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20分钟 满分120 分)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yùn yù生命的温床。以往我们都认为地球生态有 29%归于陆地,剩下的 71%归于海洋。但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下生命,一个比地面还要丰富的世界,让人t à n wé i guān zhǐ。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社戏》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B.《安塞腰鼓》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表现西北汉子的阳刚美。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 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赋、比、兴三部分。
D.\"晋太元中\"\"天启壬戌\"中的\"太元\"\"天启\"指皇帝年号,即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生活中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不能改正错误、认识错误、认真对待错误。 B.心怀感恩,你无论走到哪里,遇到谁,内心都会宁静而喜悦。
C.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失误。 D.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失去母亲后,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见到年轻时的父母。 4.按要求填空。(14分)
① 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②___ ,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敏之《回延安》) ③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诗经》) ④四面竹树环合,寂塞无人,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当我们与朋友分别时,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为朋友壮行。
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⑦《诗》三百,思无邪。《关雎》中,\"求之不得,____\"两句,写出了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求而不得,日思夜想;《式微》中,\"微君之故,____\"两句表达了在露水中劳作的人民对居住的愤懑;《子衿》中,\"________\"两句,以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反差直抒主人公缠绵悱侧的思恋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 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5.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具答之 .
6.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文中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 分)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 (xi à)∶缝隙,裂隙。③掉∶撼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栏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 转折。⑥欹∶ 斜靠, 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1)游人坐欹岩下望 .(2)而犹不忍去 .
9.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10.选文突出了水的_____(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选文与《小石潭记》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____。(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
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王玫珏 简菊芳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千年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什么发源于这里?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气候密码?
②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黄河流域下游为平原,中游为黄土高原,上游则为地形复杂的高原。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双重影响,黄河中下游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与现今相比,史前中期的黄河流域温暖、潮湿,是人类所遇的最佳生态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和农作物生长。温暖的气候,加上大河流域的优势,使得早期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开枝散叶。
③\"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最初用于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④作为人们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节气的划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天文学标准。
⑤《夏小正》一书记载了大量农事活动,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观察和记载的内容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日本天文学史家能田忠亮在
《夏小正星象论》中,研究指出《夏小正》星象记录的是公元前2000年(为夏朝初期)的实际天象。\"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
⑥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备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⑦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它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但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和物候也会有差别,二十四节气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适用性。
⑧近些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鹅毛大雪成了大雪节气的稀客,从人们的感知和科学数据都反映出,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发生了变化。
⑨尽管如此,二十四节气一直深受认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百姓的生产生活不再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但这一流传了千年的智慧依然照耀现代生活,作为人们安排农事和民俗活动的重要参考,也是黄河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的象征。
(选自《中国气象报》2022年10月26日)
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第③段农谚\"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说明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可以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B.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 C.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不同地区的天气气候和物候没有差别,适用于任何地域。
D.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百姓的生产生活虽然不再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但二十四节气仍是黄河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的象征。 12. 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段的作用。(4分)
1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4.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主要\"与\"开枝散叶\"的语言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 分)
先生老胡
董改正
①那个夏夜,我的书摊上依然冷清如故,只有一个身材高大、背微驼、头发花白的六十多岁老人蹲在那儿看书。那人已经看了有两个小时了,他几乎一动不动地静静翻阅。看过的书一本本地摞起来,摞了颇为壮观的六堆。我扫了一眼,笑笑。这样的顾客我见得多了,往往摞得越多,买的可能性越小。
②\"老板,过来帮我算算多少钱。\"这人就是老胡,他站起来,腼腆地说道。我加码洋,算折扣,报价格。他掏钱,十二张百元大钞,递给我,依然腼腆地说∶\"剩下十几块钱就别找了。\"我有片刻的恍惚,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那之后,老胡成了我的忘年交。他每周一定会来我的书摊上看看,必定至少买一本。
③有一次,他看了半天,选了一本《西游记》,我记得他已为孙女买过了,便提醒他。
他笑着摆手,说∶ \"没关系,再买一本。\"我没有卖给他,他就像一个下棋时让子太明显的对手,我虽然感激,但不好受,心里却愈加尊重他。
④真正让我们成为知己的,是那个大雨骤降的傍晚,当时我进了新书,老胡正在我的书摊上翻看,大雨在此时毫无征兆地灌下来。行人纷纷闪避,几个顾客放下书,避到超市的屋檐下。我慌忙拿雨布盖好书,但地上很快积水,如不将书迅速收到三轮车里,所有书都将报废。收书入车将有六道程序∶ 弯腰掀布,搬书,再盖好,掀三轮车布,放入,盖好。只需三次弯腰,积水就应该四面包抄过来,将书完全浸没。我已经绝望,欲哭无泪。
⑤老胡没有离开。他站起来,快步跑进雨中,搬来几块石头压住盖布三角,再钻进去,头顶着脏兮兮的盖布,双手抓着盖布边沿,大声呼喊,让手忙脚乱的我快将三轮车推进盖布里。那天,所有书摊都损失惨重,而我的毫发无损。
⑥自那以后,老胡拎着一袋书坐在我的书摊前,不论是坐着,或是行着,都会有书友跟他打招呼。
⑦\"胡老师,又买书呢?不能再买了,老伴又要跟你吵了!\" ⑧他依然是笑,说\"没事没事\"。
⑨有一天,我的顾客汪老师目送他离去,叹息道∶\"一辈子爱买书,爱看书。那次我们去上海开会,雨过天晴,他穿着长胶靴,裤腿卷着,在南京路上呱唧呱唧地走,到书店里看书,害得大伙儿等他半天。\"
⑩另一个顾客李老师冷嘲道∶ \"买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三辈子也看不完!他要是死了,他儿子准一股脑儿当破烂卖了!我是再也不会买一本书了,再买我就是孙子!\"结果,他还是买了一本。
⑪老胡后来消失了很久,从书友那里,我才知道他得了肝癌。我去医院看他,他强撑着要坐起来,局促不安,他不习惯被关注、被呵护。一个月后,他出院了,休养一阵子又出来买书,只是行走得更慢了,脚步更虚浮了,脸上长出了大块的老人斑。我心里隐隐不安,怕他有事。他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说手术很成功。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连在汪老师处求证实情都不敢。
⑫时间慢了下来,秋天过去了,初冬开始了。霜降之后,风陡然烈了,路旁的法国梧桐开始哗哗地落叶。我连续三天没见老胡的身影,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噩耗还是来了,老胡走了。我心里钝钝地痛。世上再也没有老胡了。我的眼前,不断闪现他的样子,他缓缓地行走,他腼腆的微笑,他笨拙的声音……尤其忘不掉他头顶盖布、帮我在大雨中抢救书籍的情景∶花白的头发被淋得如同肮脏的拖把,大雨灌注,他不断地眨着眼睛,他浑身湿透,衣服紧贴着身子。他虽然局促,却一直那么庄严;他虽然随意,却一直那么整肃。但是那天,为了我的书,他那么狼狈,那么不体面。
⑬老胡走了,我让出了那块地儿,不再摆摊。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 \"老胡死了,损失最大的是小董。他干不下去了。\"
⑭起初我不知道有老胡,孤寂都可以是骄傲的;后来我遇见了,孤寂便不可忍受。他是懂我的,正如我懂他一样。这是我与老胡的缘分,也是我痛彻肺腑之处。
(选自《散文选刊》2022年第 1期,有删改)
15. 阅读全文,体会\"我\"对老胡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 分) 我_____老胡→我佩服老胡→我____老胡→我____老胡→我感念老胡 16. 结合语境,品味第④段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3 分) 大雨在此时毫无征兆地灌下来。 .
17. 第⑫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花白的头发淋得如同肮脏的拖把,大雨灌注,他不断地眨着眼睛,他浑身湿透,衣服紧
贴着身子。
18.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胡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 分) 19.简析本文以\"先生老胡\"为题的好处。(4 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起初我不知道有老胡,所有的孤寂都是可以忍耐的;后来我遇见了,孤寂便不可忍受。\"的理解。(3 分) 四、名著阅读(共 4 分)
2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读《傅雷家书》时做的精彩摘抄,请任选其中一句,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解或品析。
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②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 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五、写作(共 50 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风景。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的身影是一种美;公众场合的轻声细语是一种美;俯身拾起路上的垃圾是一种美;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样子是一种美;努力生长的花是一种美.…….不同的美,一定让你有不同的触动。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而你对美又有怎样的认识?请请以\"这种美,令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有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 600 字。
2022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孕育 叹为观止(2分)
2.C(C.《诗经》分为“风”“雅”“颁”三部分,“赋”“比”“兴”是三种表现手法。)(2分)
3.B(A.语序不当;C.否定不当;D.少宾语。)(2分)
4.①树梢树枝树根根 ②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③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 ④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⑥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⑦寤寐思服 胡为乎中露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本题14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增减字,该空不得分) 5.(1)类(2)详细(2分)
6.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译对关键词,意近即可,共2分)
7.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1分),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分)。(意近即可,共2分) 8.(1)向下 (2)离开(2分)
9.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译对“既”“思”等关键词,意近即可,2分)
10.伟(或“奇”) 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共2分)
【参考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条石头铺的小路。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条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的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在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中都是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离开。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11.C(C.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和物候也会有差别,二十四节气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适用性。)(3分) 12.引用歌谣(1分)引出说明对象——“二十四节气”(1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1分)。(意近即可,共4分)
13.举例子(1分),具体有力说明“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备起来的”这一特点(2分)。(意近即可,共3分)
14.“主要”表限定,说明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所列举的三个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分),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1分)。 “开枝散叶”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早期农耕文明在优越条件下的繁衍发展(1分),语言生动(1分)。(意近即可,共4分) 15.瞧不起 感激 担心(祝福)(意近即可,共3分)
16.“灌”是“灌溉”“浇灌”的意思,生动形象写出了雨下得猛烈,下得非常大,很有画面感(1分),也表达了雨下得突然和非常大,让我猝不及防(1分),也为后文老胡在大雨中帮助我收拾书摊埋下了伏笔,推动了后面情节的发展(1分)。(意近即可,共3分) 17.外貌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胡在大雨中帮助我收拾书摊的狼狈形象(1分),凸显了老胡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1分)。(意近即可,共3分)
18.①从老胡已经看书两个小时,面前已经摞了颇为壮观的六堆书,看出他很爱看书;②从他给我书钱,不用找零钱,有了的书还要买,可以看出他照顾我的生意,心地善良;③在大雨中帮助我收拾书摊,可以看出他助人为乐;④他病了,不让我担心,可以看出他体谅别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共4分)
19.表明了老胡的身份,是老师(1分),也是对老胡的尊敬,对老胡学识、人品的肯定和赞扬(1分),对老胡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1分),暗示了文章的主题(1分),标题新颖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1分)。(意近即可,共4分)
20.示例:在我认识老胡之前,我已经习惯人情冷漠,习惯孤独、不相信人间有真、善、美,过着平淡无奇、与世无争的日子。遇到老胡后,被老胡的善良的人格魅力所打动,老胡关爱弱势群体的爱心让我感动,他不记报酬,无私的帮助我,让我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唤醒我心底的人性美,相信人间有真情。我不再是麻木不仁,渴望友谊,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孤寂便不可以忍受了。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意近即可,共3分)
21.示例一:选①句,我的理解:这句话告诉人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 示例二:选②句,我的品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而又委婉的告诉儿子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人生道理诉诸笔端,文质兼美。 示例三:在儿子精神不振时说,父亲用反问的句式更强烈地表达对儿子的关心之情,感人至深。(结合名著内容,意思对即可,注意字数要求,共4分)
22.(50分) 分 项 内容25分 表达20分 创意5分 一 等 25—20分 20—15分 5分 二 等 19—14分 14—10分 4分 三 等 13—8分 9—5分 3分 四 等 8分以下 5分以下 3分以下 注:①书写美观或潦草者,可酌情增减1—3分。②有错别字酌情减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