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籍读者阅读倾向调查分析——以国家图书馆古籍读者为例

来源:知库网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TUSHUGUANXUEKAN No_3.2018 古籍读者阅读倾向调查分析 ——以国家图书馆古籍读者为例 薛文辉 (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摘 要】采用数据调查和分析的方法,以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2012-2016年的读者数据为 样本,分析古籍读者的阅读倾向。加强古籍整理的深度和整合、加深对馆藏文献的熟悉和掌握,加 强古籍知识的学习,以更胜任古籍阅览服务工作。 【关键词】古籍利用 读者阅读倾向 用户需求【分类号]6252 古籍整理 古籍馆员 1 引言 古籍读者是图书馆比较稳定而重要的用户群 体,他们阅读、利用、研究古典文献,发掘古籍中的 知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做出了贡献。调查古籍读者的阅读状况,进而分析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善本古籍阅览服务的重要场所, 承担着保存保护善本古籍的重任,是图书馆“传承 文明,服务社会”的一线阵地。故笔者以国家图书 馆善本阅览室的读者为例,搜集2012—2016年的读 者数据,分析读者阅读的倾向和需求,以期为国家 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古典文献整理、古籍服务方 式的改善提供参考。 他们的阅读倾向、阅读需求,对于改善古籍阅读服 务,促进古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 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开始关注用 2数据搜集及分析 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做读者服务工 作,数据搜集主要利用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管理 系统,该系统能够记录进入阅览室读者的粗略情 况,包括人数统计、读者身份记录、阅读文献的记录 等;详细数据则由笔者人工统计,如读者身份划分 及统计、阅读文献种类的划分和统计等。通过对 2012—2016年该阅览室读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 了解古籍读者阅读倾向的变化和特点。 2.1 2012—2016年善本阅览室读者人数统计及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就总阅览人数而言,2014和 户需求的分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分析藏书建设 [11、服务模式口1、参考咨询 ~、知识发现is]等工作领域 的发展趋势和着力点,以期有效改善图书馆的各项 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 早在2O世纪80年代,图书馆界就开始关注古 籍读者的服务工作,1984年《黑龙江图书馆》刊登 《谈谈古籍读者的服务工作》一文,从古籍读者的基 本情况、古籍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和方法几个方面 谈及了古籍读者的服务工作,强调古籍整理对于读 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此后,陆续有少数关于古籍 读者服务的文章出现。现有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 以下内容:公共图书馆传统古籍服务工作的总结; 2015年比2012和2013年有所减少,但2016年比 2015年则有所增加。2014年开始古籍阅览人数开 古籍数字化与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古籍服务工作 情况调查,包括服务人员、软硬件设备、服务手段等 情况;图书馆古籍服务理念的变化与分析。总之, 现有研究还没有从读者阅读内容、阅读倾向的角度 来分析古籍读者的需求变化,进而为提升图书馆古 籍工作提供参考。 国家图书馆古籍藏品丰富,善本阅览室是国家 始减少,一方面与国家图书馆馆舍维修、善本阅览 室地点迁移有关,另一方面与古籍数字化产品不断 上线有关。“中华再造善本库”“中华古籍资源库” “敦煌文献库”“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资源库” “馆藏石刻拓片数字化资源库”“馆藏西夏文献数字 化资源库”等珍贵古籍数字化产品相继上线为读者 提供服务,随着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网上资源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越来越丰富,有部分读者尤其是对网络比较熟悉的 峰期,每月到馆人数都在250人以上,最多的一个月 是2012年8月,达到476人,对于善本古籍阅览而 言,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年轻读者,尽可能地选择网络阅览而不是到馆阅 览,因此从2014年开始到馆读者量逐渐减少。但到 了2016年,读者量比前两年却有了显著增加,主要 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一,更多馆藏古籍逐渐被编目 整理出来,供读者检索阅览;其二,善本原件阅览开 放力度不断增大,原件阅览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 得有需要的读者逐渐回归阅览室。 读者人数每年的月度统计见图2。从图2可以 看出,每年2月到馆读者量最少,3—5月逐渐增加,6 月又有所下降,7-8月基本上是每年读者量最多的 时期,9一l0月下降,I1—12月又有回升。 图2 2012-2016年古籍读者月度统计 2.2古籍读者类别统计分析 从读者所在机构来划分,到馆的古籍读者主要 分为以下类别:科研单位、图书馆博物馆、个人、企 业、行政职能部门和军队,具体统计情况见图3。 图1 2012—2016年度古籍读者统计 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2月正值各高校放寒 假,且中国传统的春节一般都会在此期间,这一阶 段是阖家团聚和集中休假的时间,所以到馆的读者 量就会相对比较少,如2013-2016年的春节El期在1 月31日至2月19日之间,因此这4年中的2月份读 图3古籍读者类别统计 ①科研单位,包括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来 自高校的读者又分为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两大群 体。在职教师阅览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国家级或省 级、校级科研课题,查找Et常教学资料,开展学术研 究和撰写论著等。在读学生的阅览目的主要是为 完成学科作业、撰写硕士或博士论文、参与专业教 师的科研课题收集整理资料等。科研机构如中科 院、社科院、艺研院等专业研究机构,阅览目的大多 是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古籍整理项目等。科研 者量都相对比较少,均在200人以下。每年2月中 旬至3月,高校陆续开学,单位的日常_T作也开始恢 复到了正常的节奏,到馆读者量也逐渐增加。6月 是高校期末阶段,在校师生会集中精力面对紧张的 教学丁作和学业总结,因此高校师生群体读者会减 少到馆阅览,读者量有所下降。7-8月高校陆续放 假,在校师生集中利用空余时间到馆为论文或科研 项目收集、补充和整理资料,这一段是读者阅览高 与教学T作,从项目策划到收集资料再到不断深入 研究,各个阶段都需要查阅资料,所以这类读者到 馆阅览人数最多。 峰期,是阅览室利用率最高的时候。9月高校开学 初期,是师生忙于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时段,10月有 ②图书馆、博物馆,主要包括国内外各公共图 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主要阅览目的与第 ①类读者基本相同,同时还包括版本比对、编辑整 理出版、筹办展览等,到馆阅览人数居第二位。 ③个人,阅览目的主要是个人研究,其次是查 询家族历史或名人信息,这类读者到馆阅览人数居 国庆节长假,所以这两个月的读者量会有下降。 l 1—12月各单位T作或科研项目到了冲刺阶段,需 要复核、补充和完善资料,因此读者到馆人数有所 上升。 从图2中可以看出每年的7-8月是读者阅览高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TUSHUGUANXUEKAN N0_3,2018 第三位。 2.3到馆读者阅览文献类别 ④企业机构,主要以出版机构为主,出版机构 又以古籍类出版社为主,阅览目的以版本核对或补 充版本内容、文字或版型校对等为主。企业机构还 包括各地区各类电视媒体和文化类传媒机构等,媒 体的阅览目的主要是制作历史文化类节目,宣传中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媒公司更多的是以古 籍为底本开发文创产品。另外,随着古籍收藏不断 升温,古籍拍卖业蓬勃发展,拍卖公司工作人员也 会前来阅览,目的以版本比对、考证核查古籍内容、 图4经史子集各部阅读情况 图4柱状图中将读者类型进行了细化,把高校 从科研单位中分离出来,媒体和出版机构从企业中 分离出来,这样更能体现出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倾 向。从图4可以看出,阅读量最大的是高校读者群 评估价值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个别律师事 务所为了处理相关纠纷来查阅古籍,在古籍中寻找 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和证据;还有个别研究传统风水 体,其后依次是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单位、个人、行 政单位事业机关等。 和易经类的读者,也在古籍中不断找寻,这都是新 时期新古籍读者群体。 ⑤行政与职能部门,主要以政府机关为主,多 为各级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及档案馆,阅读目的是 史志文献的版本甄别、搜集整理地方人物传记、编纂 每类读者阅读量最大的是集部类文献,最突出 的是高校读者群体,集部阅读量远超过史部、子部 和经部,可以看出高校读者群体的研究重点以集部 类文献为主,这个现象值得注意。图书馆博物馆、 科研单位和个人读者群体阅读经史子集各部相对 比较均衡,可以看出这些读者群体阅览涉及面比较 补充地方史志资料等,这类读者人数相对比较少。 ⑥军队,阅读目的主要是搜集整理或核查古籍 中与军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资料,利用古籍中的 相关资料为现代军事服务,这类读者人数相对最少。 广泛。行政职能部门的读者群体阅读史部类文献 相对比较多,原因是这一群体主要是各级地方史志 综上,①②类读者大多从事古籍相关工作,接 触古籍的机会比较多,古籍知识相对丰富,可以视 为“专业读者”,③一⑥类读者大多没从事过古籍相 关工作,接触古籍机会也比较少,只是因为某种特 定需求才来查询阅览,他们的古籍知识基础相对 薄弱,可视为“普通读者”。 编纂办公室及档案馆编纂或补充地方史志资料。 出版机构阅览以集部类文献为主。媒体、企业和军 队群体虽然阅读量较少但也比较均衡,由此可见, “普通读者”群体的阅读面比较宽,没有突出的特 点。各类型读者阅览古籍的细分情况见表1,古籍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见表2。 表1经史子集各部及分属阅览情况统计 分类 经部 高校 69 科研单位 个人 8 图书馆、 博物馆 55 行政与 职能部门 2 企业(拍卖 媒体 出版机构 公司、律师 军队 事务所) 春秋类 礼类 21 32 16 15 小学类 小学类文字属 小学类训诂属 史部 传记类 16 13 3 190 48 27 5 8 8 24 10 14 2 2 32 6 86 8 54 3 6 20 5 2 o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TUSHUGUANXUEKAN N0-3.2O1 8 续表 分类 传记类不分 传记类家谱属 地理类 高校 27 21 142 科研单位 4 1 22 个人 2 4 26 图书馆、 博物馆 行政与 职能部门 6 2 78 1 2 5l 企业(拍卖 媒体 出版机构 公司、律师 军队 事务所) 3 2 6 15 2 地理类方志属 子部 兵家类 丛书类 儒字类 l42 191 2 85 33 22 64 37 9 4 26 21 78 93 1 11 51 2 3 2 1 1 6 6 15 5 2 3 1 2 49 艺术类 艺术类书画属 艺术类音乐属 艺术类杂记属 24 22 9 6 1 l3 8 2 1 1 3 1 1 1 2 艺术类琴谱属 杂家类 集部 别集类 戏曲类 1 47 1l3O 674 347 l4 130 82 27 l 10 44 39 2 l9 189 l42 9 1 3 l8 15 1 1 1 63 31 22 1 44 36 2 戏曲类传奇属 戏曲类丛编属 278 2 5 3 1 1 9 3 2 戏曲类曲评属 戏曲类曲谱属 戏曲类曲选属 戏曲类散曲属 戏曲类曲目属 3 11 16 l8 5 1O 3 2 19 109 2 1 5 1 戏曲类戏剧属 戏曲类杂剧属 总集类 2 21 5 3 38 2 4 l0 6 总集类丛编类 总集类地方艺文属 总集类断代属 8 6 59 1 3 17 1 3 5 lO 18 2 1 5 l 总集类清代属 总集类通代属 36 1 5 4 5 表2古籍读者阅读倾向统计 子类 读者类别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经部文献阅读集中 在春秋类、礼类和小学类,读者主要为高校和图书 馆、博物馆群体,其中高校读者阅读礼类最多,图书 馆、博物馆读者阅读小学类最多。史部传记类、地 理类阅读量最大,读者大多来自高校、图书馆、博物 经部 春秋类、礼类、小学类 高校、图书馆、博物馆 史部 传记类、地理类 高校、图书馆、博物馆、行政与 职能部门 子部 丛书类、儒家类、艺术 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单 类、杂家类 位及个人 馆和行政与职能部门,其中地理类的方志属最为集 中,这与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搜 集整理地方史志资料分不开。值得注意的是科研 单位倾向于兵家类文献,军队比较关注地理类方志 集部 别集类、戏曲类、总集 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单 类 位、出版机构、个人及企业(拍 卖公司、律师事务所)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TUSHUGUANXUEKAN No-3.2O1 8 属的文献,可以看出古代典籍为国家现代科技、军 事、安全及防卫具有重要意义。子部阅读量最大是 丛书类、儒家类、艺术类、杂家类,其中高校读者更 多地提阅丛书类和杂家类,图书馆、博物馆读者更 多地提阅儒家类。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类读者中的 拍卖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等更多地提阅艺术类文献, 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古籍拍卖这种形式。但不 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对古籍的认知程度很有限或 “中华数字典籍文库”,抢救复制流失海外的珍稀善 本,提供给全世界读者利用,从而加强中华文化在 互联网上的影响力[61。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正积极努力,促进海外古 籍的数字化回归。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哈佛 大学图书馆协议共同开发其馆藏中文古籍资源,预 计在6年内,完成中文善本古籍4210种51889卷的 数字化拍照。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 籍4000余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 书馆,在国图网站上面向读者提供服务。另外,中 国国家图书馆已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开展“数字敦 煌”的合作项目,将各自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后进 行交换,使流失英国的敦煌文献逐步回归。 此外,随着“海外中华善本回归工程”和建立覆 盖全球的“中华数字典籍文库”建设的推进,能方便 世界各地的汉学研究者、爱好者研究利用中文古 参差不齐,因而出现与古籍相关的纠纷,这也是律 师群体关注古籍的主要原因。集部以别集类、戏曲 类和总集类占主体,读者主要来自高校、图书馆、博 物馆和科研单位,其中高校读者阅读别集类文献最 多,其次为戏曲类传奇属和总集类断代属文献。值 得注意的是出版机构也比较倾向于别集类和戏曲 类,可以看出目前古籍出版市场的需求动向。 从表2可以看出,经、史、子、集各部阅读都是高 校和图书馆、博物馆读者群体占主体地位,相对而 言经部文献是受众群最少的类别,子部和集部文献 是受众群体最多的类别。 籍,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 提升,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文古籍的保护,也具有 重要意义。 3.2加强馆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总之,无论是古籍读者群体,还是查阅古籍的 范围都比之前有扩大。以前古籍的读者群体以高 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和研究人员为主,现在则扩展 对阅览量大的古籍优先数字化、网络发布,可 以方便读者阅览,提高效率,尤其是高校读者大部 分都在京外,可免去往返路程所用的时间、精力和 费用。如从图4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阅览量最大 的是集部文献,受众群体也最多,包括高校、图书 馆、博物馆、科研单位、出版机构、个人及企业(拍卖 公司、律师事务所),主要阅览目的是科研课题研 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军队;以往,读者阅读的 文献以传统的经典文献为主,现有则涉及文化、艺 术、戏典等以前不为学者关注的类别。 3基于读者阅读倾向的古籍资源建 设与服务 3.1 有效整合存世古籍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大量中华典籍流失海外,总量 达数百万册(件)。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 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建议建立“海外 中华善本回归工程”,包括大规模开展海外中华典 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调查,编制藏书目录; 了解中华典籍在国外保存状况,撰写调查报告;理 清中华典籍在海外的分布情况和确切数量,作为抢 救复制的前提。同时,开展流失中华典籍的复制和 数字化,以数字化手段在互联网上建立覆盖全球的 究、古籍版本比对、编纂史志资料、编辑出版新印古 籍等,在开展数字化项目时,可先从集部文献开始, 以更好地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 3.3根据读者类别开展分层服务 对“专业读者”,要根据读者知识层次和阅读古 籍的能力,采取相应的服务对策,开展分层服务。 图3所示的读者类别中,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是 主要阅读人群,这一层面有古籍界大量的专家学 者,这些高层次的专业读者对古籍的研究都很深 入,有些人甚至是某一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们利用 古籍的目的明确,一般是将古籍作为史料用于个人 研究或相关领域的教学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 o 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 TUSHUGUANXUEKAN NO.3.201 8 些高层次读者要安排专业咨询馆员开展服务,充分 了解读者的需求,按需提供服务,帮助读者迅速解 决问题,并根据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实现馆员与读 者的良好互动。同时还可及时听取专家型读者对 服务及古籍编、藏、阅等方面的建议。 对“普通读者”服务,首先对专业知识较丰富而 文献学知识相对薄弱的研究生读者群,应向他们介 绍一些馆藏检索方面的知识,或代为检索,使他们 尽快查到所需资料;其次对于只查阅文献内容,不 求版本的读者,可推荐使用年代较晚、广有传本的 版本,或用标点本、译注本及影印本(如《中华再造 善本》)等来解决问题,在服务过程中还要培养其取 阅古籍的正确方式及阅读古籍的习惯。实践证明, 采取有针对性的古籍阅览服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4结语 根据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2012—2016年的读 者统计数据,我们对读者人数变化、读者类别、阅览 文献类别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古籍读者的阅读倾 向。服务读者是古籍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理解与 把握读者的阅读倾向,对加强古籍资源建设、提高 古籍服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分析与把握读者 阅读倾向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应加强现存古 籍的整合,加强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古籍馆员 要加强对古籍的认识,针对不同类别的读者开展分 层服务,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 实现古籍阅览服务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芙容.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图书馆藏书建设 研究[J1.兰台世界,2013(12):127—128. 建立学者阅读信息库,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根 据读者阅读类别等信息可以看出,读者群体主要集 中在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和科研单位,他们以研究 古籍为目的,是“专业读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国 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 代表性和权威性,应给予更多的方便和支持,使馆 藏古籍能得到深层次的发掘和利用,服务于全社 [2】赵杨,高婷.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 研究——基于使用者与潜在使用者的对比分 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5):45—52. [3]谢朝晖.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用户需求特 点及服务现状分析lJ1.图书馆论坛,2015(2): 48-54. 会,发挥出更多更大的价值和作用。信息库内容可 以包括读者姓名、单位、职称、研究方向、课题顾目 [4]刘泳洁,盛小平.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知识咨 询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7):61—65. [5] 张为江.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 发现系统研究叭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9): 83-85. (名称、类型、级别)、阅览书目等信息。建立名人阅 读信息库也是了解、搜集古籍研究专家信息的过程,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建立长期的联系与合作,能对本 馆开展古籍利用和研究起到帮助和指导、借鉴作用。 3.4古籍馆员要加强对馆藏古籍的认知 [6】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海外中华善本回归工程”[EB/ OL].(2009—03—10)[2017—12—1 1].http://www.chi— nanews.com/cul/news/2009/03-1O/1596387.shtml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杜泽逊教授在谈图 书馆古籍服务时曾说:“要研究馆藏,才能熟悉馆 藏,熟悉馆藏才能做好服务工作”,“研究与服务不 [7]杜泽逊.对图书馆古籍部工作的建议——在山 东省图书馆读者座谈会上的发言l_J】.山东图书 但没有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的,一个不肯下工夫 研究馆藏的人,连自己的家底都摸不清,根本不可 能搞好古籍部这个特殊部门的对外服务工作。” 1古 籍阅览工作的古籍馆员更应该不断学习掌握古籍 知识,加强对馆藏文献熟悉程度,如有可能的话,尽 量参与古籍整理项目,这样能加深对古籍的认知, 能更好地做好古籍阅览服务工作。 馆季刊,2000(1):42—43. 薛文辉女,1970年生。大学本科,馆员。研 究方向:图书馆学。 (收稿日期:2018—02一O1;责编:姚雪梅。)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