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总】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
B.N2
C.H
D.2O2
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C.一定是纯净物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1 / 9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7、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9、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 / 9
+2
A.蜡烛的燃烧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14、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铁杵磨成针
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
15、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16、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3 / 9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7、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20、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H2O2
C.H2CO3 4 / 9
D.SO2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火焰呈淡蓝色 B、火星四射 C、耀眼白光 D、浓厚白烟 E、蓝紫色火焰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3)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3、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5 / 9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用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还应对装置C做如何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若收集完时发现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
2、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写出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和量,可以从F~H中选取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若用C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A”或“B”)收集
6 / 9
装置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F和G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则该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和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__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A 3、D 4、B 5、A 6、D 7、A 8、A 9、B 10、A 11、D 12、A 13、B 14、C 15、A 16、D 17、D 18、B 19、B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D C A E B
2、氦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3、标签未朝手心 瓶塞正放在桌面 试管口与细口瓶远离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8 / 9
二氧化锰加热1、试管 集气瓶 KClO3KCl+O2↑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
底部是试管炸裂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D 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
灭酒精灯所以水槽水进入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AD
MnO22H2O22H2O+O22、分液漏斗 集气瓶 FH 集气瓶口有气
泡冒出 CaCO3+2HCl=CaCl2+H2O+CO2 B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9.2;(2)81.7% 2、(1)4(2)60(3)6.4g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