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

来源:知库网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 一任旭东 十九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 板。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将对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着眼于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 l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 赶上”的机遇,只要我们抓得住、用得 中,统工程,涉及范围大、领域广,并且不 好,完全可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同地区有不一样的发展环境,这就要 求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 一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 、处理“一个关系” 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让农业成为 这个关系就是脱贫攻坚与乡村 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 制宜,统筹考虑,分类实施,既不能脱 振兴之间的关系。正如唐仁健省长讲 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 甘肃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汪洋 离实际盲目蛮干,也不能畏首畏尾无 到的,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家园。 所作为。我省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省 版”,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 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脱贫攻 版”,两者在目标上契合一致、任务上 主席曾经说过,全国脱贫攻坚北看甘 坚的形势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发展的 交织叠加、推进上相互融合。脱贫攻坚 肃,南看贵州,关键还要看甘肃。到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是解决个性的、局部地区的“三农”瓶 2017年底,全省有贫困人口189万 对当前的甘肃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 颈问题,而乡村振兴是战略性、全方 人,排全国第7位,贫困发生率9.6%, 机遇十分难得,可以说,是一次农业 位,体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排全国第4位。 “脱颖而出”的机遇,是一次生态“迎头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目前甘肃脱贫攻坚的形势可以用这样 2018.【u IU.08 l发展UU I ,Ⅸ UU 35 几句话来概括: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 区的集聚度和聚合力。二是发展村级 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多样的省情,赋予 多、贫困程度深,自然环境恶劣、基础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 了我们独特的优势,也给经济发展带 设施欠账多、产业支撑能力弱,致贫原 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来了障碍。农情的“独特性”。这个跟省 因复杂、多重困难问题交织、返贫风险 斗力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 情的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 因素多,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文化 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 为有着多样的气候条件、多样的地形 程度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时间十分 的客观保障,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地貌、多样的民族文化、多样的生物物 有限、政策效应周期长、试错机会少,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实现农民富裕的 种,才造就了独特的农业发展环境。甘 等等。未来三年,是实施脱贫攻坚与乡 有效途径。受自然、资源及发展水平限 肃的农业是一种海拔相对较低的高原 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一方面,要紧盯 制,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农业,与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农业相比, 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按照 来源单一、体制不顺,全省7262个贫 具有明显的高原特征,日照时问长、昼 “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力以赴改善 困村中,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3594 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低;与高 贫困群众行路、饮水、住房、上学、就医 个,接近一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 海拔的高原农业相比,甘肃气候相对 等生产生活条件,抓实产业扶贫各项 集体经济是“重头戏”,也是“硬骨头”, 政策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 温和,植物生长发育充分,宜农、宜林、 各地要对各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全 宜牧的条件好。这种特殊的农业生产 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对于脱贫负担较 面清理、造册登记、确权颁证,采取承 条'fete.甘肃农业具有独特、不可替代 轻的河西等地或已脱贫的地方,要提 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各类资 的地域特色和很强的比较优势。正是 早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做好规划设计, 源,加快推进“三变”改革步伐,积极发 这样的独特性,造就了一大批农业上 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 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 “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 搬迁撤并四个类别推进乡村发展,不 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 搞“一刀切”“一锅煮”。 二、发展“两样经济” 的优势、长处和宝贝,如油橄榄、党参、 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林 百合、白牦牛、牦牛等,还有千姿百态、 地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 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我们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与村级集体 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 做好乡村振兴这盘大餐的“食材”, 经济。一是发展县域经济。不管是脱贫 新办经济实体,优化生产结构,不断壮 “米”是有的,就看能不能成为“巧妇”。 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最终都得靠产业 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村情的“复杂性”。我省和全国一样,在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兼 来支撑、靠发展来解决。实施乡村振 兴,我们不能眼睛里只盯着农村的那 三、吃透“三种情况” 吃透省情、农情、村情。省情的 业化、农村空壳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 块土地,要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 “多样性”。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 越来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宗 发展农业,农村和县域是局部与整体 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区,除 教迷信问题、伦理道德问题、食品安 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 了海洋和岛礁外,戈壁、沙漠、雪山、草 全问题、社会治理问题、微腐败问题 地区应认真“盘点”本行政辖区内的矿 地、冰川等任何地形地貌在甘肃都能 等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叠加,近几年对 产、农业、工业、文化旅游、自然生态等 找到。从南向北地跨了亚热带季风气 农村“礼崩乐坏”报道得越来越多,天 各类资源,对资源优势和劣势评估和 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 价彩礼、红白喜事攀比成风、留守人 分析,从特色、规模、质量等方面再次 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四大气候类型。 员大量存在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 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补 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好 定位,进一步明确首位项目和支柱产 既是黄河、 业。依托县域工业产业园区,围绕延链 给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资源 的问题。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生态基础 补链强链,加大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形 宝库,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成左右衔接、上下配套的园区循环化 十分脆弱。四、做足“四篇文章” 这四篇文章就是规划先行、城乡 改革创新、考核评估。一是要做 模式,提升园区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园 全省近90%的国土面积纳入了限制 融合、36发展l 2018 08 足规划先行的文章。要统筹考虑乡村 绩效考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 赋和产业基础,在当地职业院校设置 建设的各环节,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 政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参 相关专业,培养打造一支能把脉区域 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考依据。建立乡村振兴规划实施督促 人口、资源、环境特点的乡村振兴人才 建设结合起来,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 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 队伍。三是抓实文化振兴。我省是农耕 展目标规划。要分类指导,在全省统一 施情况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后评估。 规划的基础上,按照陇东、中部、南部、 河西等片区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产业基 五、抓实“五个振兴” 文明的发祥地,要大力度宣传推介我 们特有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中医药 **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 养生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品牌。要 础,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乡村特 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实 保护好古镇、古村落、民族村寨、文物 征,分别制定区域性规划。二是要做足 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 古迹等,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 城乡融合的文章。城市与乡村是一个 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和活态利用有机结合,让文化因子融 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 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 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 互支撑。要按照平等、开放、融合、共享 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一是抓实产业 生活方式,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 的原则,积极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 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没 水、记得住乡愁。四是抓实生态振兴。 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 有产业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只有产业 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人才、资金等要素才会向乡村 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 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 振兴了,农村的发展才能有动力有活力。 方式,构建生态绿色的农业产业体系, 伸,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 聚集,循环化发展。加大农村垃 乡的进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 进一步发挥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做强 实现绿色化、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更大力度、更实 做大草食畜、高原夏菜、优质林果、马 圾处理、污水治理,大力推进“厕所革 举措促进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 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等特色产业, 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严格控 登记、土地管理、就业管理、社会保障 做精做优油橄榄、玫瑰、百合、花椒等 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 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 地方特色小品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 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 系,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等值化, 侧结构性改革,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 污染,让农业回归绿色,让农村成为安 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等值的生活水准 链建设,依托“三园一体”建设,打造农 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五是抓实组织振 和生活品质。三是要做足改革创新的 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 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  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 文章。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业内部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 把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放 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要充分发挥 继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借鉴省 在重要位置,发挥龙头企业、家庭农 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工作队、村 外先进做法,结合龙头企业的引进和 场、合作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 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的作用,选优配 培育,积极探索组建“土地银行”,把一 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大市场与小生产 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支 家一户的农地整合起来,着力解决地 的有机衔接。二是抓实人才振兴。建立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 块碎、劳动力弱、缺投入、缺服务等问 健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政府应从资 作队伍。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桐结 题。加速土地合理有效流转,进一步激 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组建村民理财小 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实现土地规模 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 组、村务公开小组、村民议事小组、红 经营与管理。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 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吸引支持 白理事会等,让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 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企业家、专家学者、党政干部、技能人 体系,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四是 才等各类人才群体积极主动投身乡村 做足考核评估的文章。将乡村振兴战 振兴战略。从长远来说,要把乡村人才 (作者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研 说了算。!煎 略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 规划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各地资源禀 究室) 2018.08 l发展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