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知库网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李艳春

来源:《理财·财经版》2020年第07期

摘 要: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开展实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简要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实施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是其内部资金流通的初始阶段,也是对单位收支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标准依据,贯穿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实施,以及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职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当前预算管理体系内部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以促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加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参与的控制管理手段,主要是将单位内部的全部经济活动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以及专项预算等。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把单位内部的各类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控,包括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和其他类型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同时也是全过程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以及预算的决策等,是一种系统性的管控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开展实施,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规划,进而节约单位内部的预算资金,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行为,同时通过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预算绩效评价,可以建立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导向,督促预算责任主体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中更加注重绩效情况,促进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效果。

第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加强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建立系统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仅需要单位内部财务部门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各个业务部门的参与,其贯穿了单位

内部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对内部管理体系的加强,进而依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改进单位管理效果的重要性,但在单位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开展实施方面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准确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对全面预算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资金预算,未能动员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也主要是由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组织实施,业务部门和预算部门之间出现了脱节,难以对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因而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全面预算编制执行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没有充分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单位经济活动开展以及预算项目分析不到位,预算的编制方法也选择不当,造成了预算编制项目不够细化具体。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的执行方面还有较多不规范的地方,预算管理以及预算执行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当单位内部的基本支出预算不足或有关项目的经济科目额度不足时,经常存在调整项目资金的内部额度等行为,也影响了预算的实际效果。 (三)预算监督以及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还缺乏健全完善的预算监督管理体系,未能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同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批复下达预算资金的具体执行情况、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绩效等都难以进行准确的掌握,因而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职责清晰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身内部管理方面,应高度重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将单位内部的各类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等设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协调等各项工作。同时,还应完善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做好预算管理权限的科学分配,对单位内部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等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不同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责任,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实施。

(二)规范、科学做好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

在预算编制的具体开展方面,应结合不同行业领域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标准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综合考虑平衡后确定人员定额标准,规范单位内部的开支范围以及标准,为全面预算编制提供基础依据;对于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应提高基础数据的收集水平,强化预算评审分析,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采取分级编制以及逐级汇总的全面预算编制流程,综合选用零基预算以及弹性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在预算执行控制管理方面,应严格执行与落实预算批复,严禁出现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的行为,加强对单位内部基本支出以及项目支出、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控制管理,避免出现随意调整或挤占的问题,并严格预算调整程序,统筹预算收支管控,确保预算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三)加大预算监督及考核力度

要想提高单位内部全面预算执行效果,应加大全面预算的监督管理力度,推进单位内部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督管理,做好单位内部预算动态数据的核查分析,跟踪全面预算项目的具体执行与落实情况,同时还应注重加大预算的审计检查力度,做好预算执行专项审计以及重大项目决算审计,确保预算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应做好预算的绩效考核,对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整体情况、绩效指标情况、指标数值、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支出计划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预算绩效的问题,促进提高单位内部预算的实际绩效水平。 四、结语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加强预算开支的约束管理,提升预算的执行质量,加大预算管理的监督控制,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发挥作用,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小伟,郑伟.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可行性分析与制度设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21):60-67.

[2]阮翔.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构想[J].金融经济,2014(18):67-69. [3]丹尼斯·E·罗格,杰克·S·雷德尔.养老金计划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