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学会在场面描写中词语重复使用可起到铺陈、渲染的作用。
3、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4、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5、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重点】
相同句式“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闻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成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的范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场面的?
一天下午,在校园的葡萄架下,围满了看拍皮球比赛的同学。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个身旁站着两个小伙伴:一个准备计数,一个准备计时。这时只见裁判员张老师高高扬起小红旗,大喊一声:“开始!”只见参赛的同学伸手飞快地上下拍动皮球,只听皮球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加油!加油!”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
比赛紧张极了。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拍的低,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小芳同学蹲着拍,把球拍得矮矮的。“一、二、三、四……”随着计数员大声报数,她全神贯注,眼睛盯着上下跳动的皮球,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她脚下一滑,坐在了地上,那球也一下子蹦得老高。正当同学们为她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她猛得又站起身来,用手继续拍球。“71、72、73……”计数员的报数声越来越响亮,围观的同学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这时裁判员大喊一声:“停!”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了。
裁判员张老师宣布:“小芳拍得次数多,获得第一名!”小伙伴们跑到她身边,纷纷表示祝贺。
点评:读了这篇作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紧张、热闹的拍皮球的场面。这篇片段作文所以能产生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不只是描写参赛的同学“怎么比”,还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围观同学“怎么看”。把场内外呼应起来写,有气氛烘托,有人物描写,有感情变化,把比赛的过程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
场内外呼应着写,重在画龙点睛一笔。在比赛开始时,写了“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仅此一笔,就烘托了比赛的紧张。当有的小伙伴把球拍在别人脚下时,“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场内场外巧妙地呼应起来写,使我们看到了整个比赛是多么热烈,多么紧张。当参加比赛的小芳同学不小心坐在地上的时候,“同学们又为她捏了一把汗。”场内的变化,引起围观同学感情变化,两者之间总是紧密挂连,这样写是多么好哇!
3、我分享、我积累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两行词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们交流你的发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两个词语是重复使用。在场面描写中起铺陈、渲染的作用,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在写景抒情中,能收节奏鲜明,层次清楚、景象丰富多姿,形象生动传神之效,使文章节奏鲜明,感情抒发酣畅淋漓,语势得到增强。
点拨: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讲解、窃窃私语”等,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仿照写一写。
3、我拓展,我积累。
表示“说”的词语还有:
一字词语:讲喊叫呼吟读问答训斥责骂吼劝告评议话赞论述夸辩叙颂曰
二字词语:说话谈话讲话叙述陈述复述申述说明声明讲明谈论辩论议论讨论商谈哈谈商量畅谈商讨话语呓语梦话怪话黑话谣言谰言
四字词语:婉言危言评说怒斥耳濡目染百虑一致变心易虑不足为虑长计远虑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