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审计风险及防控管理研究
作者:储昱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
摘 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需要审计机关审计的相关投资建设项目也与日俱增,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现有审计资源出现了严重不足的局面。而委托审计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出现了种种审计风险。从委托审计的现状入手,研究委托审计风险的成因和种类,探讨委托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试图找到合理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委托审计;风险;防控;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65-02
审计部门开展委托审计,借助民间审计力量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管,很好地解决了审计任务繁重、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这十分有利于审计机构集中精力搞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进行的委托审计多为工程决算委托审计,其事项繁杂、技术性强、难度较大,所涉及的审计对象更是复杂多样,因此所产生的委托审计风险也相应增加。做好委托审计风险防控,切实保障审计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一、委托审计的现状
一是工作任务繁重、责任较大,但人力资源却极其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审计部门的监督范围也随之扩大,面对庞大的投资规模,有限的工作力量难以做到对众多监管对象的有效监督,更难以实现全面真实审计、杜绝工程领域的浪费和腐败滋生、全面实现“真实、合法、效益”的三大目标。二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进行的委托审计多为工程决算委托审计,其事项繁杂、技术性强、难度较大。但现有的审计人员多属审计和会计等财会专业,对工程造价及工程合同法规等知识知之甚少,这些都限制了对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管。三是审计人员结构搭配不合理。大型工程项目需要审计的内容及其繁多,如对一基建项目的审计,就涉及到土建、电力、装饰等专业,这就需要对此类专业深知的审计人员通力合作,团结一致才能做好对该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二、委托审计所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但繁荣的经济背景之后却是法律法规制度的严重滞后,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委托审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种风险:中国法律规定只有审计机关才能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利,这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由于审计法未对委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审计进行规定,这就使得委托审计显得缺乏法律依据,更是审计机关随意处置权利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二)点多面广任务重所带来的风险
投资项目规模巨大,施工过程可变因素多、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单位数量多、涉及到的专业类别较广,这都给委托审计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固有风险源,例如施工方弄虚作假、施工图纸设计不达标、监理力度不够等,这都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超高的业务能力和超强的识别能力。任何细节的疏漏和忽略都会增加委托审计的风险。 (三)违规委托审计所带来的风险
对于不可以进行委托审计的项目如政府及各部门的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涉及国家机密的审计项目或事项进行委托审计。同时在审计时对没有经过招投标、竣工验收及报审资料的项目进行委托审计;在选取中介时,对中介的实力考察不够深入全面,由此选了一些资质不达标、人力配备薄弱或是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的无法胜任委托审计工作的中介机构,这些都会带来执行上的审计风险。 三、委托审计风险所产生的危害
各级审计机关对委托审计结果负责,这就意味着一旦委托审计出现任何风险,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都应该由审计机关来负责而不是委托审计的中介机构。委托审计风险所产生的危害层度十分严重:首先是会严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致使国有资产大幅流失;其次是会造成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方情绪上的严重不满,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再者是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危害审计机关的信誉;最后会迫使相关方面进行行政复议甚至付诸法律进行行政诉讼,给社会添加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审计机关如何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促使中介机构很好地参与审计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委托审计风险的发生,已成为当下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四、委托审计的风险防控管理
中国社会经济正处理改革多变的浪潮之中,委托审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审计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风险因素,目前来讲风险尚不可消除,但完全可控,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委托审计的风险防控尽快做到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委托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整体审计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加强审计立法及制度建设
由于制度建设未能够赶上超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致使委托审计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委托审计的地位。以制度建设为主,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社会中介机构,控制审计风险。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规范市场经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审计行为的法律法规,使委托审计有法可依,做到法制化、规范化,有助于降低委托审计的风险。 (二)从源头上强化对监管对象的监督力度
委托审计中的部分由于建设项目不符合委托审计的基本条件,其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多有不合规的地方,因而都会对委托审计的实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委托审计风险的发生。要不断强化对诸多细节的管理,加强对委托审计各环节的管控,从源头抓起,查漏补缺,降低委托审计风险。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目前,审计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及素质参差不齐,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是预防委托审计风险的重要一步。首先是要明确参审人员。按照各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特长,合理分工,精心选定中介机构参审人员。其次是要加强对参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大力开展廉洁从审教育、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提高参审人员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及业务能力,引导他们保持廉洁奉公的风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审计人员应始终绷紧审计风险这根弦,时刻谨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降低直至化解审计风险。 五、结语
委托审计风险及防控管理,主要因素还是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委托审计不失为是审计机关创新探索审计模式的一种好方法,虽然存在着几多风险,但是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就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甚至防范风险的发生。经后期高效发展,委托审计将能够在审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李兆暖.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控制技巧[J].商业现代化,2006,(30). [2] 姚礼旺.审计职业道德与廉政制度建设[J].审计研究,2007.
[3] 黄小忠.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会通讯,2006,(12).[责任编辑 吴 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