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2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 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