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国平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79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案
里庄中心小学 薛国平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抓住发愤,体会精神。
1、读题,在“发愤”下标着重号,再读题强调“发愤”,理解“发愤”的含义,并将意思放在课题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课题”质疑: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板书:为什么?怎样?在什么情况下?
3、自由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的?用笔做上记号。
4、交流讨论(基本学路:“我来解决问题,文中是这样说的……”)
(1)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
出示关键句“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增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a、 读出父亲的殷切期望。
b、你从父亲的嘱托中知道什么?(父亲一生的愿望是什么?他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XX年间的历史。)
(2)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
“一场飞来模祸……入狱受了酷刑。”
a、“将军”指李广的孙子李陵将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自学补充资料“辩护受刑”。从这个事件中,你认为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人?
(仗义执言 正直勇敢 敢说真说 实事求是)
b、就是这样一位史官,他仗义执言得罪了权贵,被判入狱,受到“宫刑”。(学习补充资料——“宫刑”)
“宫刑”残酷地摧残了司马迁的肉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倔的人格,从此,他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做男子汉了,这是司马迁最大的耻辱啊!
(3)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司马迁悲愤交加……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a、司马迁因 而“悲愤”,因 而“愤”。他真想一死了之。
b、司马迁认为“ 比鸿毛还轻, 比泰山还重”,他要做 人。
c、“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两个“一定”体现司马迁决心大,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为 而活,他活下去的信念是 。
d、埋在心底的是个人痛苦和耻辱,留给后人的是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司马迁写史书一丝不苟,矢志不渝。
e、出示插图,这是司马迁写史书时的情景,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挑灯夜书,条件艰苦,一捆捆竹简,工作量大。)体会到什么?此时,你心中的司马迁是怎样一个人?把他的形象读出来。(用“不管……不管……都……”来说图意。)
4、引导:这是司马迁在受刑后发愤写史记的情景。除此以外,司马迁还为写史记发愤做了许多努力,请找出来,读读体会体会。
(1)儿童时,听英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儿童时听英雄故事,长大后写英雄的故事。)
(2)年轻时: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资料为写史书打下基础)
(3)父亲死后:牢记嘱托,每天都……
(研究、阅读、整理、查对,工作量大,非常辛苦,这是为写史书作准备,这项工作司马迁整整做了四年。)
二、抓“巨著”,体会情感。
1、引读:经过精心准备,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终于……这部前无古人……用生命写成的。”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耗时长,巨著辉煌,用生命写成……)
2、后人是如何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呢?(学习补充资料)
(1)关于《史记》
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于司马迁: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司马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可谓辉煌巨著传万代。)
3、出示司马迁像,面对司马迁和他留给我们的《史记》,我们心中感慨颇多,你想对司马迁说的心里话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真挚情感。(齐读)
4、抓拓展,课外进一步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三、板书设计
积累资料打基础,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牢记嘱托作准备。
忍辱负重写史书,
为什么? 辉煌巨著传万代。
怎样?
在什么情况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