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间票据贴现业务迅猛发展,民间票据市场成为正规票据市场之外的重要补充。在这过程中,民间票据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银行内票据专营机构发展还不壮大,导致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另一方面,现实的局限和市场的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又导致了民间票据中介机构的大量存在,这类机构的存在便利了票据的流通、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是法律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存在有着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路径其实可以合二为一,通过对民间票据中介机构的合理规制,还民间票据中介机构一个合法地位、同时促进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
但从错配模式在银行兴起,票据中介机构慢慢从单纯的票据中介转变为做市商的角色,参与到交易的环节、资金的环节越来越多。近年来,部分村镇、农商、城商行由于自身业务素质不够,票据业务没有竞争力,因此选择同票据中介合作,将自身的金融通道、牌照出租给票据中介。
这些变化给中介行业带来几个重要变化:
错配,快速压低了行业期限利差,使得票据利率处于相对低位。如此,票据中介难以走过去的手续费模式,只能吸引更低成本的资金,投入到票据市场。
1、票据中介业务利差急剧缩小,目前大额纸票交易只能有2-3bps左右的空间;票据中介难以依赖传统的业务实力生存下去;
2、票据中介铤而走险,获取各种银行业务通道,放大杠杆,做大交易量,获取风险收益;这种模式面临巨大的利率波动风险,最近的票据中介违约事件就是这种风险的反应。
3、小团队、个人中介被整合或退出市场;小团队、个人难以获得优势资源,在通道、资金上都不占优势,难以收到合适的票,业务的快速萎缩。小型或个体票据中介快速退出市场,或比大的票据中介所收购。
中介行业选择突变的方向:
市场竞争使得中介市场开始洗牌,中型、大型的中介开始选择不同的路径转型:
1)大型中介:一般维持大型城市设立直属网点,通过自有资金优势、网点优势,维持日常票据业务盈亏平衡;除此以外,中介会抓住每年3-4次票据波动期,赚取全年主要利润;除此以外,大型票据中介会大力发展电票业务,投入15-25人规模的团队,站住位,不至于在电票时代被甩下。
2)中型中介:中型中介一般会选择全部转电票,或者重点转移到其他业务条线,具体如下:
A、回报业务,满足银行资金需求,做银行理财与承担汇票利差的业务; B、商票业务,商票因此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较高,因此利率高,票据中介开始陆续尝试商票业务;
C、财务顾问:选择获得区域股交的资源,然后针对企业提供路演、股改、定增等类投行业务;
D、票据理财:部分中介利用过去通道,获得票据,并作为债权包发出去,形成P2P产品;
总结:票据中介进入到整合阶段,传统的票据撮合业务利差将得到提升,传统业务没有大发展,但能盈亏平衡;互联网化的票据业务将影响每个票据从业人员,电票将是中介的重要方向;在商票方面,如没有引入信用评级机制,商票业务空间将受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