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的解决办法及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协商是自愿的,调解协议不具强制力,仲裁需经过程序,诉讼具有法律性和强制执行力。申请调解需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仲裁需提交相关材料并缴纳费用。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起诉,裁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劳资纠纷的处理程序包括向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予受理通知后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劳资纠纷找哪个部门
1、向劳动局或工商局申诉,请求政府作为;
2、和老板协商或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庭签订仲裁协议;
3、如果政府部门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作为的话,你们收集好相关证据,直接向法院民事起诉,或者行政起诉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二、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和程序解决其争议:
1、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
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处理。
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解决。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
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三、劳动纠纷处理都有哪些程序
1、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申请调解时,申请人应向调解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书、身份证和劳动合同书。
3、申请仲裁时,申请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合同书等有关材料,并预交仲裁处理费。
4、申请人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应向仲裁机构提供联系地址及电话,等待处理结果。
5、申请人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后,若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6、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裁决生效后,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资纠纷的解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程序进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在选择程序时,需要注意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遵守各个程序的要求和期限。如果政府部门不作为,可以考虑向法院起诉。劳动纠纷的解决需要充分了解法律规定,收集好相关证据,并积极参与解决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