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区五常法管理评价标准

来源:知库网
病房五常法管理评价标准

科室 :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分值 质量要求(现场检查) 评分标准 效果评价 优 良 中 差 5 3 1 0 存在问题 环境整洁舒适,区域划分合理,台不符合1处扣1分,4面及抽屉表面无尘,物品定位放置,处以上扣5分。 治疗车、口服药车等整洁,物品放置合理 治疗室、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等放置遵循换药室 15分 先进先出原则,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标识清晰和放置合理。 血糖试纸和胰岛素开启后管理,要符合糖尿病专科护理管理规范要求,水银血压计有检测有效期或新启用时间标识,符合管理。 不符合1处扣1分,4 3 1 0 5 3 1 0 处以上扣5分,如发现5 1件过期物品不得分。 不符合1处扣1分,4处以上扣5分,如发现1件过期物品不得分。 急救车整洁、无尘,区域划分合理,不符合1~2个扣1分,基数表清楚规范,有急救车平面图。 4处以上扣3分 标签齐全规范,物品定位、分类放按管理要求检查,规范填写登记本 急救车 20分 按急救车管理规定配置物品,按基数表配置物品(包括药品),基数与实物一致,所有物品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不符合1~2个扣1分,不符合1~2个扣1分,4处以上扣3分 缺配置物品1件、任何置,同种药品不同有效期分袋放置。 4处以上扣3分 3 3 3 2 2 2 1 1 1 0 0 0 1件物品功能不全,及非应急状态都不得分,5 3件及以上双重扣分。大于基数物品1件扣1分,大于5件扣5分。 3 1 0 无过期物品、药品 放置环境整洁、无尘、符合药品保管制度要求,地面无非当天送回补液(节假日除外),大型输液打开外袋而未使用需及时写开包日期。 针剂/外用大型输液 15分 不符合一处不得分,36 件及以上,双重扣分。 不符合1处(或30袋/瓶)扣1分,4处(或5 120袋/瓶)以上扣5分 0 0 0 3 1 0 药品定位分类放置,区域划分合理,不符合1处扣1分,4外包装或外形相似容易混淆的针剂处以上扣5分 应分隔存放。(相同通用名,但商品5 名不同、剂型不同或规格不同均应当分隔存放。) 所有药品标签必须使用通用名(可不符合1处扣1分,45 与商品名或别名共存),药品放置都处以上扣5分,如发现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无过期、变质、过期或变质药品1件不标签模糊的药品。 得分。 评分标准 3 1 0 3 1 0 项目 质量要求(现场检查) 效果评价 存在问题 分值 所有药品标签必须使用通用名(可不符合1处扣1分,34 3 2 1 0 2 1 0 与商品名或别名共存),并有有效处以上扣4分 期、无过期、变质、受潮的药品存在过期或变质药品1件都不得分。 口服药 10分 基数口服药用磨砂密封瓶盛装,多余口服药用密封袋保存(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但不能多于20种。 不同名称药品不能混淆。相同通用名,而商品名、规格、剂型、片剂任意一项不同都不得同瓶存放。 护士站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桌面无杂物和乱张贴 病房 护士站 15分 病房门口责任医生、护士牌标识齐全/规范 病人物品按要求摆放整齐;病房无沙滩椅等,符合病房管理要求,医疗用物摆放合理、安全。 标签整齐规范,符合药物通用名、所有标识落实情况 10分 非静脉药、高危药、标签颜色等管理规范要求、合理使用各种药物提示卡、温馨提示卡、管道标色、输液卡床号标色等。 床头卡及级别护理标色齐全,与医嘱一致。 科室有急救车管理制度、药品保管五常法制度 5分 不符合1处扣1分,85 处以上扣5分 缺1份制度或掌握较好3 1 0 3 1 0 不符合1处扣1分,45 处以上扣5分 不符合1处扣1分,4处以上扣5分 不符合1处扣1分,4处以上扣5分 不符合1处扣1分,8处以上扣5分 5 3 1 0 5 3 3 1 1 0 0 5 3 1 0 不符合1~2处(非基数药20~40种)扣1分,3 4处以上(大于60种)扣3分 不符合1处扣1分,2处以上扣3分 3 2 1 0 制度、高危药、非静脉药物等制度,扣1分,缺2~3份制度并抽查1名护理人员以上五常法相或掌握一般扣2~3分,5 关制度掌握情况。 缺3份制度以上或掌握较差扣4~5分。 地面清洁,标签齐全规范无私人用品,区域划分合理;便盆、尿壶等物品摆放整齐。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标签标识清晰和放置规范,地拖、扫把放置合理。 环境整洁、舒适,地面清洁,物架不符合1~2处扣1分,4处以上扣3分。 2 不符合1~2处扣1分,4处以上扣3分。 3 不符合1处扣0.5分,3 1.5 1 0 2 1 0 污物间 5分 库房/更衣室/准备间 5分 总分 100分 无灰尘。 处以上扣2分 各种物品定位分类放置、区域合理,不符合1~2处扣1分,便于取拿。 4处以上扣3分。 2 3 1.5 1 2 1 0 0 实得分 备注:1.满分100分,85分合格;2.标准参考《五常法手册》,黄慧根(广东省人民医院)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