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来源:知库网
科技信 意枚教务管理信息化砷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黄海兵 [摘要]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教务管理信息化在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程度还不 能令人满意,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谈起,试述当前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 施。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 紧张,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较大的经费投入,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不 太符合要求,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时面临挑战。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牵扯面大,如果设 计人员不熟悉教务管理业务,那么系统的设计就容易 现漏洞,这势 必会对系统的运行造成一定的隐患。同时,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 生命在质量,质量的关键是管理。教学信息化的引入,对提高管理效 率,减轻管理者劳动负担,提升管理质量有显著效果。在教学管理中引 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提升学校教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 完备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1、实现了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互动。 一、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 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及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确立了开放 的管理服务模式。而网络的一大特点正是满足资源的共享,教学管理 人员、学生、教师都可以通过Internet以不同的身份登录系统,实现了对 应权限的信息查询及修改,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数据层层 传达及仔储的模式 2、促进_r教学管胛规范化建设。 []常数务管理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数据库中主要包括学生 符 、教学汁划管理、智能排课、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 理、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管理、体育板块课程管理等教学信息。而每 个 息又 它信息相关联,形成了庞大的、涵盖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 数据 息网,每个学生和教师都能以各自的身份登录系统,真正实现 信息公 、 序透明、管理规池化,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冈素造成的差错, 促进lr教学管理1 作的公开、公正和规范化。 3、增强r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协作。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分级管理的,数据也是分级保仔的。该阶段的 教学管柙,虽然也足计算机管理,但存单机的环境下管理系统,功能简 、数据仃 重复,存存着数据更新难、维护成本高等局限性。随着高 校教 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排课、学生网上选课、教师教学质量评 教等新的管理模式的深入捧进,系统数据不再足多份备份,而是统一存 储 伞校唯一的网络数据库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的冗余,保证 r符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系统操作过程并不是教务处单 独究成的,而是}丰1各二级学院协作完成的,如排课过程是Fh各二级学院 和教,卉处分J:协作完成的,这样增加l『排课信息检查的环节,分担了数 据输入及处理的仟务,提高r教学管理整体过程的工作效率。 4、教学 息文现数字化与海量存储。 传统教学管理系统产生的各种教学信息尽管也都有保存,但南于 管理 法 管理手段的落后,主要以纸质方式为主,占用了大量的空 间,利用也不方便,凶此保存的信息利用困难和利用率不高,不能很好 地为教学管理服务。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 可以对历年的授课、选课、评教、试题、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大量教学 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连续几年的数据积累更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 供了大量参照数据。 5、教学管理信息的多渠道、多方向流动。 传统教学管王罩中教学管理信息多足通过自』二而_L的方式进行传 递,传递的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教学一线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是很完 善,教学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做出决策。而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使得 教 管理信 皂、的流动实现多渠道、多方向,实现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管 理人员的 时互动,信息也南单向传递转为双向、乃至多向的流动,信 息的不对称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教努管理系统一般南进行教务数据在线处理的教务管理系统终端 和面向全校师生员丁服务的网络平台两大部分组成,功能全面,使用方 便,系统数据更新及时,“服务的灵活与快捷,管理的科学与公开”是最 大的特点 体现了信息化时代“教师学生自我管理,教务处宏观调拧” 的教务管理思想。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管理跟不上。 高校本身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从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丁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认识,没有制定 整体规划,忽视了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建设,很多工作仍然陷于繁 琐、复杂、混乱的境况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机制,部分规章制 度 教务管理信息化明显不配套。 2、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人不足。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计算机等硬件基础设施建 设和管理系统及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资 金投入较大,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但目前许多学校的办学经费比较 网络的,由于当前网络病毒层 不穷,操作系统的漏洞不断被发现,各 种恶意的攻击时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务必加强监控和安 全管理,重视数据和日志的备份。除此之外, 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教师和其他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存存一定的瀑操作,这也会威胁 到数据的安全,造成数据的泄密与丢失。 4、缺乏统一规划,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功能利用率不高, . 方面又不能完全满足【作需要。 教务管理信息化足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存 校的信息化 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 但日前我固高校的教务管婵信息化建设普迹免 于学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仍处于独●. 运干亍状念,并且只是利 了系统中众多功能的极少一部分,斤没有 【r 地将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其中,系统利用率普遍不高。教务管理信息系 统与现行的教学管理模 和制度之间还仃 一定的不适 附 ,特圳址 扩招后的多校区办学、学分制的实施和管婵重心下移,对传统的教纡竹 理产生了巨大的 II J。H前,教务管殚信息系统还不能 现刘敦务管 理令过程的管理,部分业务仍需以人 管婵的,j‘式来进仃,系统本 还 仔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5、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和俯息化建没相适应 毋庸置疑,存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论设备和技术如似先 进,最终决定成效的关键存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敦务管卵信息化埘 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的素质提 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圈高校普遍 缺乏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充满活力、相对稳定, 目既懂得教学竹 理规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精通信息技术、、I 务 熟练、能快速解决各种问题的技术人员还不能满足需求,教务管 人员 的信息素养还有待加强,一般教师的计算机噍用水平电彳 逊一步提 高 6、“教学信息不对称”现象逐渐增加。 彳F现代教务管理模式中,许多教务管理流程不冉是 接通过管婵 人员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而是通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的, 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变成了人与计箅机的交f{=,人 人见面的机会相对 减少了 特别是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当处理某些复杂的 作操作 时,往往 于对教务管理整个操作流程缺乏细节l 的面对面的沟通,容 易 观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规范操作,从而导致信息交换质 1 降。 三、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1、加强领导,观念先行。 发展之道,观念先行;观念之境,科学为岛。教务管理佶息化将涉 及学校教学管珲各个部门,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加以重视 -予以支持,要 成立教学管理信息化领导机构,大力直传学习汁算机新技术的重要忖 和迫切性,肯定教务管理信息化在教箭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卜j地似 2、加大投人,改善设施。 随着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推广 ,数据信息量也随之飞速增长,原 有的硬件配套设施将会制约其发展进俘。凶此必须改善配套硬件设 施,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还要给教师和学牛创造一个 I丁以利 用信息化的环境,使他们更好的利用教学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3、加强分r,明确职责。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是教务信息的枢纽,一旦遭到破坏会影 响全校教务管理T作的正常运转,所以要重点防范来自网络f:对软件 和数据的破坏。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没立功能强大的“防火墙”,防池网 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同时,对重要的数据要经常备份,以防万 一。系统要有足够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要能够满足乖校师生的需要, 不会因为过多的服务请求而造成系统崩溃,比如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 网一}:选课时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要使整个系统能正常高效地运转, 必须分_T明确,各司其职。日常管理、数据维护、系统更新等都将要々 人伉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4、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要根据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制定规范、 (下转第225页) 科技信息 风雒利用及风力发电技术坝状研夯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贾晨霞 [摘要]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重要形式。本文就风力发电技术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阐述 风力发电 单机容量 , 2.1发电成本高。因为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制造成本高以及风力发 电机在运行时维护费用高,可靠性差,造成风力发电的成本较高。如果 风力发电成本降到其它发电成本以下,风力发电将具有强有力的竞争 力。 2.2风力发电机质量存在问题。当前,风力发电机的机械寿命还较 低,在20年以下,而且,叶片断裂、控制系统失灵的事故时有发生;风力 发电机运行时抗干扰性达不到要求,风力发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一些 干扰,如风力发电机转动的叶片切断空气及叶片转动后空气冉结合在 起所发出的噪声,金属II- 片或金属梁复合叶片在转动时对周副产生 电磁干扰。应研制疲劳强度高、重量轻的复合材料做叶片以解决叶片 断裂的问题。提高风力发电机综合质量,使风力发电机的寿命达到2(1 年以上。 23研制新型风力发电机用蓄电池 风能是随机性的能源,有间歇 性,并且是不能直接储存起来的,配备适 的储能装置是必要的。风力 强时发电及储能;风力弱或无JxL时,储能装置释放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当前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储能方式主要有蓄电池储能。 单机使用的风力发电机急需大容量、小体积、高效率、免维护、寿命 长、价格低的蓄电池,避免风力发电机_尢风不能发电而需供电的要求 、 2.4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问题。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如果没 有储能装置或 其他发电装置 补运,彳, 力发电装置本身雄以提供 稳定的电能输送。为解决风力发电稳定1什电的问题,_Lj就近的电力网 井网,是风力发电场最常见的运行_厅式。 风力发电的不连接、电 和频率不稳定,并且输送给电网可靠质量 的电能是并网运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风力发电的意义及发展远景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采取措施进行治理。H 前L廿 各国电能产生主要是靠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过程中向大气中排 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娴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世界符 为了 减少火电对大气的污染,邯存积极地发展风力发电。 风能是清清的町冉牛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所有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利_E}j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技术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发腱前 景的方式。发展风电对于收善能源结构、保护,上怎环境、保障能源安仝 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 电,这已经成为世界 的共识。 我国幅员辽阔,据不完全统计,可利门j的风能达253亿MW,特别 是东北、华北、两北的大面积陆地型风能资源丰富区,以及东部、东南部 沿海的海上风能资源卡寓区,发展风力发电前途广阔,前景光明风能 必将成为重点开发的能源之一。 一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风能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 从而使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成为风能。风能 利用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风力发 电是风能利用的最重要形式。 1.风能利用与风力发电机的发展 1.1国外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9世纪前,社会生产力很低,风能的利用还占有重要地位。l891 年,丹麦建成了世界第一座风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在解决发展中国家 无电农牧区居民的用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的前60年,丹麦研究制造了10-200kW各类型的风力发 电机并且许网发电。美围从2(1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风力发电机, 1941年,美国设计生产了一台1250kW二叶片“伯能”风力发电机,安装 在佛蒙特州扣特兰的格兰德帕圆顶山上。山高610m,叶片直径53.3m, 塔架南45m,从1941年l0月到1945年3月运行了四年后因叶片金属疲 劳被大风吹断而停止运行。法国在2O世纪六十年代先后设计、试验和 生 厂bes!一ROI/1 ̄tni Jx【力发电机,额定功率为800kW,试验时达到 J025k\ ̄ ;..额定功率I32kW及1000kW的NeylTfie风力发电机。前者因 技术 题停止运行60天后恢复正常运行,后者冈刹车系统的问题而停 止运行 J973 发生了 界性的石浦危机,世界』-r业发达国家义重视起 J发电。肘麦存l975年设 制造了功率2000kW的Tvind大型 力 发咀机加拿大在1983年研究制造J 38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美同 1985年也制造的MOI)一5型大型风力发电机,11:r片直径122m,功率达 7300kW 1.2我圉风乃发电机组发腱现状 我闰存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有实 价值的新型 力机 70 年代以后,发展较怏,存装机容量、制造水平及发展觇模上邵居于Lu: 前列:离网式小 X)Lx、j解决边远地I 农、牧、渔民基本生活川电发挥了 重大作用 全闰累计生产各类小 机20多万台。总容量6万多千6C, 小风机的年产量、产值和保有量均列世界之首。中吲西部地区已有20 多万户农牧民安装lr小风机,为接近100万农牧民提供了电力,成为我 罔风力发电的一大特色 到2005年底,中国已经建成了43个风电场 安装1291台风力发电 机组,总装机功率达到l26万千瓦。到2006年底,我同新增装机容量为 l33.7万千瓦,比过去我国累积20年发展的总量还多,累计建成91个 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T瓦。其中,内蒙、河北、吉林、新疆、辽 宁、广东,都已发展成为20万1-瓦以上的 电大省。按照装机容量计 算,我国已经超过意大利和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风电大国。 中 政府提出的风电规划目标是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 瓦。2020年之后风电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2050年前 后达到或超过44L千瓦,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2.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 风能是无污染、可再生、零成本的清清能源之一,但风力发电目前 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E接第224页) 严密,并且适应信息系统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 务管理各级一I 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并执行其规章制度,不应 某些特 殊或不正当的原因进行系统的非正常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的 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5、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管理队伍稳定性。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没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直接执 行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和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和 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高低。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在日常管理中使 用,尤其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后,在减轻管理者劳动强度的同时, 也要求管理者具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 6、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更多扮演的是宏观的监控 者职能。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更多的事务性的管理最终是需要教师和学 生本人来完成的,如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输入,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统 计,学生个人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等等,都不是传统的南教务管理部门来 操作,而是直接交给教师和学生自己通过网络终端来操作和管理,教学 管理部门只是起到监督的职能。因此教师和学生能否很好的掌握信息 技术,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信息化推行的效果和成效。在教学管理信 参考文献 [1]宋海挥风力发电技术及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O09,2 [2]王承熙,张源风力发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12,2 息化实施过程巾,必须要对教师和学生培训,强化他仃J的信息技术的应 用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到位。 练上所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I 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ql存 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影Ⅱ向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努力 探索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理 念。各高校都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 善,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教务教学管理模 式,以教务管理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学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高校讲坛,2(/l [2]陈传祥.教务管理信息化研究l行政管理,2O1{),(16) [3]孟彬.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研究倩搽学院学报,2010,(6) [4]邓慧.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5]陈金刚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研究.教育技术,2()08 (12) --——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