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来源:知库网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1、 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 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职业人群中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性损害、疾患和工伤出现的频率、

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3、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产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poisoning)

4、 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

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是指接触有害化学物劳动者生物材料(血、尿、呼出气等)中化学物

或其代谢产物或其引起生物反应的限量值。

6、 职业环境监测:对职业从事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

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7、 尘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

的全身体疾病。

8、 砂肺(silicosis):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扯较高的粉尘引起。

9、 硅酸盐肺(silicalosis): 由于长期吸人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引

起。 10、

炭尘肺(carbon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

引起。 11、

金屈尘肺(metallic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如

铝尘引起。 12、

混合性尘肺(mixeddust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和其他粉尘如煤尘等引起。 13、

砂肺(silicosis):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licondioxide,Si02)

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4、

石棉肺(asbest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

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5、

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gases)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oxygen,02)的供给、

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16、

化学窒息性气体:指进入机体后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

释放或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的气体。常见的有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苯胺等。 17、

血液窒息性气体:阻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妨碍血红蛋白向组织释放氧,影响血

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造成组织供氧障碍而窒息的气体。 18、

细胞窒息性气体:主要是抑制细胞内呼吸酶活性,阻碍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发

生细胞\"内窒息\"的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等。 19、

高分子化合物(highmolecularcompound):指分子址高达几千至几百万,化学组

成简单,由一种或几种单体(monomer),经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化合物,故又称聚合物。 20、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颗粒物,

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 21、

热适应(heal adaptation):是指机体对于长期热环境刺激产生的耐热性提高的生

理性适应过程,多见于世居热环境人群。具有可遗传性。

22、 23、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指个体耐受热强度渐进性增强的生理适应过程。 中暑(heat stroke):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

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4、

热射病:在热环境下作业时,人体内部和外部总体热负荷超过了散热能力,导致身

体过热所致。 25、

热痉挛:由于大噩出汗,体内钠、钾过批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

伴有收缩痛。 26、

热衰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增加,但未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掀的

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地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 27、

噪声:从卫生学意义上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或有损健康的声音都称为噪

声。噪声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音的基本物理特性。 28、

暂时性听闾位移(temporaryth「esholdshift,TTS):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

阙水平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29、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听阙提高超过15-

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30、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机体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听阈可提高

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离开噪声环境一分钟之内即可恢复,此现象称为听力适应。 31、

永久性听阅位移(permanentthreshold shift,PTS):是指由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阙水平的听闾升高。内耳出现病理性改变,常见的有听毛倒伏、稀疏、缺失,听毛细胞肿胀、变性或消失等。 32、

职业注噪声聋: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

感音性听觉损伤(sensoryhearing loss, 气导与骨导相差在15dB以内),大多数病人为双耳对称。 33、

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指由一定剂批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

性或局部性放射损伤。 34、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

较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35、

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rcinogen):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

瘤细胞,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素。 36、 37、

致癌潜隐期:将从接触致癌物到出现确认的职业性肿瘤的间隔时间称为潜隐期。 职业性森林脑炎:劳动者在森林地区从事职业活动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脑

炎,即职业性森林脑炎。 38、

呼吸带跟踪采样:通常采样仪直接佩戴在作业者身上,而此方法为采样仪器由检测

人员携带,且与作业者同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