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科学考试重点

内科学考试重点

来源:知库网
9消化性溃疡: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10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肝细胞再生结节和假小叶。

11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机体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异常,如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 1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的出血起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和(或)黑便。

13慢性肾衰竭(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持久性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产生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14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由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改变。 15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

16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

三、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1.慢性病程:病程迁延,少数患者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2.周期性发作:发展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发作与季节有关,躲在冬春,秋冬之交发作,也可因精神因素,某些药物和饮食不当而诱发;3.节律性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特征性表现。

消化系统的并发症:1.消化道出血(最常见)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2 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

3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乏力,低热,肝病面容,皮肤粗糙。2.消化道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恶心,腹胀,厌油腻。3.出血及贫血:可有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4.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患者常有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毛发脱落,女性出现闭经及不孕;蜘蛛痣,肝掌。(二)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1.侧支循环开放(是门脉高压症的特征性表现):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 ③痔静脉曲张。2.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之一。3.脾大

肝硬化的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2.感染 3.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因)4.电解质紊乱 5.原发性肝癌 6.肝肾综合征 7.肝肺综合征。 4 急性胰腺炎: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胰腺炎和重型胰腺炎。病因以胆道疾病多见,其次为酗酒和暴饮暴食。病理改变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坏死型。实验室检查: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本病。血钙及其他电解质测定:血钙低于2.0mmol/L,提示病情严重。

5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 四、 泌尿系统疾病

1 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明显水肿和高血脂症。

2 尿路感染:一.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占尿路感染总数的9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门诊尿路感染患者的90%,占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的50%。二.细菌入侵途径:1.上行感染(最常见)2.血行感染 3.淋巴道感染 4.直接感染。

3 慢性肾衰竭:依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分为四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肾衰竭期 4.尿毒症期。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为本病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胃肠道表现为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造血系统表现中以贫血和出血最常见。 五、 血液系统疾病

1 缺铁性贫血:病因:1.摄入不足 2.吸收不良 3.慢性失血(最常见)。有关铁缺乏的检查:血清铁蛋白(SF):是症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最早期的可靠指标,SF<12ug/L作为缺铁诊断指标。

2 白血病: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以及侵润。白血病发病的分布有以下特点:①急性白血病较慢性白血病多见;②急性白血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最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次之;③慢性白血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为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次之;④男性略多于女性;⑤成人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淋多见;⑥慢粒以20~50岁成年人多见,慢淋以50岁以上,特别是老年人多见.

FAB分型:(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根据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分为三型:L1型,L2型,L3型。(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为8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细胞,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出现大量白血病性原始和(或)幼稚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治疗基本方案:急淋:VP方案: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每周第一天静脉注射,泼尼松40~60mg/d口服。VLP方案:在VP基础上加用门冬酰胺酶。急髓:DA方案:柔红霉素静脉滴注,1天/次,第1~3天;阿糖胞苷静脉滴注,1次/12小时,第1~7天。 六 、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FPG>7.0mmol/L(126mg/dl),或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OGTT2小时PG>11.1mmol/L(200mg/d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教育,运动,饮食,药物,监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