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圆周率的历史
教材第12~13页内容。
1.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2.在交流中深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
3.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体会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及方法的演变。
一、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圆周率的历史 二、交流成果
交流汇报课前收集有关圆周率的资料。 三、阅读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
1.呈现第一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2.呈现第二、三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3.呈现第四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4.呈现第五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5.呈现第六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五、课后练习
收集其他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
1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
圆周率的历史
测量——正多边形逼近——近代人的方法和成就。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分享信息,在分享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感受数学思想,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学生在圆周率的相关历史的讨论中,交流课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倾听别人了解到的知识,理解“割圆术”“正多边形”等数学概念,思考推导圆周率、“投针试验”等思想、方法,充分享受收集信息与交流信息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第6课时 圆周率的历史
教材第12~13页内容。
1.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2.在交流中深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
3.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体会人们探索圆周率的过程及方法的演变。
一、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圆周率的历史 二、交流成果
交流汇报课前收集有关圆周率的资料。 三、阅读资料
2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
1.呈现第一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2.呈现第二、三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3.呈现第四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4.呈现第五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5.呈现第六幅图有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五、课后练习
收集其他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
圆周率的历史
测量——正多边形逼近——近代人的方法和成就。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分享信息,在分享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感受数学思想,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学生在圆周率的相关历史的讨论中,交流课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倾听别人了解到的知识,理解“割圆术”“正多边形”等数学概念,思考推导圆周率、“投针试验”等思想、方法,充分享受收集信息与交流信息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