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竞业限制协议收益未明确

来源:知库网

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性与补偿金的约定相关。根据法院意见,未约定补偿金但约定竞业限制的协议仍有效,双方可协商补偿金标准。若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工资的20%至50%支付。竞业限制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主体错误、超过限制期限和未给劳动者补偿。若企业无商业秘密或协议期限超过两年,则协议无效。若未约定补偿金或拒绝支付,协议对劳动者无效。维持竞业协议效力旨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法律分析

一、未约定补偿金,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根据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当事人仅约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未约定是否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或者虽约定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但未明确约定具体支付标准的,基于当事人就竞业限制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认为竞业限制条款对双方仍有约束力。补偿金数额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至50%支付。

可见,未约定补偿金,竞业限制并非天然无效,双方可以补充约定或通过仲裁及审判机构量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维持竞业协议效力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二、竞业限制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协议主体错误;

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企业一方,应是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即必须要有商业秘密的存在,这是实行竞业限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并且协议的另一方必须是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如果不满足协议签订的主体条件很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2、超过竞业限制的期限;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的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期限超过两年,则超出部分应当认定为无效。

3、不给劳动者补偿;

用人单位让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就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如果该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补偿数额或者给付标准,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此事项协商,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给付补偿金,则该协议不对劳动者产生效力。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未约定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仍然有效,双方可以继续协商补偿金标准,若协商不成,则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正常工资的20%至50%支付。然而,竞业限制协议可能无效的情形包括协议主体错误、超过限制期限以及不给劳动者补偿。在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必须确保主体条件的符合、期限不超过两年,并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只有通过维持竞业协议效力,才能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七十六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条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