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6期 36.2002年12月 特殊钢 SPECIAI. EI, V01.23.No.6 December 2002 ・冶金设备・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轧制设备配置及轧制技术 孔德彪 (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马鞍山243 ̄5) 摘要介绍了CsP(紧凑式带材生产)、ISP(在线带材生产)、FIsC(通用薄板坯连铸)等薄板坯连铸连轧 的轧制设备(包括加热炉)和轧制技术一自由轧制技术、无头轧制技术和铁素体轧制技术等。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轧制设备 Roll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Thin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Kong Debiao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Maanshan 243005) Abstract The ̄omng equipment reheatingfurnace andtechnologyincluding-free size rom, ̄,endless rolling andfer— rilfe rolling technology for thin plate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ISP(In-I_ine Strip Production)and FISC(Flexible Thin-Slab C0n血IuoI】s Casting)proces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terial Index Thin Slab,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Rolling Eqtifpmem SMS西马克一德马克的CSP(紧凑式带材生 产)、ISP(在线带材生产)工艺和达涅利的F1SC (通用薄板坯连铸)工艺都是比较成功的薄板坯连 表1 a 铸速、入炉温度对加热炉产量和热耗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casang velocity and slab temperature en- tering furnace on reheaang furnace pI Iuctiv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a process 铸连轧技术【1 J。我国珠江、邯郸、包钢及唐钢等 企业均引进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本文拟就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中所采用的轧制设备的配 置及轧制技术作一简单的探讨。 1轧制设备的配置 1.1加热炉 ,连铸连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无缺陷高温连铸 热装为1.o5GJ,t)u J。 坯在线热装轧制,铸坯的人炉温度随连铸坯的厚 度、铸速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850~1 050 oC之 间,加热炉的加热升温范围为100~300 oC。与冷 装相比,热装薄板坯后加热炉的热耗可大幅度下 降,以70 inln厚的板坯为例,假定其出炉温度定为 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加热炉主要有 辊底式炉和步进式炉两种型式。辊底式炉一般用 于100 r砌厚度以下板坯的加热,加热温度为 1 100~1 150 oC,炉长一般为标准板坯长度的4~ 1 150℃,那么在不同的连铸速度下,板坯人炉温 度、热耗与加热炉产量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以平均铸速4.5m/min生产的 1 200 mln宽的板坯在加热炉中所需的热耗仅为 O.477 GJ/t。(常规热连轧冷装为1.34 GJ/t。600 oC 5倍,约150~250 1TI。为了确保在轧机换辊时连 铸机能连浇及有处理暂时的操作或设备故障的时 间,加热炉一般留有不少于12 min的缓冲时间。 辊底式炉结构简单、造价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孔德彪: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轧制设备配置及轧制技术 线上大多采用此种类型加热(均热)炉。 制还可补偿轧辊磨损及热凸造成的板形质量问 题。该公司生产的产品66%以上是1.0~6.35 步进梁式加热炉一般用于100~150舢中厚 板坯的加热,加热温度约为1 250℃。为了适应 薄而长的板坯加热,都配有长行程装料机,可将高 rnnl,甚至是更薄规格的低碳带钢。 2轧制技术 温板坯直接从入口侧送至出口侧。入口侧为缓冲 段,在轧机换辊或停车时,缓冲段可继续接受连铸 坯,其缓冲时间较辊底式炉要长,结构也较复杂, 造价也相对较高。 2.1自由轧制技术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一般选用3种不同形 式的自由轧制技术,主要有:CSP以CVC技术为 CSP工艺、ISP工艺的生产线大多采用的是辊 底式加热(均热)炉,而FISC工艺的生产线一般 配置步进梁式加热(均热)炉。 1.2轧机配置 基础;ISP以UPC为基础;三菱以PC轧机为基础, 这3种自由轧制技术见表2所示 。 表2 3种自由轧制技术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3 kinds offree-size rolling process 为了确保带钢轧制的质量,各工艺所选用的 SUYL一般都要具备:液压压下;厚度自动控制 (AGC);通过工作辊的轴向位移实现辊缝的无级 调节;板形和平坦度控制;工作辊的换辊设备等功 内容 压F机构的调节 c 液压AGC u 液压AC,C 术 椴压AGC 能_5]。精轧机都采用高精度轧机,如CVC轧机、 PC轧机、以及具有工作辊弯辊和横移技术的轧 机。各工艺的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型式: 第1种配置:用于50~60 mlTl厚度的板坯,采 轧辊形状 花瓶形 蔷 状或蔷 状或 自由轧制时的工作CVC轴向窜调节液压弯调节轧辊交 辊凸度设定 辊 辊力 叉角 热凸度和轧辊磨损调节液压弯调节液压弯调节轧辊交 补偿 辊力 辊力 叉角 减轻轧辊磨损 轴向窜辊 轴向窜辊 壅线磨辊装 用6~7机架精轧机,不设粗轧机; 第2种配置:用于70~90 mlTl厚度的板坯,采 板形和平坦度控制 霎舅液压弯霎舅液压弯雯幕轧辊交 此/J 忧/J ^,H 由于板形和平坦度控制的复杂性,目前尚无 一用1架粗轧机,6架精轧机; 第3种配置:用于70~100 mlTl厚度的板坯, 采用2架粗轧机,5~6架精轧机。 1999年投产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CSP生 产线采用的是7机架精轧机,具有高轧制力、高轧 制力矩和高生产率的特点,轧机机架刚度高、设计 紧凑L6J。这种布置可满足高强度热变形材料及软 钢轧制质量的要求。前两机架工作辊的直径为 950 rnnl,这样可在第一道次便于咬入和轧制力矩 种理想的热连轧板形控制技术。表2所列的各 工艺所采用的CVC、PC及强力弯辊等板形控制技 术各有利弊,呈现出同时并存、竞争的局面。 CSP的工作辊凸度设定、热凸度和轧辊磨损 的在线补偿、板形和平坦度控制分别由CVC窜辊 和液压弯辊来完成。ISP的UPC技术中,这些功 能都由液压弯辊来完成,由此ISP的液压弯辊负 荷太重,弯辊力每侧达到250 t,这样大的弯辊力 作用在辊座上和轧辊上会产生很大的应力,这样 需加大轧辊尺寸。与此对比,CSP的弯辊力一般 每侧只有1 10 t。三菱开发的PC轧机的凸度调节 能力很强,只需调节轧辊交叉角,其交叉角调节范 围在0~1.5。之间,无需设工作辊窜辊装置和液 压弯辊装置。由此,有用PC轧机来代替UPC技 术的趋势。意大利达涅利的FISC工艺则将PC 进行大压下量轧制。第3、第4机架没有这种限 制,工作辊直径为750 rnnl。最后3个机架采用的 是620 rnlTl直径的工作辊,可以减少带钢温降,这 就保证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支撑辊直径为 1 500 mlTl。 过程计算机用于轧制道次程序计算,对设定 值及数据采集进行优化,此外,还安装了一套板形 及平坦度控制系统(PCEC),它在CVC窜辊系统 (±100 mm)基础上结合各机架的工作辊弯辊系 统(1 100 KN/个)共同发挥作用。通过板形和平坦 度控制系统,只需设定最终成品的板形,而无需考 虑道次压下量及轧制条件状况。板形和平坦度控 轧机的轧辊交叉、CVC的工作辊轴向窜辊及强力 弯辊3种技术组合在一个机架上,使该轧机同时 具备了3种技术的长处,具有很强的凸度、平坦度 和均匀磨损的能力。这种轧机的轧辊交叉和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特殊钢 第23卷 辊窜辊均可在带负荷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板形 的实时控制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消除了分块轧制因频繁穿带和甩尾带来 的卡钢折印等事故,降低轧辊消耗和成本; (3)确保带钢终轧温度、带钢尺寸的精度,减 少头尾不合格量,提高成材率1.5%~3.5%; (4)带钢的全长轧制状态稳定,可以实现带 钢全长的工艺润滑,使带钢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 和机械性能; 2.2无头(半无头)轧制技术 带钢无头轧制技术最早于1996年和1998年 分别在日本川崎公司千叶厂和新日铁大分厂的常 规热带轧机生产线上投入了工业生产,它是近年 来开发成功的一种轧钢新技术。该技术随后不久 就在薄板坯连铸连轧中得到了应用,如最近建设 的德国蒂森公司、荷兰霍戈文公司和埃及亚历山 (5)可以根据产品种类,灵活地采用奥氏体 或铁素体轧制工艺; (6)同常规热连轧无头轧制相比,不需要建 大等公司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采用了形式 不同的无头轧制工艺。 设昂贵的高速步进炉、卷取箱、带坯焊接等设备, 减少了投资,设备操作及生产管理简单。 薄板坯连铸连轧无头轧制工艺参数如表3所 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采用无头轧制必须具 薄板坯连铸连轧采用无头轧制工艺具有以下 优越性 8 J: (I)可以稳定地生产超薄带钢和宽薄带钢; 表3 3种薄板坯连铸连轧无头轧制工艺与常规热连轧无头轧制工艺的比较 Table 3 eomparCson of 3 kinds of e.A ̄dIess r0IliIlg process for thin slab continuous casang and r0IIiIlg and normal direct hot rolllng for heavy slab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备的条件为: 孔德彪: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轧制设备配置及轧制技术 ・39・ (1)应配备足够长的辊底式炉,以便能存放 较长的连铸坯(相当于原来5~8块板坯的长度); A B粗轧 _(2)轧机机组要能够进行升速轧制,终轧速 度一般要大于20 m/s; (3)机组下游机架要采用小辊径及高铬钢轧 赠1 000 _\A B m 葵 . 800 bD }c — D 辊,并配备在线磨辊,有利于轧制薄规格产品和提 高轧辊寿命; (4)采用强力润滑轧制,减少轧制力和轧辊 传统的带钢轧制 铁索体轧制 时间 磨损,改善带钢表面质量; (5)应有高精度及灵活的轧制控制系统; (6)输出辊道采用小辊距,同时在辊道上方 图1奥氏体与铁索体轧制过程的比较 Fig.1 Comparison between austenitic and ferritic rolling 设置风机,使得薄规格带钢的头部能贴着辊面运 动,不产生头部跳跃,有利于穿带; (7)设置高速飞剪,在以20 m/s高速生产薄 规格带钢时,用此飞剪对带钢分卷; (8)要设置近距离卷取机,可快速更换卷取 连轧生产线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发展趋势,并力求 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工艺的生 产优势来提高经济效益。在确定产品方案时应以 薄规格板带为主_】。。,不必盲目追求产品规格范围 宽。薄带经轧制后应深加工以生产高附加值产 品,如热轧酸洗钢卷及热轧镀锌钢卷等产品,这对 位置,在前一卷带钢卷取完成后,后面的带钢可高 速准确地进入另一卷筒内卷取,而不会出现卡钢; (9)要设置调整穿带装置,使带钢能以20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为有利。 参考文献 1何国梁.薄板坯(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钢铁 厂设计,2001(增刊):16 m/s的速度进入卷取时,确保穿带稳定; (1O)需设置带卷快速移出装置,要保证带卷 能在40 S内运出,防止因带卷积压而影响生产的 正常运行。 2.3铁素体轧制技术 目前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中采用的铁素体 轧制技术是在A 温度以上进行粗轧即仍为全奥 2苏天森.近终形连铸连轧技术及钢铁工业新技术简介.冶金信 息导刊,2OOO(4):18 3马忠仁.三炼钢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方案的思考.武钢技 术,2001(1):24 氏体轧制,随即通过设在粗轧机架与精轧机架之 间或是设在精轧机架的快速冷却系统,使带钢温 度在进入精轧机架之前全部降到A 温度以下即 7一a相变区以下,从而避免了在7一a相变区进 4王承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的发展.钢铁技术,2001 (6):12 5 Estore A Donini.薄板坯轧制——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要求.唐 钢科技,1999(1):43 6 Hendricks C.蒂森克虏伯公司的连铸连轧设备.Steel Times, 1999(8):306 行轧制,能较易轧制超薄规格产品。传统的奥氏 体轧制过程与铁素体轧制过程的比较见图1所 示 。 7章虎润.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冶金信息导 刊,1998(6):14 采用铁素体轧制技术时还具有以下优点:减 少了氧化铁皮的生成,相应地减少了工作辊的磨 8李明志.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新进展——无头轧制技术.钢铁厂 设计,1999(6):20 9田乃媛,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最新进展.钢铁,2001(5): 69 损、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并减少了高压除鳞水 和输出辊道上冷却水的消耗。 由于铁素体轧制没有最低温度限制,因而可 以与无头(半无头)轧制技术结合运用生产超薄带 10 Gunter Flemmibg.CSP产品范围的现在和未来.AISI Steel Tech— nology.2OOO(1):53 钢,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益。 3结束语 孔德彪,男,39岁,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中南工业 大学。主要从事冶金工业信息专题调研工作。 收稿日期:2002.08—03 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在引进和建设薄板坯连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