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丽的集邮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知库网

  一、说教材

  《美丽的集邮册》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描述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全诗共四小节。第一小节写了集邮册的主题、首页、内容。最后一句“记录着历那个神圣的时刻。”表达了作者无比自豪之情。

  第二、三小节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描述了祖国伟大美丽。第二小节描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俊美的名山大川,有迷人的建筑群,有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神奇的古柏。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祖国名胜,建筑古迹,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第三小节叙述了历史长河积淀了无穷的智慧。从生动的画像砖到精美的青铜器;从敦煌壁画到石桥古塔;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唐三彩。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代表。也无疑是我们的祖先劳动的硕果,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我们的祖先都给我们留下了智慧的结晶,看了这些邮票,读着这些句子,民族的自豪感不禁会油然而生。二、三自然段结尾的省略号引人深思,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寻找,祖国壮丽的山河,博大的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之情。

  第四小节呼应开头,以豪迈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小节中有些句子对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第二、三、四小节的开头反复咏叹,一句比一句强烈,感染力强。

  二、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我”的集邮册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诵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诗歌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教学以读为本,是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朗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诗歌

  1、通过回顾上节课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二)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我”的集邮册美丽吗?从哪几方面看出它是美丽的?读一读画一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可适当做一些批注。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品读文章,体会感情

  第二小节:重点体会:壮丽山河的美

  主要采用“读、谈体会、评读、介绍并展示资料”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万里长城、长江、庐山、黄山、苏州园林、布达拉宫、西双版纳、桂林山水……了解中国的壮丽山河的美,从而产生热爱祖国之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点拨:日月潭、半屏山在哪里?为什么说他们在做思乡的梦?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

  诗中很多句子是一对一对地出现的,读起来觉得特别美。感悟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评读。

  第三小节:重点感受:历史长河积淀的无穷力量。

  主要采用挂图,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感悟,在想像中感悟;在感悟中读,在想像中读;以在欣赏中读的方式感受集邮册的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情歌颂。

  用小组喜欢的方式朗读一一对应的句子,进行小组间的赛读。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作者认为“我”的集邮册是“美丽”的,带着这种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能仿照这篇文章用诗歌的形式、用一一对应的句子,把你对集邮册的喜爱展示给同学们吗?试着动笔写一段。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试着背诵文章。

  2、完成仿写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