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JJ28-2004 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 (下)(2002) 二、工程概况
大古界污水主干线顶管穿越榆靖高速公路工程,本工程位于大古界收费站附近。穿越长度78米,1道Dn1000钢筋混凝土管。管顶深度分别为路面以下2.2米和1.5米(详见横断面图)。
三、顶管方案 3.1、设备的选择
选择QYS型50-800吨系列中的500t液压千斤顶和BZ50-15B
型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3.2、设备安装
3.2.1 导轨应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其安装应符合下列工序: A、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
一致;
B、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 轴线位置:3mm 顶面高程:0~+3mm 两轨内距:±2mm
C、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
常检查校核。
3.2.2 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工序:
A、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
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
B、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
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
C、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
制系统。
3.2.3 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下列工序:
A、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 B、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
毕,应进行试运转;
C、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
正常顶进速度顶进;
D、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
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E、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3.2.4 分块拼装式顶铁的质量应符合下列工序: A、顶铁应有足够的刚度;
B、顶铁宜采用铸钢整体浇铸或采用型钢焊接成型;当采用
焊接成型时,焊缝不得高出表面,且不得脱焊;
C、顶铁的相邻面应互相垂直; D、同种规格的顶铁尺寸应相同; E、顶铁上应有锁定装置; F、顶铁单块放置时应能保持稳定。 3.2.5 顶铁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工序:
A、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
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
B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 C、顶铁的允许联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
采用截面为20cm×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联;
D、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
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U形或环形顶铁;
E、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
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
3.2.6 采用起重设备下管时应符合下列工序:
A、正式作业前应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捆
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B、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当管节距导轨小于50cm时,
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
C、严禁超负荷吊装。
3.3、平面布置、井内布置及管内布置
3.3.1在工作井范围内实行全封闭隔离施工并布置以下必要
的设施,地面指挥监测中心、办公室、仓库、配电间、冷作间等。布局要合理,环境整洁、卫生,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3.3.2现场布置采用25t汽吊,设备进场时,采用25t汽车
吊车。
3.3.3管道顶进时,起吊设备采用起重能力为25t的吊车。 3.3.4工作坑内布置
工作坑井内布置主要是后靠背、导轨、千斤顶、钢制扶梯等。
工作坑平面图爬梯支护板靠背千斤顶导轨预顶管支护板
3.4顶进
3.4.1 开始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开始顶进。
A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
B工具管在导轨上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符合施工的要
求;
C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
3.5、出土方案
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点出土,方案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来实施。 3.6、顶力计算
3.6.l 、推力的理论计算:(以Φ800mm计算) F=F1十f2 其中F—总推力
Fl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π/4*D2*P (D—管外径0.86m P—控制土压力) P=Ko*γ*Ho
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3 P=0.55*1.9*6=6.27t/m2 F1=3.14/4*0.862*6.27=3.64t F2=πD*f*L
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沙砾土)综合摩阻力,取0.8t/m2
D—管外径0.86m L—顶距
F2=3.14*0.86*0.8*110=237.6t。
因此,总推力F=3.64+237.6=241.3t。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
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Φ800mm顶管)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4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3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200t(2000KN)级油缸。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180t以下,这可以通过油泵压力来控制,千斤顶总推力360t。因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
3.7、出洞方案
为防止出洞口及顶进过程中压力过大,在洞口内预先安装一个单法兰穿墙钢套管,用于安装橡胶止水圈及止水封板。由于顶进距离长,造成管材表面及F型钢套环、砂等对橡胶止水圈不可避免的磨损,需经常更换橡
胶止水圈。因此,我们在洞口里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当需更换外部橡胶止水法兰时,洞口内部的橡胶止水圈可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内。
3.8、测量的方法
3.8.1 通视条件下的测量1.1.1使用交汇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各自的井壁。置经纬仪至A点,后视B点,作BA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置经纬仪在C点上,后视A点,在工作井井壁上定出一点A,,置激光经纬仪基座于井下D点,并抄平固定激光经纬仪架,置经纬仪于A点,后视B点,在激光经纬仪器架上定出D点,D点同A,B点在竖直方向上成一直线,安装激光经纬仪于仪器架上,对D点,后视A,点,依设计轴线打好角度,既可定出轴线。
3.8.2 不通视条件下的测量
A
引出A、B两点后可根据导线法以及平移法定出C、D、A,,其余步骤同通视条件下测量定位。 四、安全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协议书及治安,消防协议书中所工序的内容,并结合工程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4.1 管理工作标准化
本工程以井下作业为主,工程安全管理上要求“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在工程施工的始终,切实认真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检查,使管理工作标准化。
4.2 抓好安全基础工作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防为主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使每个施工人员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认真抓好施工现场的“八大纪律”及“三大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基础工作。
4.3 二通、三无、五必须
A二通:施工现场人行路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公用道路出入口畅通。
B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
C五必须: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离,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生活区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清洁文明,加强以文明施工的思想工作。
4.5 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对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重点开展以“讲评,教育、交底及检查”的安全管理制度。
4.6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措施
A确定安全重点部位,实行监控。 B成立监控小组,实行分项管理。
C加强施工前期管理,对设计和施工工艺实行把关,•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D进行认真的安全交底,加强部位全过程的检查、把关,•及时地总结、反馈,修订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