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保卫管理的基本原则
1.管生产同时也管安全
寓安全于生产之中,可以发挥安全管理对生产的促进与保证作用。安全与生产虽然有时会出现矛盾,但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和企业的物质财产的目的。
没有明确的目的,安全管理就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预防为主”,是指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
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明确责任,经常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尽快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态度。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员共同的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全部生产过程、全部的生产时间、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目的关系最直接。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作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来看,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