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迷wǎng( ) 挑xìn( ) ( )
2.为下列语句选词填空。(2分)
(1)在________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________地歌唱着……
A.温暖 高兴 B.和煦 欢娱
(2)“塑化剂”风波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一时间众说纷纭,________。
A.莫衷一是
B.人云亦云
媲美( ) .
jiān默( )
哂笑( ) .
迁xǐ( )
干
涸.
雾霭( ) .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面积正在日益萎缩。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这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诫人们应该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B.《旅鼠之谜》《大雁归来》都是散文,但前者侧重议论,后者侧重抒情
C.《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因此大声疾呼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D.《喂——出来》说明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5.名著阅读。(5分)
下面是《西游记》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1)鲁迅评价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以上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2分)
(2)日前记者走访大小书店发现:以前背景恢弘、内涵深邃、语言精彩的文学名著,现在已转化为“短、平、快”的“缩写名著”,而缩写版的《西游记》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畅
销图书。针对“缩写名著的利与弊”,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的辩词该怎么说?(3分)
反方:我方认为:“缩写名著”结构完整,故事连贯,语言风格与原文基本一致,阅读“缩写名著”同样能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学生功课繁重,阅读“缩写名著”可以节约阅读时间,并便于携带,随时可以看。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绿客”与年龄无关,热爱生活、崇尚健康的人都可以成为时尚的“绿客”一族。张晖是四川人,老年骑游队的一名成员,49岁的他平日里就喜欢骑着摩托车健身旅游,他自称是一名大龄“绿客”。近一年来,张晖更喜欢环保骑游。“我们的理念是不带走一片绿叶,不留下一点垃圾。”每次出行,张晖总会在自己的行囊里装上垃圾袋。“很多地方都没有垃圾桶,我们都是把垃圾装袋带走,然后骑游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进行处理。”凭着一颗童心与环保骑游的努力,张晖成为合格的“绿客”。
材料二:不是只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才是“绿客”一族。在网上流传的“绿客”手册上,生活很健康也是必备条件之一。“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这是网上形容“绿客”生活的顺口溜。可见要成为一个“绿客”首先得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材料三:其实,爱生活的人多了去了,难道人人都是“绿客”吗?当然不行,它还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绿客”必须具备低碳情结,有节俭环保的意识。“绿客”在染绿生活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变得更绿了,每天都有生机盎然的好心情。
(1)根据材料给“绿客”下个定义。
(2)八年级一班的小明等几个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绿客’俱乐部”,请你为他们拟一条标语,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
(3)假如你是一个“绿客”,为了拥有更绿色更健康的生活,你在规划自己的“绿客”生活方面有何妙招呢?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1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
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7.请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8.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3分) 9.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3分)
10.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对“敬畏自然”中的“畏”的理解。(4分) (二)(2011·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2题。(7分)
食品添加剂之“瘦肉精”
记者 张毅
“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叫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很多这类化合物都是人用药,治哮喘病的,临床上广泛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发现动物喂盐酸克伦特罗,可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好。后来,美国又研究出毒性小、代谢快的替代品——莱克多巴胺,只要严格掌握剂量、执行停药期规定,几乎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先后批准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猪、牛、羊等动物养殖。不过,各国也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
上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引入我国。但后来发现,不当使用“瘦肉精”,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盐酸克伦特罗容易引起中毒,会产生头晕、心悸、肌肉震颤、呼吸急促。我国随即对“瘦肉精”说“不”。2002年,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瘦肉精禁用目录,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7种物质。最高人民和最高人民明确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量刑依据。
饲喂瘦肉精的猪,瘦肉多,颜色红,卖相好。一些屠宰场和猪贩子高价收购,养殖户使用很简便,抓把药面搅进饲料里就行。而且,还有深厚的背景原因:一是生产经营高度分散,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 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大多围绕增产建立,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瘦肉精的引入、应用到禁止,本身就折射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轨迹。再比如农药
兽药残留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这都是温饱有余之后遇到的新矛盾。
(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6日,有改动)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4分) 12.任意列举文中所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三)(2011·江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3~17题。(16分)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林 泉
一些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届时将给地球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太阳风暴是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它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空间天气和人类关系密切,太阳风暴可能给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人造卫星。2000年7月14日,日本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高新卫星”(ASCA)在太阳风暴中失去能源,姿态失控,几个月后便坠入了大气层。在几个小时内,太阳风暴就能使人造卫星的寿命缩短大约两年。因为带电粒子会侵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它还会在电路中引发错误的指令,或者造成放电等卫星故障。此外,太阳风暴能量的注入会使得地球大气层膨胀,增加了低轨卫星的大气阻尼,让它们提早坠落。
接下来毁坏的是供电系统。19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有600万人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度过了9个小时,因为太阳风暴毁坏了电网中的变压器。原来,随太阳风暴爆发时侵入的等离子体,会造成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电网中诱导产生电流。但是电网的设计无法应付这些直流电,于是最大的危险就会出现在电网中造价高昂且难于更换的变压器上。不断上升的直流电会产生强磁场,它会使得不堪重负的变压器磁核饱和,其结果就是变压器的铜线升温熔化。
太阳风暴还会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它不仅会干扰传播信号的电离层,还会产生额外的噪音信号。在2003年万圣节的太阳风暴中,除了民航客机的导航系统受到影响,太阳风暴中的高能粒子还干扰了飞机的无线电通讯。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的航线,由于地球磁场的保护作用较弱,太阳风暴甚至会使得航班改变航线达数天之久。
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向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千米的地球也“感冒”。其实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只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立的高科技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这些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因而技术系统的灾害事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目前来看,对于太阳爆发活动敏感的高技术系统主要有:航天、
通信、导航、电网、输道等系统。
但是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太阳风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于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阻挡效应,生活在地球上并不会因此受到过于明显的干扰。专家们表示,当太阳风暴活动活跃时,黑子不断燃烧、爆炸,期间释放的大量紫外线会使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浓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从而造成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包括部分无线电都不通过电离层传播信号,因此一般的太阳风暴对地球表面的通信影响不会太大。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因而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不成致命威胁。
13.文章以“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4.阅读全文,概括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造成怎样的灾难性打击。(3分)
15.从文章内容看,作者认为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是否会逐渐加大?为什么?(4分) 16.文中以“打喷嚏”“感冒”来说明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7.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或“×”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3分)
(1)太阳风暴爆发时释放的大量带电粒子会侵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从而造成卫星故障。( )
(2)太阳风暴会在电网中诱导产生电流,而不断上升的直流电产生的强磁场,会使得不堪重负的变压器磁核饱和,铜线熔化,最后完全被毁坏。( )
(3)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理论上,太阳风暴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不会构成致命威胁。( )
三、写作(40分)
18.从五千年前的蛮荒时代到现在的新世纪,从钻木取火到声控吊灯,从巨型计算机到手提电脑,从鸿雁传书到互联网,从外星新物种的发现到空间探索的成功,从新能源的开采利用到今天的低碳生活……诸如此类的科学进步正在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创造未来,难道不是吗?电灯、电话、互联网、智能手机……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请以“科学与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
1.答案:惘 pì shěn 徙 衅 缄 ǎi hé 2.答案: (1)B (2)A
3.答案:一处是“大约”和“左右”重复。一处是“强烈增加”搭配不当,可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4.答案:B 解析:《旅鼠之谜》是科学小品,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的方式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
5.答案: (1)示例一:A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为他有菩萨心肠,富于同情心,路遇白骨精时,阻止悟空滥杀无辜……示例二:B悟空最富有人情味,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驱赶,临走前那一声声“”,一次次叩拜,饱含对的留恋和无奈……示例三:C八戒最富有人情味,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表现得很勤快;取经路上,与孙悟空协力合作,虽不时偷懒,有时立场不坚定,但仍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助手……示例四:D沙僧最富有人情味,取经路上负责挑担,老实本分,任劳任怨……(2)我方认为,“缩写名著”会删掉大量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这对青少年初学、积累语言没有什么好处;删减名著内容是对名著作者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6.答案: (1)绿客是指热爱生活、崇尚健康、具备低碳情节、有节约环保意识、酷爱户外运动的人。(2)示例一:做时尚“绿客”,爱低碳生活。示例二: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多彩靓丽生活。(3)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上下楼梯,尽量不乘坐电梯;把家中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去超市购物自备布袋;少开空调;及时切断电器的电源;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7.解析:结合首句,把握作者对大自然的智慧的理解评价。 参: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8.解析:从大自然制造它们的奇特角度把握。
参:它们固然讨厌,但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
9.解析:从人的奇特构造角度把握。
参:人体一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有那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状态。而且,人的大脑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
10.解析:应先理解“敬畏”的意思,然后结合文句谈为什么“敬”,为什么“畏”。 参:敬畏是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选文中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所以人才应该敬畏自然。因为“敬”,所以要爱护自然;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而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所以“畏”。人类不该和大自然对立起来,应该和大自然和谐发展,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生存更美好。
11.解析:说明对象是指文章围绕什么来说明,说明内容是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或哪些方面。
参:本文说明对象是“瘦肉精”。本文先说明什么是“瘦肉精”,再说明“瘦肉精”的发现、引入、使用与禁止。
12.解析:从文中选取典型的说明方法,围绕句子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来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1)列数字。如:“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 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生产经营高度分散。(2)作诠释。如:“‘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叫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具体准确地解释了“瘦肉精”所包含的物质。
答案:13.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导入说明内容。
14.解析:通读全文,抓住文章三至五段的首句来概括。并注意提示性的词语:“首当其冲”“接下来是”“还会”。
参:损害人造卫星;毁坏供电系统;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 15.解析:阅读最后两段,抓住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词句概括归纳。
参:会逐渐加大。因为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建立的高科技系统规模越大,人们对这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而这些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却越来越敏感,易于受到损坏,因而,太阳风暴对这些技术系统造成的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16.解析:判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表现说明对象的特征有何作用。
参: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使人易于理解。
17.(1)√ (2)× (3)× 18.答案: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单元检测:第二单元(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磬口( ) .
虐待( ) .
皓月( ) .
胆怯( ) .
xī( )灭
驰chěng( ) 一shùn( )间 chēn( )怒 答案:qìng nüè hào qiè 骋 瞬 嗔 熄
2.对下列语句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什么个大司命 ...大司命:古代官职名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柔雪和北方飞雪,并在对比中作者赞美了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
B.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既有散文的情趣,又有诗歌的韵味,是一种灵活的文学样式
C.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D.《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空气或雨水中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B.亚运会金牌的意义如同闭幕式燃放的璀璨烟火一样,短暂地迸发出我们的激情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了。
C.2011年6月4日法网公开赛上,中国金花李娜获得亚洲选手首个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实现了中国几代网球人的梦想。
D.通过日前电视台播出的6集纪录片《2010世博记忆》,让观众对世博会有了新的认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根基。人在大地上生活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均是大地给予的。不管是严寒的冬季,还是__①__的夏日,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大地千姿百态的美丽,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图画——寒冷严肃的冬雪图,__②__的迎春图,随意洒脱的夏绿图,__③__的秋收图——更是点缀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__④__。
(1)在①②③处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2)请从下列各句中选一句填入④处横线上,使文意连贯自然。(3分) A.岁月被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B.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岁月形成了。 C.使岁月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D.岁月成了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了。
6.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时间的脚步走到了2012年,又是一年桃红柳绿、春暖花开时。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开展了“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活动一:创作春天的诗画
为诗配画:选择喜欢的一首诗,为它配上优美的图画;为画题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表现春天风物的图画或照片,为它题上三五句诗。
(1)请你仿照活动一,设计一项读书活动,作为活动二。(3分)
(2)魏宁同学分到的任务是:以“珍惜人生春天”为题,发表一分钟演讲,请你帮他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演讲词。(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1题。(17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选段描绘了“暴风雨迫近之际”和“暴风雨即临之时”两幅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4分)
8.暴风雨迫近之际,海燕为什么大笑、号叫?(3分)
9.暴风雨来临之时,海燕在电闪雷鸣之中呼唤什么?你看出了海燕什么特点?(3分)
10.文中加点的“高傲”一词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的特定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文末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2~17题。(18分)
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蜡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流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蜡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
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⑪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蜡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
12.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4分)
13.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_______梅到_______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2分)
14.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吗?(3分)
15.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4分)
16.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2分)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蜡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含义?(3分)
三、写作(40分)
18.大自然魅力无限。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在作者的笔下,化成了一行行激情洋溢的文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倘若说发现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双慧眼,那么欣赏美就需要一颗爱美的心,需要有细腻的情感。用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你也许忍不住要赞美它们,或者从它们身上获得某些可贵的启示。选择一种你熟悉的事物,赋予它适当的象征意义,表达你独具匠心的理解。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
1.答案:qìng nüè hào qiè 骋 瞬 嗔 熄
2.答案:D 解析:D项大司命是星名,也是神名,主宰人的生死。 3.答案:A 解析:A项中作者赞美的是在孤独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飞雪。 4.答案:D 解析:D项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去掉“让”。
5.答案: (1)①炎热(或:“酷热”) ②温暖柔和(或:“活泼鲜亮”) ③富足从容 (2)C
6.答案:示例:(1)吟唱春天的颂歌 举办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朗诵会。(2)一年的开始是春天,一生的开始是少年。草枯了,可以再荣;花谢了,可以再开;春去了,可以再来。然而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少年时。青春在人生的数十寒暑里,是很短的一段,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人生的春天。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春天里辛勤耕耘,收获人生之秋的丰硕果实。
10.解析:结合文意和作者的感情把握词语特定含义。
参: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他人,极其傲慢的样子 用来描述海燕的神态,显示它超人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11.解析:抓住海燕的象征意义,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散文诗的抒情性来把握句子对表现中心所起的作用。
参:以鼓舞人心的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了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全诗的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
12.解析:析标题,感知主要内容。以文章标题为出发点,搜索文中“叶子时期的梅”的特点。
参:(1)最安宁的阶段;(2)最年轻富有的辰景;(3)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4)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13.解析:找线索,理清行文思路。通过跳读每一段的段首,把握作者对“叶子时期的梅”的感情变化。我们就不难理出文章线索。
参:寻(或:“找”) 赞(或:“懂”)
14.解析:赏画面,明确景物特点。阅读写景抒情类散文,需细读其中细致描摹画面的部分,明确景象的外在特点,并由此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特征。将“我的心事”与“叶子时期的梅”联系起来,可得出答案。
参:“我的心事”所指的内容是:“我”是特意来看无花的蜡梅的,看看它的长久与佳美。
15.解析:觅文眼,把握文章主题。这两个问题很容易混同。前一问实际上是考查把握物(景)的特点的能力,通读全文之后,很容易找到以“长久和佳美”为核心的语句;后一问实际上是考查集中表达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这类句子从表达方式来看常表现
为集中议论,从文中出现的位置看常在结尾。
参: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句子是:“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全文主旨句是:“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蜡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6.解析:品修辞,感受精妙语言。这是一道典型的语言赏析类试题,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解题: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什么样的词语)——写出了事物什么特点——给读者什么感受。
参: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强烈反差,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
17.解析:析手法,领会作者意图。我们要通过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达到深入理解文章深层内涵的目的。本文是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喻人。
参:这句话字面上是说梅,开花时期的“显露”与叶子时期的“隐藏”,都是“别人”的感觉,对于梅自身来说,它无非是自然界一颗普通的植物,文章以梅喻人,含蓄地告诫人们,我们每个人也如同这样一丛蜡梅,应固守自己的本色,做到无所谓显露,无所谓隐藏。
18.答案: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