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单电路设计、案例

来源:知库网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一个简单的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记录有关数据。

3、用简单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教学难点:

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

每个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一号电池一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笔1支。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一棵许多发光小电珠点缀的忽暗忽亮的圣诞树,提问:如果给你们小电珠,能连亮它吗?

二、学习新知

1、电源的认识

(1)老师出示电池,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电池能够提供什么?它是一种电源。(板书:电池)

2、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教师一一介绍):

电池盒——上面有+、-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3、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安排?让学生分组实验。

(2)在白纸上画出电路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4、分析连接电路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电路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3、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4、闭合电路的认识:

(1)我们把这样的一条流通的电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画电路图的指导: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课件:各电器元件符号),想一想元件符号与实物怎样连接?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的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课件:电路图)。

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课件介绍串联和并联

(3)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4)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5)用材料试着组装。

(6)汇报总结活动。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简单电路》教学案例分析

一、新授部分教学思路

1、认识部分电路元件

2、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3、分析连接情况,说说电流是怎样“走动”的。

4、加入开关,重新连接一个完整的电路。

5、学习电器元件符号,学习画电路图。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2、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

三、反思

1、为什么学生有了电池盒、小灯座就能正确连接电路呢?

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没有开启智慧的思维。

2、为什么学生不易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首先,学生很少接触未连接好的电子玩具,没有实践经验。其次,学生对灯泡的内部结构不清楚。最后就是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

3、能否让学生先用电池盒和灯座进行实验呢?

虽然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思维中体验电路的意义。所以只要教师悉心指导,给予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够摸索出其中的奥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