总乘客的比例 (O≤P ≤1),得出区外进入的 游客数量(P)。由于游客是由区内和区外旅游者共同构 成,再用这个数量除以区外游客占游客总数的比例r(0 ≤r≤1),就可以得到游客的总数(T)。可用如下公式 T=∑ ×Pi/r。 式中: ,r可用l ̄phi法和利用往年经验进行选取, 较 大时就要考虑发布预警信号,引导客流。理论游客最大数 Tmax= /r。当然,我们相信r也跟 有关系。 由于出外旅游属于一种享受型消费,只有便利、迅 速、舒适、安全和价格合理的运输条件才能对游客产生 较大的吸引力。这里将交通运输对旅游的影响归纳为 以下4个方面:①交通运输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客流 形式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做到因人制宜、因游制宜。 ②现代化程度。这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规模、形 式、游程和内容。现代旅游活动是群众性、远距离的活 动,必须由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作保证,要求运输工具运 量大、速度快。③运输方式的协同程度。交通工具应 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 势,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④交通运输的服务价格和 舒适安全度。游客外出首先要考虑服务价格和舒适安 全问题,过高的运输费用,过低的舒适安全程度,对客 流的组织和客流的形成极为不利。以上4个方面直接 影响上述游客占乘客的比例(P ),甚至直接影响游客 是否到该旅游地旅游的决策。 3.1.3旅游地指标值的获取。旅游地指标值主要从 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及旅游者能获得更好的旅游感受 的角度考虑的。旅游地指标主要指旅游环境容量。旅 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它是各种具体容量的统 称。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以下基本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的 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等。这些容量之 间有一定的关系…J。 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 的消失。旅游业这种状况要求所有旅游经营者、参与 者和旅游者,都要为改善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有限的旅 游环境资源不受破坏和可持续利用而努力。因此,有 必要选择一种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正是符合这种选择的方式。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 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 工程和旅行恬动。生态旅游定义的表征形式繁多。但 就宏观意义而言,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回归 大自然;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不论生态 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从业者,甚至包括得到经济收益 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方面做 出贡献。旅游从业者和游客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生态旅 游相关集团。旅游从业者是生态旅游活动经营者、管 理者,他们的使命、素质和管理水平,对生态环境及景 观资源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负有直接的敏感的责任。对 游客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科学区划分流和疏导人流,合 理确定与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生态旅游区 超负荷接待游人。同时要注意维护“生态潜力”。把经 济增长限制在环境生态允许的限度内,使“生态潜力” 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使自然生产增长的速 度超过消费增长的速度,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时增长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梁留科等:旅游系统预警机制与构建研究 .75. 态潜力。所谓“生态容量”是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对 道输入的游客必须到旅游地才能完成旅游的核心活 旅游地的生态系统诸因素不产生削弱的最高使用水 动,而外地的游客又要由通道输入,两者之间有着直接 平。旅游环境容量:一是自然环境容量,即物理和生态 的关系。如果前述的区外游客占总游客的比例r取值 意义上的环境容量,指旅游活动的强度应限制在自然 环境、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旅游点不受污染的范围之 内;二是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 旅游者游兴的范围之内。研究焦点是各种旅游资源 (场所)、各类旅游目的地旅游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承受 适当,那么由通道和旅游地得到的指标T与T’应相 近。可以认为两者符合函数关系Y=,’(T,T’)。这里 简单假设两者呈一元线性关系,且符合关系式Y=“T Delphi法选取。由于旅游的感受重点在于旅游地的感 受,加上时下自驾车旅游的兴起,故建议给b赋一个大 即旅游者的数量应限制在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不破坏 +bT’(0<a,b<1且a+6 1)。式中的a,b可用 能力标准、旅游者个人空间标准的确定 J。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 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 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 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T=C×A/c×a。 式中:T为极限日容量;C为每日开放时间;c为人均每次 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a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旅游者的心理容量一般要比旅游资源极限容量低 的多,这有深刻的环境心理原因。旅游心理容量的大 小由个人空间和旅游空间大小决定。旅游空间一定, 而个人空间的大小受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性质 和活动场所的特性;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 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 团体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其中,活动的性质对 个人空间值影响最大l11 J。 参照前人对旅游地容量评定的研究成果ll卜H J,对 旅游地的各种容量进行评定,得出旅游地的合适旅游 量(T’)、最大容量(T’max)及维持经营的最小容量 (T’min)。其中的合适旅游量指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 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事实上,其值等 同于旅游心理容量。最小容量这个概念是为了使预警 系统完整,针对目前各地发展旅游一哄而上的现实提 出来的。具体求算可依据成本一收益分析得出。 另外,可根据旅游地的一些其他情况,如是否有突 发的恶劣性天气、是否有比较好的旅游紧急事件的应 急预案或分流措施等,对上述容量进行调整。但一般 旅游地的开发T作一旦基本完成,在大多数情况下,要 大量改变旅游地容纳能力,将是非常困难或会浪费大 量的投资,旅游地在用地安排上也容易出现混乱和损 害景观质量的情况。具体在调整时,对旅游有利的情 况,使容量正增长;反之,负增长。如恶劣天气会减小 容量,而有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则会增大容量。具体影 响大小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3.1.4对通道和旅游地指标值进行合成分析。由通 一点的值。这样就可得到旅游地的指标值Y o 3.2旅游活动未来值的预测 旅游活动未来值的预测过程主要利用交通部门的情 况及当地场所的预定情况,采用各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如对往年数据外推等。对未来值的处理方法与上述指标 值的处理方法类似,假设得到的预测值为y。 3.3指标值与预测值的参照分析 游客的数量应小于通道及旅游地的最大数量,即 y≤min(Tmax,T’max);要使旅游地能继续经营必须 y≥T’min。 假设q_.1一y/Y,当预测值y较大时,q值就较大; 当Y:Y时,q值为0;当y<Y时,q值就小于0,这时 就需要检查是否到达了停止营业点,并采取相应的措 施。在q值大于0的情况下,取min(Tmax, T’max)/[min(Tmax,T’max)一Y]为参照值,即预警 信号值Q=q×min(Tmax,T’max)/[min(Tmax, T’max)一Y]。这时,如Y=min(Tmax,T’msx),贝0 Q =1;如Y=Y,则Q=0。可将Q定在0~1之间进行 渐密分区,例如分成0~0 5,0 5~0.8,0 8~1,因为 Q值越大,其边界值应越小。然后分别以不同颜色的信 号灯表示预警等级。对q值小于0的情况下,可类似处 理。现在分别将各区间和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对应罗列如 下:一1~一0.3,蓝色;0.3~0.5,绿色;0.5~0.8,黄 色;0.8~1,红色。对于有些性质的旅游,必须考虑一些 强制性限制因子的作用,如探险旅游中的天气因子。 3.4预警信息的发布与相关措施的采取 一旦专业部门获得了预警信息,必须充分利用现 代发达的信息网络(如因特网和手机短信)将预警信号 发布出去。因为预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时间一过,这 些预警信息将毫无价值。在发布预警信号的同时要注 意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旅游客流加以正确地引导。 如对旅游热点地区的价格适当一 浮,对很有价值的旅 游冷点地区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做成那种温馨小贴示 的形式。对旅游活动量超负荷的地区,要对旅游活动 量进行控制,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76・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25卷 实证明,通过大众传媒,向潜在的旅游者宣传已发生过 [2]樊志勇.如何建立完善的旅游预警机制[J].商业时 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环境后果,并预测当期旺季的走 代,2005(8):34—36. 势,会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 [3]郑向敏,卢昌崇.论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 是从旅游需求、供给的角度积极提高供给能力和加强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6):16—20. 空间上的分流,但坚决反对超载接待。另外,还可以通 [4]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 过由交通部门开设旅游专线,对乘坐旅游专线的游客 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 进行定制化的服务,以期加强对旅游客流的引导和控 45—48. 制,同时,又可起到提升旅游效果的作用。 [5]翁钢民,赵黎明,杨秀平.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 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结语 (4):55—59. [6]杨秀平,翁钢民,赵本谦.旅游产品竞争力分析及预警 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研究,并通过 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19(6):76—78. 客流的分析,得出旅游预警信号。由于旅游业经营者 [7]梁赫,饶华清.“长三角”旅游服务质量预警机制建立的 相对于旅游者是强势集团,考虑到旅游业经营者可能 研究[J].价值工程,2004(4):80—83. 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歪曲预警信号,故建议由旅游资 [8]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源拥有者(国家)的代表(政府部门)来提供这项公共产 2000.246. 品——预警信息。另外,在上述预警信号值的获取过 [9]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程中,有些值的选取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选取时一 1997.90. 定要慎重。由于现阶段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 [10]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 预警的指标值要及时进行更新,而且,在预测时要对一 1996,16(1):106—112. 些情况充分考虑,并要有应急预案。希望文章能引发 [儿]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大家的思考,使旅游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使旅 版社,1999.151. 游能充分发挥其娱情适意、发展经济的作用。 [12]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 学,1987,7(2):32—38. 参考文献: [13]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容量承载力及其时间 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 [1]潘佳.黄金周游客1.11亿收入463亿元[EB/OL]. (4):47—55. http://trave1.sohu.corn/20051009/n240503666,shtml, [14]胡炳清.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 2005—10—09 1995,8(3):20—24. A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Precaution and Construction LIANG Liu—ke a一,ZHOU Er—hei ,WANG Hui—ling2 一. (1a.Key Research Center jor£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enan University; lb.College ofEnvironment and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2.Institute foGeography,Henan Academy Sciences,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ourism utility decreasing caused by the hot points concentration,this paper in— tends to study the tourists’move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ourist flow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the target place and the passage,we want to set up a system to study the tourism precaution.We aim outlined the basic procure of the tourism precaution,that is by the correct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ourists’movement in the tourism system,we get the precaution signa1.And prop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and then the tourists’movement would be leaded and controlled,so that the tourism utilitv would be upgraded. Key words:tourism system;tourism precaution;index of tourism pre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