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秀英研究性学习

来源:知库网


上饶市小学、初中学生 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

申 报 评 审 表

课题名称: “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

申报学校: 玉山县双明中心小学

年级班级: 四年级二班

申报日期: 2009年4月15日

江西省上饶市教学研究室 编制

课题名称 “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 姜贵 性别 女 36人 毛秀英 平均年龄 学历 任教学科 年龄 11 年级 四 11 大专 语文 是否跨班 职称 否 课题组长姓名 课题组成员人数 指导 姓名 教师 职务 小一 是否班主任 是 本课题研究起讫时间:自2009年 2月 21 日到200 9 年 4 月 25 日 一、选择本课题的理由,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意义: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体裁是独幕剧。文章赞扬了主人公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品质。在学习本篇课文时,我们对此产生了困惑,并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虽然对这个社会问题有些陌生,但是想通过这一课题研究,让每个同学提高自己的辨别社会是非的能力,并提出自己的呼吁。 二、完成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学科知识(可列举主要的知识点): 语文学科: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写作 信息技术:上网查找资料 历史:历史上有哪些清官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及研究方法: 研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诵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涵; 2、收集资料,小组讨论; 3、成果汇总; 4、宣传教育。 研究方法:1、调查法;2、访谈法;3、查阅法。 四、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主要内容、来源及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主要内容有: 1、表演课本剧。 2、从网络收集有关历史上的清官。 3、从报刊收集当今社会上的贪官。 4、从家长、同学访谈中得知应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官。 资料来源:报刊网络。 方法:摘抄和下载。 五、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表达方式: 1、得出的主要结论: 这一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学生辨别社会是非能力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同时在校园里提出“如果大家都不收,不送礼,那该多好啊!”的呼吁。 2、支持结论的主要材料: 访谈记录稿;影视资料;图片 3、最终研究成果的标题及其体裁;字数以及是否有电子材料: 标题:“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 体裁:文字材料、图片等。字数:约2000字。 有电子材料。 六、完成本课题后主要的体验与收获: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知道了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清官多,并提出了自己的呼吁。这次的调查研究锻炼了我们辨别社会是非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题组自我评价(写入《研究性学习小结》,随课题材料上交)。 指导教师评价: 同学们,这次你们进行了学习生活中的第一次研究性学习,都取得了不小的课 成绩,也有了不少收获,这一点我和你们有同样的感觉。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你们学会了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的成绩和不足。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题 处,特别是认识了自己的短处,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认为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只要认真去总结,就能使研究性学习和课堂知识的学习相评 互促进。你们一定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指导老师签名:毛秀英 价 同学互评(年级或班级对本课题的评价): 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都付出很多的汗水,从中也学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甚至在课本上也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获得了一次很好的锻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们认识清官和贪官的差别,提高了辨别社会是非的能力。 评价结论或成绩评定的情况: 优良 学校对本课题的评价和申报意见: 申报单位盖章 学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县(市、区)初评结果(获奖等级或名次)及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盖章 县(市、区)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定量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终 评价 体验感受 现场答辩 评 定性 结 评价 获奖等级名次 果 本课题总得分 评委会主任签名: 市教研室公章 备 注

《“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

课题组的自我评价: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在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对公仪休说的一段话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于是突发奇想:对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吗?后来经过毛老师的指导,就确定了《“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这一课题。由于是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班上大部分同学不敢尝试,只有我们几个同学积极投入其中。在研究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乐此不疲地研究着。其他同学渐渐被我们给感染了,都纷纷地加入到队伍中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可这一次的课题研究是我们人生成长中的一次磨炼,真可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如何锻炼小学生辨别社会是非的能力

——《“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结题报告

班级:玉山县双明中心小学四(2)班 人员介绍: 指导教师:毛秀英 组长:姜贵

组员:汪岩、陈娴、游翔等

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科目:语文

课题研究设计的非主导科目:信息技术、历史 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时,其中公仪休所说的一段话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的讨论,由此我们确定了本课题。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既锻炼我们辨别社会是非能力,交际能力,同时也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使我们小学生对社会问题有着初步的认知。 2、通过此次的研究,我们希望全班乃至全校同学长大后都能做一个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好官。

研究假设:

我们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对这个给予清正廉洁的社会问题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我们的辨别社会是非能力得到了锻炼。

内容:通过课本剧表演,网络、报刊、访谈,让我们懂得了收人家的“礼”是不对的。

方法:1、访谈法:在同学和家长中开展调查,了解他们对这方面的看法。

2、查阅资料法:从网络上,报刊上搜集资料。 人员分工:

1、查阅资料:徐紫薇、徐晗等11人 2、访问相关人员:游翔、陈娴等11人 3、查阅网络资料:汪岩、叶泉泉等8人 4、报告执笔人员:姜贵、付婷等6人 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时间 阶段任务 阶段目标 研究方法 负责人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大家分工合作,团结互助,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尽快完成这个课题研究。

物质条件:我们家有电脑,能上网。学校有图书馆,查阅资料方便。 预期成果:

1、完成调查访谈,尽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2、3周 完成开题报告 确定课题 资料查阅法 组员 4、5周 拟定访谈问题 得出结论 采访 组员 6、7周 收集资料 整理与分析 资料查阅法 组员 8、9周 结题 写结题报告 组员 2、提高我们小学生辨别社会是非能力,并在校园里引起一定的反响。 总结:

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它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以及自由度都增大了。刚一开始,我们是有一点找不着方向的感觉。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克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公仪休拒收礼物”引起的思考》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下面是我们课题组写的一篇小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辨别社会是非的能力

我们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无法辨别是非,为了提高我们辨别是非能力,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呼吁,在校园里引起一定的反响。

从古今中外官员的许多表现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清官远远多于贪官。可针对社会上一些贪污受贿的官员,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这种不择手段向他人要钱财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一个非常不明智之举。为什么呢?一个人当了官,那官位并不是属于你个人的,而是老百姓为你筑成的平台,它需要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为人民做好事、实事,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如果你思想中有不健康的思想:这就是发财的最好、最快的选择,那样就大错特错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此次的课题研究,我们更懂得为官者收礼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并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长大后有能力当官,一定要记牢:当一个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好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