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X305线西延(老通甲公路~石江公路段)工程
首件工程开工报告
承包单位:南通市江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现: K6+080~K6+220原地面 工程 开工报告,其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准于 2013年 10月 25 日开工。 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1. 前期试验测量准备已完成。 2. 所需材料,机械设备人员已到位。 3. 施工方案已审批。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 (签名): 年 月 日 抄送: 抄报: 监理工程师发件人(签名): 年 月 日 承包人收件人(签名) 年 月 日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建设项目
首件工程开工申报表 监-05
合同号:XMLJ-06合同段 承包人: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编号:U1-P2-S9 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施 工 准 备 情 况 路基土石方填筑 2011年5月10日 材 料 试 验 机械设备 起讫桩号 计划工期 K58+563.5~K58+795 360天 所需材料已到位,满足施工需要 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已完成并已批复 所需的机械设备已到位(见机械配备表),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组织已完成所需劳力已到位 征地拆迁已完成 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组织及劳力安排 征地拆迁 进度计划 其它说明: 附 件 承包人项目经理(签名): 1.施工图审查批复单; 2.施工方案简要说明。 年 月 日 监理组收件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 月 日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建设项目
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监-01-1
合同号:XMLJ-06 合同段承包人: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编号:U1-P2-S9 工程名称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K58+563.5~K58+795 路基土石方填筑 图 名 路线平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路线逐桩坐标表 控制测量成果表 水准点标 路基设计表 路基标准断面图 路基一般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第1页共1页 审 查 意 见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按测量复核批复结果使用 按测量复核批复结果使用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纸无误,工程量见清单复核 图 号 S2-2 S2-3 S2-4 S2-14 S2-15-1 S2-15-2 S3-2-1 S3-2-3 S3-2-4 S3-2-5 要求批准开工日期 附件: 审查人(签名): 2011年5月10日 项目经理(签名): 监理工程师意见及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徐明高速第六合同段
2011年4月
首件原地面(k6+080-k6+220)施工组织设计
一、首件施工目的:
首件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所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适用性,通过首件段的施工,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及最佳组合方式;确定碾压遍数、速度等工序;确定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以指导以后大规模的路基施工。。
二、编制依据: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参照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技术规范、国内高速公路土建施工招标文件范本、《二阶段施工图设计》、徐明公路监理实施细则、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现行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有关要求编写。首件路基土石方填筑工程,按照标准化作业方式组织施工,施工工艺采用成熟的常规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
三、填筑路段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按平原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横断面主线为整体式断面,路基宽度51.64m,双向六车道。按合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试验路段,拟在K6+080~K6+220段进行首件140m原地面施工。该段路线范围内地势与全线地形情况相同,较为平坦,原地面是耕植农田。
四、施工前准备 1、技术准备
①.试验段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认真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做仔细的施工现场调查,核实工程数量。
②.路基试验段施工前导线点、水准点已闭合,原地面高程复测等测量工作已完成。
③.根据工程及沿线土质情况,选择素土,作为试验段路基填料。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试验方法,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取土坑用做填料的土已进行下列试验项目:(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3)、含水量试验;(4)、密度试验;(5)、相对密度试验;(6)、土的击实试验;(7)、灰土强度试验(CBR值)等试验。获取了填料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等指标,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实验资料附后)
2、组织机构和人员、机械安排 ①、首件现场组织机构:
现场技术保障:仇春雷 路基施工作业:徐睿 施工班负责人:金杰书 试验检测负责人:邢海峰 安全负责人:张强
现场管理、机械操作手、辅助工等计25人. ②、机械器具及人员配备(见下表)
首件路基填筑主要机械器具配备表(表1)
机具名称 挖掘机 自卸车 推土机 平地机 装载机 光轮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大型路拌机 铧犁 旋耕机 洒水车 型 号 日立200B 8T T140 PY160-C ZL-30 3Y18/21 YZL18 洛阳 750 750、950 13T 数29111111231主要用途 挖、装路基填筑材料 运输路基填料 填料整平 填土路堤精平 备用 碾压 碾压 灰土拌合 灰土拌合 灰土拌合 养护 检验试验仪器配备表(表2)
名 称 全站仪 水准仪 灌砂桶 灰剂量检测 含水量检测
型 号 尼康 长征 数 量 1台 1台 1套 1套 1套 用 途 放样 水准抄平 检测压实度 检测灰剂量 测含水量 备注
3、作业条件
已解决通讯、电力和施工用水的供应;修建供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人员到位,并设立了必要的标志牌。修建排水沟、挡水埂等防水、排水工程,使取土场、路基工程施工期间保持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以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受冲刷、淤积。
4、施工材料
本段路基筑材料是粘土,掺拌材料是消石灰。采用的土经过处理后,符合表四的规定。生石灰应符合表五的规定,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达II级灰标准,满足公路工程使用要求,且货源充足。
五、首件施工方案
路拌法施工,根据机械组合方式将140米首件路段划分为三个试验段,每段60米,中间间隔10~20米作为过渡区。石灰土施工总体施工流程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至原地面→布灰→翻拌→整平→碾压→自检→报验
1、石灰消解
生石灰进场后,由试验室取样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石灰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消解。再用挖掘机将以消解的粉状石灰堆在一边,将未消解的生石灰再进行二次消解,直至消解全部完成。石灰必须是Ⅱ级或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粉;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必须进行覆盖,以防止受潮及扬尘污染,生石灰消解宜选在路线两侧宽敞、临近水源且地势较高的场地,不得在主线路基上进行消解;生石灰应在使用前7-1 0天充分消解。经消解的石灰存放时问不得超过30天。
2、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对重要的控制桩进行加固保护。在开工之前对导线、中线及高程进行复测。根据设计文件及所要求的精度,对路
基桩号及原地面标高进行复测。施工时全段每10m设置一个中心桩,每200m设一临时水准点。各流水作业段每10m设一组边桩(必要时5m设1个)。
4、路拌法施工方案 (1)、素土布设料堆、摊铺
在路基中线上每隔10m做一个标高台,高度等于松铺厚度,在坡脚线上每隔10m插一根竹竿,竹竿用细线连接,采用挂线施工法控制填筑厚度,试验段路基的压实厚度为20cm,暂定松铺厚度为24㎝、25cm、26㎝,即松铺系数为1.20、1.25、1.30。
路基填筑采用自卸车上土、推土机摊铺。根据方格网和松铺厚度及自卸车的容量来计算自卸汽车的数量和间距,指挥汽车按计算的间距布格卸土。
先用推土机粗平并应使路基形成横坡,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如果素土含水量过大,可先进行翻晒,翻晒时先用铧犁由两边至中深翻一遍,旋耕机随后进行粉碎,晾晒2到4小时(根据气温情况)后旋耕机再度翻拌;而后铧犁由边至中再次深翻,旋耕机按序跟进粉碎、翻晒,以尽快降低含水量,在土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5百分点时方可进行布灰作业(对取土场中土料含水量大的高液限粘土建议采取二次拌灰降低含水量、砂化土质)。每层路基的铺设宽度,在两侧路基边缘需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0mm,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2)、布灰、摊铺
在已摊铺成型的素土上,按照石灰改善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容量及石灰剂量计算每平米石灰用量,并计算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然后在下承层上划出相应长、宽的方格标记。用规定的自卸车将已消解的石灰按计算好的摊铺面积,运到指定位置后,由专人指挥均匀的倒在已画好的方格内,再用人工进行撒布, 撒布时应做到表面应无空白,对局部石灰量不均匀处进行处理,保证作业面上石灰撒布的均匀。
根据该路段石灰改善土层之宽度、厚度及干密度,计算各路需要之材料用量。每
层按20cm控制。通过灰土击实试验,得出以下数据:
ρ灰土 = 1.76g/cm3 ω最佳 =17.1%
ρ灰 = 0.6g/cm3(按现场消解后石灰实测数据,咨询实验室每批数据) 每平方米压实后石灰土质量M灰土=1.76*1*0.2*0.94=331㎏ 每平方米4%石灰质量M灰=331*4%=13.24㎏ (3)、拌和
采用灰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
a、试验人员随时测量土的含水量,(用作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时,先用旋耕机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若含水量较小,应洒水补充水分,然后用旋耕机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并闷料一夜。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若土的含水量过大,用旋耕机翻拌晾晒。
b、水份合适时,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一遍。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坑检查拌和深度,每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防止有素土夹层。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操作手返回重新拌和。
c、第二遍拌和前,用双轮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达到拌和均匀,粒径不大于10mm,并满足规范要求为准,采用此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否则即使再增加拌和遍数也收效甚微。拌和时拌和机各行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d、对已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检验频率检验其石灰剂量。剂量低于设计的含量,应补撒石灰,重新拌和均匀,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路基整平:
用平地机,结合少量人工整平
a、石灰改善土拌和符合要求并达到设计含灰量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坑、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
b、用振动压路机由外侧向内侧碾压1-2遍。
c、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6、路基碾压:
精平后,进行碾压,如表面水份不足,应适当洒水;水份太大,应晾晒。 碾压采用两套机械组合进行碾压, 18~21T光轮压路、YZT20振动式压路机联合完成。
a、整平完成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不开振动快速的由路边向路中心碾压1~2遍,再用振动压路机由外向内碾压,碾压采用大摆轴全轮错位,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用此法震压2~3遍至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光轮压路机先轻压、稳压后重压,先慢后快,纵向进退式进行,1/2错轮碾压2~3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线顺直。上下层填筑接头应错 开不小于3.0m。(YZT20振动式压路机和18~21T光轮压路机联合施工形式)
b、施工时要做到
1)、碾压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 2)、压路机要足量,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 3)、碾压过程中行走顺直,低速行驶。 4)、压路机不得在路基上掉头。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路基施工采用纵向全幅宽进行,碾压完毕的石灰土端头立即将拌和不匀或标高误差大,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挂线垂直切除,保持接头顺直、整齐。
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7、施工流程图(表5) 下 承层处测量放线 自卸车运土、整平并检测松铺厚度 理 备灰、铺灰 拌和、检测灰剂量 粗平、精平 碾压 检验 养生 8、现场检测:在压实过程中,试验和测绘人员跟班作业,碾压三遍后开始检测压实度,土方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每层按规范要求的点数检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时。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断面的恢复及标高测量。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表6) 项 1 检 查 项 目 压 实 度 3 4 5 7 0-0.8 0.8-1.5 >1.5 规定值≥96 ≥94 ≥93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B检查。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经纬仪:200m测4点,用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断纵断面高程(mm) 中线偏差(mm) 宽度(mm) 横坡(%) +10,50 符合设± 0.3 9、养生
养生不能少于7天,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应采用覆盖土养生法,不需专门的养生期,下层碾压合格后可以立即填筑另一层改良土。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除
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六、质量控制措施 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检验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体系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单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优质率95%。
2. 质量保证职责,明确质量保证职责,使施工中有关工程质量的工作内容具体化落实到各部门。
3. 更新管理方式,采用计算机管理各类检测数据,并根据计算机成果得出保证质量最优的施工方法。
七、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
(1) 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部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 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坚决返工重做。
2.技术保障措施
(3) 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职工发工学习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严格按照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和部颁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各类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争取全优的思想。
(4) 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两名以上技术干部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四交底:即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创优措施交底、质量安全交底,并有记录。
(5) 认真贯彻ISO9002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工程施工中做到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要定期召开质量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标准化。
(6) 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准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
同步,同时满足竣工验收的要求。
(7) 加强专业技术工人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工艺水平。 (8) 采取现代检测设备,加强测量及试验工作的管理。
测量和试验工作及时准确与否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为引本工程各施工队均设立测量组,各个测量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以保证各项工程的连续一致性,同时各项目分部的质量员直接抓测量工作,以保证测量工作的及时准确。另外,本项目设工地试验室,配备充足的试验人员和先进试验仪器设备,完善试验手段和控制措施,加强人员培训,从试验控制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八、质量保证体系
自检是工程质量控制的第一关,我们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命,遵守合同承诺,真诚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工程和最佳服务,为此,专门成立了质量自检小组,并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三级自检机构,即施工队自检,现场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抽检,检测合格经技术主管、项目经理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以实验室试验检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工程的各个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