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合同违约情形包括几种

来源:知库网

合同履行和实际情况来看,造成当事人违约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违约。2、由于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不完备而造成的违约。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容易使当事人误解或者曲解,致使当事人违约。3、由于主管机关对合同审查、管理不严,合同缺乏可行性研究,所签的合同不能履行。4、市场行情变化或者价格大幅升降,从而影响合同的全面履行,造成当事人违约。5、因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6、因发生情势变更而导致合同当事人违约。

一、以实际行为变更合同履行期限

生活中,合同的变更多半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做出的。其他原因变更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这里的情势主要指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形势等,不包括商业风险和不可抗力。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实际上是赋予无过错一方当事人以变更合同的请求权。

4。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以变更: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4)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5)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上述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定的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与受损的当事人意思表示相违背,因此,需要变更,法律赋予当事人变更的请求权是应该的。

二、违约责任的例外规定

1、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

3、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4、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