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来源:知库网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填空,补全作者或篇名(10分)

(1) ,恨别鸟惊心。( 《春望》)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山重水复疑无路, 。 (5) ,流水前波让后波。

(6)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7)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8分)

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 的,步伐是 的,步韵是 的,步态是 的。

孩子,我希望,在跑过草地的时候,你能小憩,让那蓬勃的生命滋润一下你枯zào( )的眼睛;在花园边,你能坐下来,让那缤纷的色彩渲染一下你单调的生活;在落叶纷飞的树下,你能zhù( )足,感悟生命的韵律和从容。你能够仔细地看看勤奋的蚂蚁,像它们那样学习;蝴蝶是多么快乐啊,你能够认真地看看,生活要像它们那样……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枯zào ( ) zhù( )足 缤纷( ) 渲染( ) ..(2)依次填入上面第一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和谐 稳健 匀速 优雅 B.匀速 稳健 和谐 优雅 C.和谐 匀速 优雅 稳健 D.匀速 和谐 优雅 稳健 (3)修改画线句子,与上句句式一致。(2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A. 有的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B.文学作品中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对青少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这些假冒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真是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

D.读书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间的千滋百味,不过有时不求甚解也是特定情境下可供....选择的一种读书方法。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得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⑥③ 6、名著阅读。(6分)

她葬在布洛克桥教堂的墓地中。在她死后的十五年中,覆盖在她坟上的只有野草。但是现在上面盖着一块灰色的大理石板,刻着她的名字和一个拉丁词:“复活”。

(1)文中的“她”名叫 ,是简·爱在 最好的朋友。在这儿,还有一个人也帮助过她,是简·爱的老师 。(3分)

(2)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

分)

7、综合性学习。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在某某班的主题班会上,正在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学校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文艺竞赛活动,召开现场发布会。由体育委员担任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回答现场提问。

升学加分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同学问道:“参加表演的同学能否凭获奖证书在升学时得到加分?”发言人回答:“加分的问题,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说,这个你懂的。”答毕,会场充满了笑声。

(1)对“你懂的”,有人评价为巧妙,有人评价为圆滑。你赞同哪个,请说出理由。(3分)

(2)如果用反问句去质疑“你懂的”,你将怎样说?(2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7分)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这是诗人贬官岳州时的送别之作。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州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风景秀丽。

8.这首诗第二句中的“孤”字用得准确传神,请分析它的妙处。(3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本诗情感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 ③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 (2)往来翕忽 ( ) ...(3)素气云浮( ) (4)非驷马之追也( )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1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13.下面对甲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14.请概括【甲】文小石潭的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的不同,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5-18题。(13分)

动物世界中的左撇子

①在美国的倒数前7任总统中,有4位都是左撇子——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奥巴马。左撇子并非生理缺陷,而是正常的遗传现象,科学家称它为“偏侧优势”。

②动物世界中也有偏侧优势的现象吗?有,没准你家的猫咪就是常喜欢用左前爪的左撇子呢。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以42只家猫为研究对象,让它们完成一项复杂的取食任务——

从一个窄口罐子中取出金枪鱼肉。结果发现,在十几次的取食测试中,21只母猫有20只都使用右爪。而21只公猫中有20只习惯用左爪……研究人员说,家猫对左右爪的使用偏好只有在完成一些较复杂的任务时才十分明显。这就好比对人来说,打开一扇门用左右手都可以轻松搞定,但涉及用筷子或写字这样的复杂行为时,就开始体现出左手或右手使用偏好。

③按照上面的实验结论,猫咪们是“男左女右”的坚定执行者,宠物狗们则没有这么统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兽医学院的保罗·麦克里维(Paul McGreevy)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对270只种类不同的狗进行长期观测后发现,15%的狗是右撇子,15%的狗则是“左撇子”,剩下70%的狗没有明显的使用偏好。麦克里维认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狗更容易被训练成为适合特定工作的狗,比如导盲犬或警犬。那些对左爪或右爪缺乏使用偏好的狗更容易对声音产生恐惧。他说:“如果一只狗被打雷声或鞭炮声吓得半死,显然它不适合做缉毒犬或导盲犬。”推广麦克里维博士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训练特种狗和挑选优秀的宠物狗时,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④如何判断你家的宠物狗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麦克里维和他的研究小组准备了一种圆筒状的容器,里面盛好狗食。接受测验的狗要吃容器里的食物,就必须用一只爪子按住容器,使之静止不动。每只狗接受100次这样的测验,然后研究人员根据这100次内这只狗使用左爪和右爪的偏好,判断这只狗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有时候,仅判断一只狗的偏侧性就需要花费4小时左右时间。如果你的时间充裕,不妨在家中试试看? 家里养的宠物鹦鹉的同学们!如何来检测你家的鹦鹉是哪侧优势呢?可以准备一些水果给它,看它最经常用哪只爪子来抓。科学家们的研究指出,大部分鹦鹉都是左撇子。想一想,在田径场上跑步时,你喜欢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跑?大部分人及正规的竞赛都选择逆时针方向奔跑,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心脏在身体的左侧,相对右侧更沉,逆时针绕圈更稳定。因此,右腿比左腿迈的步子更大的“左腿主导马”(左撇 子马),因左拐时更具优势而更受到骑手们的青睐。有些驯马者还会采用遮住马的左眼,鼓励马儿更大幅度地去迈右腿的方式来调整那些“右腿主导马”(右撇子马),以便它们能更好地竞赛。软体动物蜗牛,好像没有明显的肢体来表决自己对于左还是右更青睐,但通过它们硬壳上的清晰螺纹,科学家发现,在已知的70000种蜗牛中只有大约..10%是左旋的(左撇子),右旋的(右撇子)占了绝大多数。

⑤2009年一篇来自著名科学杂志Nature的文章指出,决定蜗牛的壳左右旋转的是一个名叫Nodal的基因。该基因在蜗牛受精卵分裂成4个细胞时开始起作用,如果将这个基因掩盖住,不让它作用,蜗牛的壳的螺旋现象就消失了。

15.文章第①节写到美国总统有何作用?(3分)

16.从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及相应的例句填写在下列横线上。(4分)

说明方法 例句: 说明方法 例句: 17.文中第④节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生活中,也许“左撇子”会遭遇一些尴尬和痛苦,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左撇子”说几句理解和鼓励的话。(3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9-23题。(19分)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位,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

无,正如朦胧之中的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因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⑤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⑥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太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⑦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他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4分)

20.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22.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意义。(4分)

23.【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

【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三.作文(60分)

请以“原来,这里还藏着 ”为题目,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600字以上,不出现真实的姓名。

2016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答案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曹兆霞)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填空,补全作者或篇名(10分)

(1) 感时花溅泪 , 杜甫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 五岭逶迤腾细浪, (4)柳暗花明又一春 (5) 芳林新叶催陈叶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2.(1)(4分)枯zào ( 燥 ) zhù(驻)足 缤纷( bīn) 渲染( xuàn ) ..

(2)(B ) (2分) “步调”指脚步大小和快慢;“步伐”指行走的步子;“步韵”指脚步的韵律;“步态”指走路时的姿态。

(3)(2分) 你能够认真地看看快乐的蝴蝶,像它们那样生活。

3、 ( C )(2分) 4、( A )(2分) 5、( C )(2分) 6、名著阅读。(6分)

(1)海伦·彭斯 , 罗沃德学校 坦普尔小姐 。(3分)

(2)(3分) 示例1:追求平等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体现了简﹒爱敢于追求平等。

示例2:敢于反抗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

示例3: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示例4:追求真爱 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7、综合性学习。(5分)

(1)(3分) 示例一:同意巧妙的评价。发言人借助热词,短短的三个字,不但使自己摆托了不便说、不能说的尴尬,而且获得了对方的理解。

示例二:同意圆滑的评价。发言人恭维了对方,推卸了可能会有的责难,看似在回答,其实并没有。

(2)(2分)示例一:如果我懂,还需要提问吗?示例二:我懂的,你懂吗?示例三:你不说,我怎么懂呢?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8.(3分) “孤”字 写出了洞庭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洞庭湖中的景象,诗人以景传情,由峰之孤可见送人者心情之

孤。

9.(4分) 表达了诗人凄婉孤寂以及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和本诗的悲苦之态 不同。

10.(4分)(1)心乐之(以……为乐 ) (2)往来翕忽 ( 轻快敏捷 ) ...

(3)素气云浮(像云一样) (4)非驷马之追也(主谓之间,不译) ..11.(4分)

(1)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2) 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入岩石。 12.(2分)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13.( D )(2分)

14.(4分)(1) 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 ,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宁静,清澈。 (2) 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

15、(3分)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4分)答案示例:列数字(作比较)(1分),结果发现,在十几次的取食测试中,21只母猫有20只都使用右爪。而2 1只公猫中有20只习惯用左爪……(1分) 答案示例:举例子(1分),在美国的倒数前7任总统中,有4位都是左撇子……(1分)

17、(3分)不能删去(1分),“大约” 是概数,表示估计,句意表达非常清楚;如果删去则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

18、(4分)答案示例:朋友,“左撇子”并非生理缺陷,而是正常的遗传现象;只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偏侧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有称谓,意思对即可)

19.①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②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③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④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20.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文章第⑧段。

21.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

23.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不同点:甲抒发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乙抒发了对太阳让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赞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