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
一、目的
学会滑坡机理分析、稳定性定价和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的基本途径,掌握滑坡防治工程要点。 二、滑坡概况 l、自始地理
岩村滑坡位于四川盆地某城市市中区,地处长江和佳江的交汇地带,呈半岛状,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80年代,市中区斜坡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利用,交通线路不断改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滑坡灾害事件也日趋严重,岩村滑坡就是灾害之一。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并常有暴雨出现。长江和佳江是市中区两大地表水系,水位年平均变化幅度达20m以上,平均低水位158m,高水位181m,1981年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达193m,正在筹建中的三峡工程,按175m蓄水方案修建大坝,该地区最高拱水位将达205m左右。 2、地质概况
滑坡区基岩地质构造属川东隔档式褶皱中的一复向斜内部,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以下,倾向在SW200°~270°范围变化。无明显的断裂构造,优势节理产状:75°<82°;346°<81°,263°<85°。
基岩地层为侏罗系(J25)泥岩砂岩互层,为内陆河潮沉积,呈紫红色。相对坚硬的砂岩组成了滑坡区的上部平台状地形,泥岩及崩积物则组成斜坡主体。崩积物(Q4col)主要由砂岩块石及泥岩风化粘土组成,厚度分布特点是斜坡上部薄,中前部相对较厚。人工堆石为近期在砂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而堆弃于斜坡后部的基岩大块石。
滑坡区属河流侵蚀、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斜坡顷部为平台,河谷岸坡的坡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缓,在纵剖面上呈内凹的地形。
下伏基岩相对不透水,为弱含水层。据洞室调查,基岩洞室绝大多数为干洞,偶见裂隙有渗水现象。斜坡地带入渗的地表水则汇集于基岩顷面,形成崩积层中的上层滞水。 该地区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属受活断裂包围的稳定地块,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滑坡特征
滑坡主滑方向为NW方向,后缘有一系列NE-SW方向的拉张裂缝,居民建筑物受到严
重影响。据调查,人工洞室开挖于1970-1980年之间,地面裂缝最早发现在1981年。1981年四川盆地普降暴雨,江河水位达百年一遇特大水位。目前,滑坡的活动已严重威胁经由滑坡区的主干公路的正常通车。滑坡现处于蠕滑阶段,且在每年的雨季,位移明显增大。
表4-1 钻孔地质描述
钻孔号 孔口标高(m) 孔深(m) 地质描述及水位观测 0-7.9m为长石石英砂岩块石.属人工堆石.7.9-8.1m为剧风化带,可塑状土,见有滑K1-1 248.1 15.0 动擦痕.8.1-l5.0m为弱风化泥岩,层面产状215°<8°.雨季旱季钻孔均无水. 0-4.2m为长石石英砂岩块石,属人工堆石.4.2—5.]m为崩积物,基岩碎块占50%,粘土占50%,底面有滑动擦痕。5.1-5.3m为剧K1-2 237.0 11.3 强风化带.3.3-11.3m为弱风化泥岩与砂岩互层.层面产状240°<3°.钻孔水位雨季埋深4.9m.旱季无水。 0-4.9m为崩积物.基岩碎块石占40%,粘土占60%.底面有滑动擦痕.1.9--9.3m为剧强风化K1-3 222.2 18.4 带; 9.3--18.4为弱微风化泥岩夹砂岩,层面产状230°<6°;雨季水位埋深8.1m,旱季水位埋深8.6m。 0-12m为崩积物,基岩碎块占60%,粘土占40%。底面有擦痕.12.0-12.4m为剧强风化K1-4 214.4 17.0 带.12.4-17.0m为弱风化泥岩.层面产状228°<5°.钻孔水位埋深雨季为10.6m,旱季为11.5m 0-8.5m为崩积物.基岩碎块石占60%,粘土占40%。底面有滑动擦痕.8.5--9.3m为剧强风化K1-5 203.6 20.5 带,9.3--18.4为弱微风化泥岩夹砂岩,层面产状240°< 5°。雨季水位埋深4.8m,旱季水位埋
深7.9m。 0-1.8m为洪积粘土。1.8--6.3m为崩积物。未发现滑动面。6.3--10.6m为风化砂岩夹泥岩,K1-6 180.0 10.6 层面产状245°< 6°.雨季水位埋深零米,旱季水位埋深5.8米。 0-7.1m为砂岩碎块石.属人工堆石.7.1-10.1m为崩积物。基岩碎块占50%,粘土占50%,底K2-1 246.3 16.2 面见滑动擦痕。10.1-16.2m为风化泥岩,层面产状220°<7°。雨季和旱季钻孔内均无地下水. 0-9.4m为崩积物,基岩块石占60%,粘土占40%。底面见滑动擦痕。 9.4-10.6m为剧强风K2-2 208.0 18.3 化带, 10.6-18.3m为弱微风化泥岩与砂岩互层,层面产状238°<4°.钻孔雨季水位埋深7.8m。旱季埋深9.0m。 0-12.9m为崩积物,基岩块石占65%,粘土占35%,底面有滑动擦痕。12.9-16.1m为风化泥K2-3 200.8 16.3 岩,层面产状240°<6°。钻孔雨季水位埋探10.1m,旱季水位埋深11.5m.
表4-2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天然含水量岩性 (%) 粘土 泥岩 砂岩 19.7 4.8 4.1 天然密度(g/cm3) 2.06 2.53 2.51 颗粒密度孔隙度(%) (g/cm3) 2.76 2.75 2.69 37.4 11.9 10.4 23 47 45 0.024 10.3 18.4 φ(°) C (MPa)
表4-3 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实验值
峰 值 强 度 编? 号 φ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7 9.8 9.5 30 16.6 18 19 19 16.8 17.1 22 18 14 23 17 19 14 15 Cf(KPa) 42.8 23.5 35.7 6.9 25.5 10.8 35.3 39.1 29.4 46.7 29.4 15.7 16.7 14.7 21.6 13.7 13.5 6.8 φr(°) ? ? ? ? ? 13 17 14 ? ? ? 12 11 10 10 15 11.5 13.3 残 余 强 度 Cr(KPa) ? ? ? ? ? 4.9 12.5 20.1 ? ? ? 7.9 2.8 4.6 8.1 7.3 3.4 4.1
4-1 岩村滑坡平面图 三、要求
1、分析岩村滑坡的形成机理;
2、根据资料,作主滑地质剖,进行滑坡稳定性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对该滑坡的影响); 3、提出滑坡防治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