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约公元前1000年末,亚述人差不多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其王朝坐落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筑有城墙的城市和占地很广的宫殿反映了亚述军事文化。大型守卫者雕像保卫着宫殿,而宫墙上的大量浮雕则详尽地展示了国王的胜利和美德。亚述人的这一艺术设计意在( )
A.加速皇权与神权结合 C.宣扬亚述人政教合一
B.宣扬继承苏美尔文化 D.彰显王室的主宰地位
2.英国学者柴尔德指出:“苏美尔的文字,由某一种祭祀人物发明,而且首先还仅由这种祭祀人物所使用。但祭祀之发明文字,并非由于他们那宗教管理人的资格,而是由于他们世俗财产管理人的资格”。这表明苏美尔文字 A.始终被神职人员垄断 C.服务于宗教思想宣传
B.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D.利于经济利益分配
3.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古代文明记载几乎都有一场对于洪水的回忆,在苏美尔的文献中,神试图将人类毁灭,众人通过方舟得以逃生。该神话传说与下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古埃及历法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古埃及按照季节安排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法老地位的至高无上 C.尼罗河的周期性活动
B.修建金字塔的需要 D.农业生产力水平高
5.埃及金字塔为方锥体建筑物,用巨石垒砌而成。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等,构成复杂的“地下宫殿”,其中心即为法老木乃伊的存放室。美洲金字塔大多为方基锥形台体,自台基到台上分为多层,正面(或两侧或四周)修建数百级宏伟的石阶,直通塔顶神庙。由此可以判断( )
A.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法老至上权威
B.当时印第安社会处于奴隶制度鼎盛时期 C.当时埃及和美洲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D.埃及金字塔的建筑艺术比美洲更为高超
6.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7.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种姓的职业是世袭不变的,异姓通婚是被禁止的,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宗教上的权利和义务都不同,都有严格的区别,很难越雷池一步。这说明该制度
A.实质上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C.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发展
B.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D.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8.“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是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的。”据此可知,古代史诗( ) A.准确传递过往历史 C.体现各地文化交流
B.符合当时时代特征 D.拥有极高史料价值
9.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10.雅典人“习惯于既做演说者,也做听众。每个人,因为感到他对决定施加了影响,将他自己的安全和幸福与多数人的决定相认同,并熟悉了他既不能也不应抗拒的主权的观念”。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 A.有利于提高城邦共同体意识 C.属于较原始的直接民主
B.有利于提髙公民幸福感 D.重视提高公民参政素质
11.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中国学者吴于廑则认为雅典“实行民主的基础和范围是十分狭小的。城邦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被完全排除在民主权利之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伯利克里的言论有主观色彩,没有研究价值 B.伯利克里属于历史当事人,他的评价最客观
C.吴于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重在分析局限性 D.综合两者的看法可窥视雅典民主政治的全貌
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C.民主制度的发展取决于地理环境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希腊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3.苏格拉底所言“自制”是指,人应该分清好坏,判别优劣,趋利除弊,弃恶从善,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良知,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有价值的人。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 C.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
B.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D.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14.古代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C.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15.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发展均是大河文明的体现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
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然地理环境(河流)对两地文明有何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
1.D2.D3.B4.C5.A6.C7.A8.B9.D10.A11.C12.B13.B14.A15.B
16.(1)影响:人口膨胀;过上定居生活;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实用科技的发展;宗教神灵的崇拜。
(2)标志: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
17.(1)古代两河流域: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 古埃及: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 (2)特点: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结;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