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建议

来源:知库网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建议

摘要: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为了增加收入而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发生,对我国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造成了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到县乡级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我国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并结合国内外经验探讨县级财政税收工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促进我国县级财政事业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级部门;财政税收;问题建议 一、引言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情况下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但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在财力、物力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开放型增长模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实现造成税收收入差距拉大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都与完善县级财政税务工作有关联机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各级部门对财政收入管理情况以及县乡两级税务机关执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策略。

二、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概述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国家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地区的税源严重萎缩。为了提高国家整体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要求政府必须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与控制以保证其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同时要做好县域内各项税务管理工作并及时完善配套制度等,实现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1]。

三、县级财政税收工作要点

(一)准确性

保障税收工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还能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第一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重复征税;第二对涉税数据处理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第三纳税人申报错误或漏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我国政府部门对相关制度建设不够重视、监督不力以及执法力度不足。在新形势下,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建设与健全监督机制,以实现县乡两级收入分配协调平衡,同时明确加强乡镇管理、提高效率与准确性是税收工作改革方向之一,因此做好基层税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降低劳动量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以及社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在收入结构方面主要以农业、工业为主占主,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且不平衡现象明显,同时涉税款额度逐年增长导致纳税人逃税漏管情况严重。上述一系列问题都阻碍了国家税收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县级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降低劳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流程规范化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县级政府在财政收入上给予了极大支持,但同时也出现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的流程不规范、不合理,“营改增”改革带来的税款抵扣进项难度加大等现象发生,导致地方政府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盲目扩征纳税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对税收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四、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常见问题 (一)缺少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缺少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影响了政府收入分配公平性。我国县级财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税制是有一定依据和完善条件的,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对县级政府缺乏健全有效地法律法规体系,致使税务机关无法可依、执法难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且存在着地区差异较大等因素,使得各地区之间在财政收入上产生了巨大差距,导致税收征管体制不统一和区域间税收管理协调性差问题突出等等情况。

(二)县级财政税收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结构失衡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推进力度加大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对涉税事物管理上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及挑战等诸多变化,导致县乡级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着严重失衡现象。

(三)缺失规范化的预算体制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造成财政税收工作中的预算执行不规范、监督机制和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了大量资金流失。在县级财政工作中存在着预算体制不完善、收入结构失衡等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督不力又进一步影响到税款征收管理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及税收征管制度的落实情况。

五、针对县级财政税收工作建议

(一)培育县域政府财源,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县级财政部门是我国国家税源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县域政府要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和合理使用、规范税务人员业务操作等工作,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效促进农村地区财政收入增加、实现“三上一口径”建设目标及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推进过程中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与改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两型”协调持续、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根本要求。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足够重视,造成得不偿失或者恶性循环效应而导致严重后果(如: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收入虚高以及地方财税收入减少等)。培育县域政府财源,实现产业结构转型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规划、协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部分利益关系等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税务系统内部制度建设及税务稽查体系。

(二)强化税费收缴管控,增强税收质量

加强税费收缴管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关键,只有通过强化管理和严格执法才能有效减少税收流失。在县级财政中要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守法建设原则,强化税费收缴管控,增强税收质量,第一要建立健全完善税务机关征管体系,规范各项费用支出制度并提高其使用效率等措施来确保县域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第二加强对欠费的管理与监督力度,切实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求;第三强化税收立法工作,进一步优化县域财源结构,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守信程度,提升政府财政收入能力。

(三)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与使用效率

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与使用效率,合理分配资金,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和监督财政漏洞。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税务登记、征收及核算体系,规范纳税申报制度与程序等各项工作;同时强化预算约束力度,提高涉税信息质量水平和效率性建设工作;另外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调整税收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扶持力度等等,促进县级财政事业发展。

六、结语

县级财政税收工作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我国现行涉税事务繁杂,人员数量庞大,导致纳税人、征税机关和税务部门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级财政税收工作也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了当前县级财政税收制度现状和相关概念、意义及

实施情况等基础理论知识,对目前县级财政税收工作过程中不合理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策,以促进省级以下财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光江.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3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