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

来源:知库网
国匣强眭同2014年11月第12卷第33期 ・临床研究・l31 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J].中国内镜杂志,2012,100):69-71. [5]Kudo S,RubioCA,TeixeiraCR,eta1.PitPatternin colorectalneoplasia Endoscopic imagnifying view[J].Endoscopy,2011,33(4):367—373. [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25):678.679. 【8】戴小明,黄秋林,贺更生,等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 疗直肠肿瘤29例体会[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8(2):24-26. [6】姜泊,潘新颜,张亚历,等.内镜窄带成像与染色技术诊断大肠肿瘤 的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3(6):416—420. [9]宋雯,赵梁,朱萍,等肠息肉发生发展与诊治研究新进展[J]胃肠病 [7] 陆静静,钟捷_内镜下金属夹联合电凝治疗胃肠大息肉疗效观察 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9):876—879.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 于雪 辛俊华 韩希翠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l2 月收治的9O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化疗药物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最 常见的是消化系统,且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纳差、腹泻、脱发、手足综合征等,不同化疗药物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结论肿瘤化疗药 物应用引发不良反应概率高,且毒副作用大,在了解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基础上,为惠者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0.5;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31-02 肿瘤作为临床上病死率最高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 外,对心脏有损伤的是阿霉素及表阿霉素,对肝脏有影响的是博莱霉 化疗。通过化疗药物治疗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见效快, 索、卡莫司汀等,引发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为丝裂霉素等,紫杉醇类 另一方面由于化疗药物没有明显的靶向性,也能杀伤正常细胞,引起 药物主要引发过敏等。 不良反应,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此外相关研究表明,肿瘤化疗药物 3结论 治疗肿瘤均会产生不良反应,但程度、症状因人而异。因此了解肿瘤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肿瘤细胞杀伤力强、见 化疗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对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 效陕等特点,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地控制病情,但由于化疗药物没有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Ⅲ。本文就此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lyJ至 明显的靶向性,也会伤害正常细胞,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一方面 2012年l2月收治的9O例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要加强医疗技术创新,提高肿瘤化疗水平,真正为肿瘤患者带来福 1资料与方法 音,同时实行化疗、手术等联合治疗,在帮助部分肿瘤患者康复、提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lyJ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 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命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 者共90例,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12 ̄67岁,平均年龄(44.8士 充分认识到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抗肿瘤药物配合化疗, 3.8)岁。其中,肿瘤位于乳腺l6例,胃部部位19例,位于子宫l0例, 在保证化疗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减轻肿瘤患者痛苦 ]。本研 支气管、肺部等部位22例,其他部位23例。 究发现,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出现很多不良反应,特别是消化系统不 1.2一般方法:对90例肿瘤患者病历、化疗资料等进行研究和统计, 良反应。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①抗肿瘤药物多为西药,有效成分多 包括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化疗方案、化疗时间、化疗使用药 且杂,难以正确地对其内在质量进行控制。②很多抗肿瘤药物是复方 物、不良反应等信息,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计算,分析肿瘤化疗药 制剂,药物中的抗原或半抗原会引发过敏反应。③抗肿瘤药物中含有 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而相应地调整肿瘤患者化疗治疗 微粒,而这些微粒对身体是有较大的伤害的。总之,抗肿瘤药物本身 方案。 就存在引起不良反应的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合 1.3观察指标: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观察指标主要有:恶 理用药 。 心、腹泻、脱发、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等。 本研究对我院9O例肿瘤患者化疗报告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发现有不良反应的48岁以上的肿瘤患者为26例,占所有肿瘤患者的 2.1肿瘤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对90例患者化疗资料信息统计后, 28.89%。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①肿瘤患者在长期治疗 结果如下:12 ̄29岁的肿瘤患者28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31.1l%; 过程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肝肾功能衰退,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分泌 3O ̄47岁的肿瘤患者36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40%;48.-67岁的肿 能力下降,致使流经肾上的血液明显变少,给人体中抗瘤药物排泄造 瘤患者26例,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28.89%。 成一定的影响。②肝功能的衰退,致使肝血流量逐渐减少且肝药酶活 2.2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①肿瘤化疗中不良反应分 性不断减弱,致使肝解毒功能弱化,不能对抗瘤药物中的毒素进行相 析:90例肿瘤患者中出现恶心不良反应34例,脱发4例,纳差37例, 应地解毒。③由于患者年龄、身体素质等不同,自然药物用量、用法 手足综合征33例,腹泻14例,外周神经毒性43例。②不同化疗药物应 也就不一样,进而让药效临界值(即阈值)日渐变窄,致使药物在患 用的不良反应: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常出现不良反应的是消化系统。 者体内蓄积。针对这个问题,在化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年肿瘤患者 铂类药物(顺铂、奥沙利铂)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56%;抗 的用药,避免造成安全事件,减少医疗纠纷。 微管类药物(紫杉醇)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55%;拓扑异构 相关研究表明,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或多或少都会引发一些不良 酶类药物(足叶乙苷)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21%;抗代谢类 反应,患者身体素质不同、用药剂量不同等,自然不良反应程度也就 药物(替加氟、氟尿嘧啶)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概率为65%。此 不一样。但通常情况下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肿瘤化疗药 132・临床研究・ 物应用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量和控制化疗时间,严禁 随意减少或增加用量、提前或延后终止化疗时间,提高化疗水平及质 量,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 目的。此外,医院要建立健全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报告机制, 有效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出现。同时要构建联合机制,加强医护人 员、患者、临床药师等之间的联系,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对不良反应 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临床药师责任重大,要定 期对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追根溯源,为 化疗药物治疗提出更好的意见,提高肿瘤化疗水平 。 总而言之,不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一样,对人体器官的伤害 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必须了解化疗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相应地为患 November 2014,Vo1.12,No.33圆衄 者选取合适的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水平,减少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 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邝洁红,吴丽仙_月中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冲 国医药导刊,2012,14(6):1030—1031. [2]欧汝奋.8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2,9 (3):14. [3]陈令允.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_中国 实用医药,2012,7(26):136—137. [4]郑梦颖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研究进展[D].重庆:重庆 医科大学,2012. 某院8O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孙慧 (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丹东1182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8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茵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52.5%,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0%,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意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3—0132一O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指导我国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的一部最重要的法规。2011年7月1日,该办法新的修订版正 式发布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为提高我院的 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针对我院上报的80例药品不良反 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降低ADR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2年lY]至l2月收集的8O例ADR报告,按国家药 表2涉7LADR的药品类别统计 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不良反应的分类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病例资料:发生ADR患者中,男生35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为 O.78:1,女性略高于男性,/>60岁的37例,<60岁的43例,其中<10 岁的儿童5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l岁。住院患者77例,门诊患 者3例,有既往过敏患者7例,无过敏患者46例,不祥者27例。 2.2各年龄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ADR患者各年龄分布情况 表3涉及ADR的前5位的药物及临床表现 2.4 80例ADR中所致ADR的给药途径构成比,见表4。 表4 8O例ADR,I"所致ADR的给药途径构成比 从年龄分布看,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不良反应发生 率较高的为6O岁的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处在逐步衰退中,肝肾 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抵抗力变差,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药物在血液 组织的分布、代谢、排泄方面有所改变,老年人在用药方面应慎重用 2.3将上报的8O例涉及的ADR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及具体临床表现,见 表2、3。 药,遵照医嘱,密切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口】。 3.2引发ADR给药途径:在上报的结果看,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 3讨论 为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本报告大部分为住院患者,注射给药使用率高 有关,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广泛与医师、患者用药模式密切 相关。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浓度 较高,作用迅速,对机体刺激较强,而且对输液操作过程要求较严。 另外静脉滴注射剂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输液浓度与速度等 3.1年龄、性别对ADR的影响:由表1分析结果看:此次调查ADR发 生例数,女性45例,略高于男性35例。这与女性对药物敏感、耐受性 较差有关。尤其在消化道系统损害方面有可能与女性肠道对有害刺激 的反应比男性敏感有关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