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孔乙己》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来源:知库网
《孔乙己》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孔乙己(选段) 鲁迅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选文第一段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对选文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季节。 B.交代社会背景,表现当时社会的冷酷 C.渲染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D.为后文孔乙己买酒驱寒作铺垫。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好喝懒做,迂腐穷酸。 B.选文第二段写“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用了四个“到”说明孔乙己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他这么长时间不出现也暗示了孔乙己的不幸结局。

C.选文第一段”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摸”字表明孔乙己行动不便,再没有多余的钱,暗示他已经穷途末路。

D.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凉薄。

4.下面对“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和“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通过“大约”和“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 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慘地死去的意愿。

D.“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实际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加强了小说控诉和鞭挞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力度。

5.下列对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B.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说明掌柜没有丝毫同情心。)

C.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断断续续的回答主要说明孔乙己屡遭折磨,因身体衰弱而说话有气无力。) D.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我”毕竟入世未深,不像別人那样冷漠,表现了“我”对孔乙己的怜悯。)

6.下列对文中标号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心理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 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 7.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最深刻的一项是( ) A.表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说明掌柜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8.以周围人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笑与被笑中展现众人与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使各自的形象更生动、丰富、鲜活。 B.笑声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形成强烈反差,増强了作品的悲剧效果。

C.这“笑”充分表现出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D.孔乙己在笑声中走完一生,是他人生的最大悲剧,作者借“笑”来表达对孔乙己这一封建落后读书人的嘲讽。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B 7C 8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