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会写“小、少”,认识新笔画“竖钩”。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做客。(出示农家小院情境图)

  你们瞧,院子里有哪些东西呀?(随机出示带拼音词卡)

  2、谁能当小导游带领大家认识院子里的东西名称?(相机正音)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4、去掉拼音读写有名称的词卡。

  全班读,男女比赛读。

  5、学生将写有名称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再读一读。

  二、朗读韵文

  1、读通韵文

  自己想办法读通韵文。

  同桌检查读(同桌读得好,表扬他,读不好,帮助他)

  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子”的轻声,“一”的变调)

  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

  (相机指出“大—小”“多—少”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指导书写 “小、少”

  出示“小、少”,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认识新笔画──“竖钩”。

  师范写“小” “少”(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学生书空。

  学生先描红,再试写“小”、“少”。

  书写展示、评议。

  3、读好韵文

  自由练读韵文,要求把这段韵文读得很好听。

  指名读,师生评点。(节奏感)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韵文。

  朗读展示(如拍手读、配上动作读、对读等等)

  三、巩固识字

  1、小朋友,我们一遍遍地读课文,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出示生字)

  自由读──给生字点名──齐读。

  2、学生自主选择生字识记

  (相机指出:①“杏、桃、苹果”都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旁;②认识新偏旁“提土旁”,结合“堆”的词义,理解为什么“堆”有提土旁。)

  3、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宝宝?(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牛、羊”2个生字。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带有关实物。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出示课件)

  1、同桌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齐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理解韵文

  1、这篇课文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指名分句读韵文。

  2、想一想每一句话写什么?

  (第一、三句比大小,第二、四句比多少。)

  3、理解第2、4句

  ⑴ 指名读第2、4句

  ⑵ 看图,比较 “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说一说:(   )比(   )多,(   )比(   )少。

  ⑶ 理解“群”

  ① 从哪里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② 出示“一群羊”和“一只羊”, “一群企鹅”和“一只企鹅”的图片,学生看图说:一(   )羊 一(   )企鹅

  ③ 拓展说话:一群(   )

  ⑷ 理解“堆”

  ① 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一堆鸭子”行吗?“堆”和“群”有什么不同?

  ② 拓展说话:一堆( )

  4、理解第1、3句

  ⑴ 指名读第1、3句

  ⑵ 看图,比较“一头黄牛”和“一只猫”, “一个苹果”和“一颗枣”。

  说一说:(   )比(   )大,(   )比(   )小。

  ⑶ “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   ),一只(   ),还能说吗?

  ⑷ 理解“颗”

  ① 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一枣、罗汉果一莲子、葡萄—梨,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② 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③ 拓展说话:一颗(   )

  三、创设语境,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仿编韵文。

  ⑴ 创设语境(观看课件)

  情境一:苹果和桃

  情境二:西瓜和葡萄

  情境三:马和猴

  ⑵ 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⑶ 交流汇报。

  四、练说数量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

  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以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五、指导书写“牛、羊”

  1、出示“牛、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顺,学生书空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书写展示、评议。

  六、实践作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设计随文识字时出现。

  2、在本课设计中,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实物。

  3、《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