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作业设计

来源:知库网

  【教材简析】

  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预设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2、能力目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你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1、课件出示介绍:

  这支队伍成立于20xx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主要针对国际上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援救。

  20xx年2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完成任务。

  2、小结过渡:

  中国国际救援队圆 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读题目。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

  2、检查字词:

  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房倒屋塌腐烂臭气

  呈“叠饼状”搜索缝隙纵横交错废墟搜索犬

  属于范围狂吠不止挣扎闻名遐迩任务载誉协助

  三、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师:孩子们,老师课前还让大家了解地震的危害,你了解到了什么?是啊,很危险,让我们先去现场看看那次地震。

  出示句子:

  20xx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1、抽生读句子:

  教师评价读出了悲惨。

  2、读着这些句子,孩子们,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3、课件放图片。

  四、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

  (预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①、自由读。

  ②、划出队员们怎么做的相关词语,体会一下,说说自己的理解。

  (随机理解声波探测仪的作用。 )

  ③、朗读指导。

  ④、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_______。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________。

  师过渡:队员们还默默地迅速地做着许多事情,孩子们,你还会想到他们在干什么?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们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⑤、出示图片再感受一次。

  ⑥、齐读:

  师:他们那么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那么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又是在怎么样地一种环境下工作的啊?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①、自由读。

  ②、谈感受:阿尔及利亚老百姓看见了,会怎样说?官员们看见了,又会怎样说?

  ③、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五、自主探索,再找“棒”

  师:孩子们,你们也真棒,很会读书,找到了那么棒的句子。现在,你再睁大你的小眼睛,从别的句子中仔细地找找,你还能找到哪里也棒?

  (感受搜索犬的“超强”)

  1、引: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自由读读课文,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划出相关句子。

  2、“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①、学生理解分析。

  ②、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小男孩的父母会怎样说?围观人民会怎样说?

  ③、师:同学们,徐老师看到过一则资料,在去救援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曾救出过幸存者。此时,联合国官员会怎样说?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师: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 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亮相的短短一周时间,便以出色的表现而博得阵阵掌声。

  生接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对我们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高呼:生接读:中国万岁!

  七、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1、引: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啊尔及利亚,并载誉而归。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让我们来看看:

  20xx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12月28日夜。

  20xx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马上进行人道主义援助,那段日子,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均数是最多的。

  2、出示徽标:

  师:最后,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徽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