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03-06T17:37:37.2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 作者: 阮峰
[导读] 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法较多,但不同疗法对患者的影响不同,选择对患者影响最小、最科学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阮峰
(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医院 213300)
【摘要】 目的 对比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各自效果。方法 从我院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观察组,并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再另选取30例作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最终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痛苦,可继续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90-02
腹股沟疝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任何年龄段皆可发病,且男性多于女性[1]。对于腹股沟疝的发病机理,部分属于先天性的,部分是后天过度咳嗽、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困难,使得人体腹腔内压增加而引起。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法较多,但不同疗法对患者的影响不同,选择对患者影响最小、最科学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此,我院结合当前腹股沟疝的发病人数日渐增加这一背景,对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术中、术中疗效对比,以找出更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他人在该方面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该对比研究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并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观察组,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72岁,平均(47.70.5)岁,斜疝22例、直疝8例;另选取3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70岁,平均(49.10.2)岁,斜疝25例、直疝5例,所有患者均满足《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对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即为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并开5-8cm腹股沟切口,通过切口找出疝囊,倘若疝囊过于偏小,可直接进行高位分离。倘若疝囊过大,则应先行横断切开,在横断切开后再给予高位分离,其中远端、近端、直疝疝囊、内翻疝囊等不同疝囊的处理方法不同,因此临床进行高位分离后,还应根据患者疝囊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处理。远端疝囊应先止血再旷置,近端疝囊操作较简单,直接缝合即可,直疝疝囊应纳入腹腔,但内翻疝囊则应推入腹横筋膜后方。操作结束后,如未表现出活动性出血,则可进行缝合,结束后可将盐袋压在患者缝合处24h。
对照组:为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依照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情况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方面情况对比(x-±S) n=30
2.2两组复发率对比????
术后电话随访一年,无一例失访。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复发率13.33%。???? 3 讨论???
腹股沟疝属于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部分周岁内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腹壁强度增加,可能会自愈,但斜疝大多无法自愈,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发病早期患者不会表现出异常症状,多在跑步、多度劳累、站立、剧咳时疼痛,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肿块变大,为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因而需积极配合治疗,以免病情恶化而引发网膜或肠管绞窄坏死,增加治疗困难[2]。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法较多,主要为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而传统疝修补术是对腹股沟原本缺损的邻近组织给予修补,并用较粗的手术缝线将人体不同组织牵拉后强行缝合,但受人体组织张力影响,牵拉缝合时患者会感觉到较强的不适感与疼痛感,且修补后的组织抗负压能力差,术后复发率高,现已逐步被医院所淘汰。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下,通过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进行缝合,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并通过物理中压强原理,可确保人体腹压不完全集中于内环口,而指向填充物,减轻了腹压,可削弱患者术中的不适感与疼痛感,对精索位置无影响,术后可保持腹股沟原本性状。此外,因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修复材料为聚丙烯编织物,相容性较强,更满足人体腹壁生理结构,因而在临床应用广泛[3]。本文探究结果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各方面情况均较稳定,复发率低,与对照组的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各方面更占优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出,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腹股沟疝,但因传统疝气修补术术中患者出血量多、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不利于患者恢复而逐渐被淘汰,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低、术中所用时间少、整个过程患者无痛苦,无任何不适,更符合新时期群众无痛治疗要求,属于基层医院临床外科腹股沟疝的理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尚志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48例原因分析与防治[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3):84-86.
[2]段利军.腹股沟疝患者施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132-133.
[3]陈杰,那冬鸣,申英末,等.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0(2):107-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