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来源:知库网
 238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

·护理研究·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武瑞雪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

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7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急诊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按照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比较接受不同护理模式护理之后两组收到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

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急诊效率更高,患者预后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诊护理中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流程,能够使急诊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脑梗死;急诊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169

本文引用格式:武瑞雪.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8,246.

0 引言

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具有较高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如果在患者发病之后不能及时将其送医接受有效救治,会导致预后较差甚至死亡的严重后[1-3]果。因此,如何提升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成为了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4]。为了使脑梗死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本研究在此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了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脑梗死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临床明确诊断,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共有患者35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46-83岁,平均(65.1±5.2)岁;对照组共有患者35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14例,年龄44-82岁,平均(64.7±4.8)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均不显著,符合进行对照研究的标准。

病情共同进行评估,提升病情诊断准确性。护理人员为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病情变化等进行严密仔细观察,并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静脉血的抽取,以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医护人员陪同患者完善各项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护理人员将各种溶栓物品准备齐全,以做

[6]

好溶栓治疗的准备。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等的讲解,使患者做好足够的准备,缓解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做好医生各项工作的配合,同时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整洁,做好空气、

[7,8]

地面、物品等的消毒工作,降低感染率。向患者和家属发放预后注意事项、疾病防治知识、保健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手册,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保持积极情绪,促使患者提升预后效果,更好更快的回归社会。患者出院之前留取联系方式,以便定期对患者开展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效果以及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答疑解惑。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随访,从患者发生的不适症状、并发症等情况、死亡率方面进行评价。(2)急诊效率:从第一救治时间、手术等待时间两方面进行评价。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在接到急救通知之后及时将抢救治疗所需的各种器械、物品、药品准备齐全。对于有颅脑损伤情况的患者,由相关门诊医生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评估之后,专科医生给予相应的诊断治疗。护理人员则应当做好抢救协助工作,如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氧等等。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按照改良后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在接到患者之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专科医生直接对患者进行接诊,使患者急诊等待时间以及接

[5]

受诊治的时间得以缩短。门诊医生和专科医生对患者具体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

P

颅内出血2(5.71)18(51.43)<0.05

颅内水肿3(8.57)9(25.71)<0.0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软件,其中(±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2

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方式为χ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发病后至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

8.57%(3/35),对照组为28.57%(10/3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更低。另外,各种不适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更低,组间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运动障碍7(20.00)15(42.86)<0.05

睡眠障碍1(2.86)5(14.29)<0.05

排尿困难1(2.86)6(17.14)<0.05

负性情绪2(5.71)7(20.00)<0.05

2.2 两组急诊效率比较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平均为

(16.03±5.07)min,对照组的这一项数据平均值为(35.89±7.36)min,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等待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耗时为(30.1±3.9)min,对照

组平均耗时为(60.8±10.6)min,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脑梗死发生率逐

年上升,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心健康水平,且有较高的并发

(下转第246页)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246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

参考文献

[1]  明冰.关于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290-291.[2]  马贵娟.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5):2365-2367.

[3]  池玉梅.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

实用医药,2016(3):209-210.[4]  姜晓晶.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糖尿

病新世界,2016,19(14):158-159.[5]  张晓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疗效[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76-177.[6]  邓文芳,丁皓蕾.老年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J].医药前沿,2017,7(22):332.[7]  李红君.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J].糖

尿病新世界,2016,19(9):141-142.[8]  韩莹.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

学,2017,25(24):77-78.

需加强检测,每1-2h测量1次,根据血糖、尿糖值对胰岛素

的用量进行调整,保证血糖维持正常水平。2.2.5 术后功能锻炼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跖趾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在手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坐起和扶拐行走可在2-3周拆线后进行,将重心放在健肢上,可继续做屈髋屈膝、直腿抬高等动作。2-3个月内不得弃拐,进行负重锻炼,注意训练要循序渐进,直到肌力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的35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可以看出,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临床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上接第238页)

症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而要想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除了需要在发病之后及时将患者送医接受有效的急救治疗之外,良好的护理质量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的形式,探讨了在脑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死亡率也更低,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参考文献

[1]  陈红,龙云霞,陈艳.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1):248. [2]  张莹.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

理医生,2016,(6):165-166.

[3]  吴兴红.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效果分析[J].心理

医生,2018,(1):228-229.[4]  卢倩雯.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J].饮

食保健,2017,(7):50-51.[5]  彭为,张罡,周云霞,等.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

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09):1790-1792.[6]  汪红艳.观察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

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0):152-153.[7]  刘晓丽,陈语.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203.[8]  宋洁.改良急诊护理操作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临床

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328.

(上接第239页)

[3]  肖慧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

层医学论坛,2016,20(08):1145-1146.[4]  卢婷.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5):23,27.[5]  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

死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e01):207-208.

[6]  高鸾,邢爱民,曹文超,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

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4):260-261.[7]  洪碧英.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对比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214-216.[8]  德吉央金.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325.

(上接第242页)

的排痰问题[6]。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振动排痰仪进行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效果优于对照组

[7]

患者。

总之,临床上对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仪实施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及时控制感染症

[8]

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安全性高。参考文献

[1]  钟南山,府军,朱元珏.现代呼吸病进展[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

社,1994,320-330.[2]  韩冬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3]  杨霞.黄海燕.等.振动排痰机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

研究,2005,19.

[4]  李颖.G5振动排痰机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的护理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6):112-113.[5]  王朝阳,熊小明.体位引流联合振动排痰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疗效观

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8):349-350.[6]  佟金晶,卞苏凤,曹荣荣.振动排痰仪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齐

鲁护理杂志,2012,18(24):14-14.[7]  钱培玉.振动排痰机及叩背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作用及护理[J].

中国基层医药,2013(s1):77-78.[8]  董凤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2016,16(3):155-156.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