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是什么?

来源:知库网

挪用资金自首可减轻法定量刑。挪用本单位资金给个人或从事非法活动,数额较大且未偿还三个月以上,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巨大且不退还,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单位从事公务人员及其委派人员挪用资金,按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挪用资金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法定量刑的处罚。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给个人使用或者借给别人,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或者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规定的,按照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种类及适用条件

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种类及适用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主要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的适用条件包括:首先,挪用的资金数额较小,不超过一定金额;其次,自首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交代挪用资金的具体情况;还需要考虑是否有退赔或者积极主动赔偿的行为。此外,是否存在其他犯罪情节、前科记录等因素也会影响刑罚的适用。总之,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种类及适用条件是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确定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便公正、合理地进行判决。

结语

挪用资金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法定量刑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挪用资金自首的刑罚主要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适用条件包括挪用的资金数额较小,如实供述罪行并交代资金情况,以及是否有退赔或积极赔偿行为。其他犯罪情节和前科记录也会影响刑罚的适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决应公正、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