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张思德》有感

来源:知库网
观《张思德》有感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别:中文系2010级2班 姓名:谌伦坤 学号:20100141053

在观看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张思德》后,我内心的感触颇多。张思德同志的品行也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勤劳朴实,默默奉献是现在我们所有人都该学习的。毛主席曾夸奖他最大的优点是:办事不吭声;而最大的缺点是:做事不吭声。

看了后让我了解到,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生于1915年4月19日而逝世于1944年9月5日,年仅29岁。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在非常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是这种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才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着重他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敬仰。

影片提及到张思德为人当梯子去换灯泡,为小孩洗屁股,为西关沟大娘追猪等等的事,他一直不停的为别人做事,毛泽东主席专为这位普通的士兵发表了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人生观教育。

一位普通的士兵——张思德,演艺了一段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他打过仗,负过伤,纺过线,烧过炭;从一名普通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就爱一行。他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他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的老乡刘秉钟曾去坐牢的时候,他不停去看他并带着许多东西,教导老乡,开导老乡,希望他早日走出来。他对待同志用几个字形容:团结,关心,帮助,在战友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1944年再次派去烧煤炭,他也毫无怨言,在第一次烧的时候由于小白同志忘了封顶,导致烧掉了一千多斤煤,他起初也气愤对小白发了火并扔掉了他的口琴,可是最后他当着大伙的面向他道谦并检回了口琴。 炭窑突然崩塌的那天,他和小白两人在场,可是他却推小白走自己壮烈的牺牲了。他的团结同志是现在我们很多人应该学习的,如今的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吵闹不止,闹得双方不愉快,这是不可取的。

1943年张思德被组织上选派到毛泽东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做毛主席的忠诚卫士。张思德为了使毛主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把全部心血都用到照料毛主席的生活和警卫工作上。毛主席有个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彻夜不睡,天亮后才躺一会儿,为了让主席休息一会儿,每逢主席熬夜时,他就早早起床,到主席窑洞附近看看,如果发现有鸡和狗,就悄悄地把它们赶走,以防吵醒了主席。如果遇到有人求见主席,只有情况不紧急,他就说明情况,说服他们等一会儿再来。他对工作的尽心尽力,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是得到后人敬仰的原因之一。

观看后我认为我应该学习张思德同志的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他团结同志的精神,真心诚意待人,处处与人为善,时时助人为乐;二是学习他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三是学习他正确地对待职务升降的精神,他对工作的变化,职务的升降毫无怨言。

然而,我也联想到当今社会,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张思德那样,正确

对待得与失,不斤斤计较,淡泊名利。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我最大的感想是:如果一个凡人想要被认为是崇高的,那他就要始终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像大地一样朴实而善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