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2021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来源:知库网
湖南省2021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20七下·达县期末) 下列文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因此诗歌详写她的英雄气概,而略写她的女儿情态。

B .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的小说。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也给我们留下了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C . 人类使用航天飞船进行探险,一艘航天飞船在航行中失事,滞留在太空,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太空中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D . 《未选择的路》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自如的节奏中透着坚定又渗出丝丝遗憾。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2. (7分) (2020·九台模拟)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这就是美丽的圆明园!大得辽阔无垠,美得宛如人间仙境。有林深叶茂、花团锦簇________的花园;有插入云xiāo ________、蔚为壮观的欧洲建筑;有雕梁画栋、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甲)(A.热闹 B.吵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乙)(A.幻想 B.空想)的境界里。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根据划线的汉字写出拼音。 ①花团锦簇________ ②云xiāo________

(2) 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①(甲)________(热闹,吵闹) ②(乙)________(幻想,空想)

(3) 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修改句: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3. (13分) (2019九下·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隆中对

第 1 页 共 11 页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挟天子而令诸侯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 . 以咨诹善道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吾日三省吾身

D . 曹操比于袁绍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2) 把“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翻译成现代汉语。 (3) 选择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性。 B .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C . 本文详略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诸葛亮论对策则详写,着力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D . 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20七上·勃利期末) 按教材原文填空。 (1) 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 水何澹澹,________ 。《观沧海》

(3) 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4) ________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5) 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6) 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 2 页 共 11 页

(7)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 (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唐多令 【宋】 刘过①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③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力主抗金,屡陈恢复大计。②南楼:指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③浑是:全是。

(1)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写芦叶满洲、寒沙浅流,勾勒出一幅萧瑟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一层“底色”。 B . 上阕“犹”、“能”、“又”等字既说明此人行色匆匆又暗含时序催人、 烈士暮年的感慨。 C . 下阕“旧江山浑是新愁”深化题旨,写出旧愁未尽更增新愁,表明家国恨、身世愁分量之重。 D . 词的结尾通过写买花载酒,忧中求乐,痛快 淋漓,表明词人意气风发,豪情雅兴不减当年。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 (22分) 阅读选文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 幽香。唤回四十

第 3 页 共 11 页

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1) 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 . 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 . 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 . 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2) 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 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 . 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 . 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 . 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3) 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 . 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 . 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 . 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7. (12分) (2020·上城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4题。 【材料一】

截至2月24日,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慢郎中”成“急先锋”,中医药在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度介入诊疗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明确。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实践证明,素有“岐黄之术”之称的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效果明确,绝不是天方夜谭。清肺排毒汤等

第 4 页 共 11 页

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在3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不一样的防治策略。

(人民网2020年3月9日,有删改) 【材料二】

(《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 【材料三】

据外媒报道,在全世界被疫情笼罩的低沉氛围之下,中药“出海”突然被按下了加速键。中国万里驰援,中医师和中医药列队其中,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抗疫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以往中医药在走出国门、进入欧美市场时面临严格的准入要求。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药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国外对中药的认识也开始改变,这很可能会成为中药走出国门的一个契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二的图表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

A . “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极高,中医药治愈率得到临床验证。

B . 大量中医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支援武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C .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CT影像好转率、普通转重症比率和淋巴细胞百分数都提高了。 D . “临床研究显示”这一表述,说明所写的内容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论证的,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第 5 页 共 11 页

①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 , 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亮剑”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抗疫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定心丸”在文中指什么?) (3) 阅读文章,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采访方式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①________ 张伯礼 余艳红 邓勇 2020年3月25日 电话采访 (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卫生法学副教授) 学校长) 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 采访问题 示例:您如何评价中西医②________ 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 示例:中医药抗击新冠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对中医药走出国门,具有什么意义? (4) 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最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慢郎中”成“急先锋” B.抗击新冠,中医药有用武之地? C.岐黄战疫魔,仁心抗新冠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2013·荆门) 阅读文学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④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传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

第 6 页 共 11 页

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⑥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那人说。“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那人紧催不止。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⑧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的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⑩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选自2013年2月20日《太原日报》)

(1) 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________。

(2) “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4) 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________。

(5) 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

八、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

9. (6分)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由中国人所熟悉的蟋蟀相斗揭开了这首诗的序幕。这一形象的选择,不仅立刻使人感到在大斗技场中奴隶们相斗的情景,而且这一形象所产生的感应笼罩着全篇,悲惨的严峻的气氛,都由

第 7 页 共 11 页

这一形象所奠定的基调而产生了。

10. (5分)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 《智取生辰纲》出自___________(作者)所著《水浒传》,这幕戏中的“最佳导演”是___________。 (2)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犯了人命案后,他们二人各自是什么态度?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八上·碑林期中) 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处处有风景。山谷中挺拔的大树,校园里盛开的鲜花,故乡绝佳的风味,老师鼓励的眼神,母亲温暖的话语……

请以“那动人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2-1、

2-2、2-3、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3-1、 3-2、3-3、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1、4-2、4-3、4-4、4-5、4-6、4-7、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1、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1、 6-2、

第 9 页 共 11 页

6-3、 7-1、 7-2

7-3、7-4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8-1、

8-2、8-3、8-4、8-5

八、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

9-1、

第 10 页 共 11 页

10-1、10-2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