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来源:知库网

  (一)教学目标

  1.抓中心事件,拓展相关资料,深层体会“中华不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并不陌生,所以课前着重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课前准备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五)教学过程

  1、直击“中华不振”,导入新课

  (1)指导读题:请大家把目光投向大屏幕,读一读课文的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大家快速找一找。

  (3)板书“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读。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

  2、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把它划下来,挑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3)师生相机交流相关语句,深入体会“中华不振”。

  句子1: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 ,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是呀,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地盘,却为什么要“闯“进去,而不能光明正大地去?令人气愤!这正是”中华不振“啊!

  句子2: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此时的中国别处又是怎么样的呢?拓展资料: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澳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出兵进攻中国。这是侵占北京的八国联军。因为外国列强的侵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断加深。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抢着瓜分中国这块肥肉。由于政府的腐败无能,全中国人民陷入了“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的境地。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烧毁。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行在我国沿海城市租借土地。中国人民丧失主权,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煤矿工人在把头的监视下劳动;纤夫在鞭子下光着膀子拉纤……

  这就是“中华不振”。

  句子3: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这句话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两个词是什么,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还有更令人义愤填膺的是什么?

  句子4: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资料课件出示,教师悲情介绍:帝国主义凭借不平条约,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这是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市区无理搜查市民。

  4、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都是——“中华不振”。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中国人那颗沉痛的心一起读: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3、立志“中华崛起”,体会情感

  (1)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不冲动?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又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了……

  (课件出示“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事例介绍。)

  (2)周恩来回来以后,陷入了沉思,他会想些什么呢?请你拿出笔来写一写。

  (3)交流。

  (4)师: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于是,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赴法留学,求得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

  ★重庆谈判,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

  ★运筹帷幄,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4、拓展升华总结导行

  为中华之崛起当效周恩来总理,同学们,你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5、课外延伸以内带外

  (1)读一读周总理的诗句、格言。

  (2)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名人的成长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