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场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知库网

暑期夏市场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暑期尚未临近,各类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已拉开招生宣传序幕。与往年一样,种类繁多的夏活动成为了各大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暑期必推的强档产品。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夏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他们更愿意接受何种形式的夏活动中国教育在线基础教育频道日前策划了一项有关暑期夏需求的调查问卷,截止到目前,共回收有效问卷1085份。结合问卷反馈数据,家长们选择夏时考虑的几大关键因素之心理倾向可见一斑。

家长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夏

夏持续的时间、价位以及类型这三大硬指标往往成为家长选择夏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4-6天周期的夏活动的家长占51.15%,占到了接受调查者数量的一半居多,另有39.63%的家长选择持续时间为1-3天的夏活动。在价位方面,48.85%的家长愿意接受500-1000元价格区间的活动,500元以下以及1000-2000元之间的分列二、三位。部分受访家长表示,持续时间在一周以内的活动容易被家长接受,因为这样的周期家长通常能感觉到活动时间安排紧凑,节奏把握较好,而且不会导致孩子外出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无谓担心或牵挂。另外,通常这种周期的夏活动费用往往在家长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既达到了让孩子得到锻炼、参与活动的目的,又不会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在不同类型的夏活动中,家长依次选择的是心智拓展类、体育健身类、英语学习类、艺术表演类、国际游学类。考虑到当今孩子受挫能力较弱,性格和体格的“双格”培养目标成为了家长的首选。家长普遍认为,机构组织这样的夏活动,可以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体验,共同在游玩的过程中完善性格,促进心智发展,而国际游学类夏尽管目前比较热门,但毕竟需要踏出国门,抛去不菲的参与费用不提,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成为家长的一大顾虑,因此家长对此决定往往比较慎重。

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夏

1.决定权

据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在选择夏活动之初即会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而不是越俎代庖,完全“包办”,71.43%的孩子家长选择听取孩子意见后再做决定,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但也有家长表示,孩子对各类夏活动了解不充分,判断能力尚且不足,往往只凭个人喜好或同伴的意见来选择,因此家长仅将孩子意见作为参考,自己仍把持着最终的决定权。

2.信息获取途径

获取夏信息的途径可谓很多,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从教育机构获取相关信息,其次为媒体、拓展基地等渠道。另有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会将自己所获取的信息与周围家长交流,或者征求老师的意见,不仅能更全面地做出判断,而且若能邀上孩子认识的同伴一起参加夏,家长心里也会更加踏实。

3.关注因素

获取相关信息后,家长往往会对了解到的夏活动进行初步筛选,在筛选过程中考量哪些因素呢据调查结果反馈来看,夏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培训师、食宿、交通等核心问题均在家长关注的范围之列,不分伯仲。在食宿、交通等配套服务方面,食品卫生以及交通安全是家长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家长们普遍反映,把孩子平平安安地送到营地,让孩子平平安安地回家,这是夏成功的基本保障,也是影响家长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家长希望孩子参加夏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在“您希望孩子通过夏有哪些收获”这一问题调查中,分别有23.37%和22.91%的家长选择“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沟通协作能力”。走出学校,走出家门,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活动,这几乎是所有夏共有的特质,因此让孩子长长见识,培养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也就成为了家长们期待获得的首要成效。另有18.89%和18.27%的家长认为通过夏活动培养孩子的个人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样重要,对于长期处于家庭呵护下的孩子来讲,夏是一次不错的锻炼机会。

丰富多彩的夏活动给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给家长们安排孩子的假期多了些选择。中国教育在线的在线调查仍在继续,相信随着调查参与人群的增多,随着调查的深入,会有更多的需求浮出水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