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
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5、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6、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心室壁最厚 B.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 C.右心室中流静脉血 D.左心房连接主动脉 7、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水、无机盐、淀粉 D.无机盐、维生素、脂肪
8、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9、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
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10、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11、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12、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13、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口
B.是否有肛门
/ 6
1 C.身体是否分节 D.体表是否有黏液 14、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 ) A.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15、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水果
D.奶油、巧克力
16、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7、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8、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 )
A.临时装片 B.临时切片 C.临时涂片 D.永久涂片
1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20、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1、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 ) A.衣藻
B.葫芦藓
C.铁线蕨
D.大豆
22、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
23、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2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号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2 / 6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
2、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___________细胞构成,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4、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分不开的。 5、人体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橘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①是由种子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2)橘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___]中散发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
(3)E由D图中的[__]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 (4)从E可判断橘属于___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3、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上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其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
3 / 6
绿色植物再利用。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__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对照。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 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2、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3)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 (5)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
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并回答问题: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因为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因此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如果能控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人们就可以利用干细胞培育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用于修复病损的器官,许多不治之症就可迎刃而解。
(1)骨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类型的血细胞(如上左图所示),这一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
(2)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______的根本原因。
(3)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主要原因是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______的细
4 / 6
胞。
(4)上图所示的是受精卵发育成人体的过程。由图可知,甲细胞通过______形成乙,在此过程中,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由甲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______等过程。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C 4、B 5、C 6、D 7、B 8、D 9、D 10、C 11、D 12、D 13、C 14、A 15、C 16、D 17、A 18、B 19、B 20、D 21、B 22、B 23、C 24、B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成熟区 2、保卫
3、反射 反射弧 4、分裂 生长 5、肾脏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胚芽 成熟区 ⑤ 受精 ④ 器官 被子植物
2、A 动脉 组织细胞 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3、3环带 呼吸 刚毛 分解 放回大自然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C 水分、光、二氧化碳 BC 呼吸作用 气孔
2、3 丙 温度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胚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分化 组织 所有类型 分裂 染色体 分裂、生长和分化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