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口腔修复学考试题

来源:知库网
(完整版)口腔修复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当上颌结节 过度增生形成较大的骨性倒凹影响义齿就位时,一般 宜对一侧上颌结节行A、上颌结节处软组织切除修整 术 B、牙槽嵴修整术 C、前庭沟加深术 D、牙 槽嵴重建术 E、骨性隆突修整术 2、颌骨缺损修复时 所用的印模为A、解剖式印模B、功能性印模C、 选择性压力印模 D、分层印模 E、分区印模 3、在环 抱固位形中,合龈高度与固位力的关系是A、合龈高 度越大固位力越强 B、合龈高度越大固位力越弱 C、合龈高度的平方与固位力的大小成反比 D、合

龈高度的平方与固位力的大小成正比 E、两者之 间没有关系 4、属于暂时冠桥的作用的是 A、保护自

洁作用 B、美观作用 C、恢复咬合关系 D、A+B E、A+B+C 5、作嵌体修复时,牙体预备正确的是A、

去净腐质及无基釉,并作预防性扩展 B、制成箱状 洞形,底平壁直,无倒凹,洞缘45°短斜面C、邻 面片切 D、 A+B E、 A+B+C 6、

前牙3/4冠的邻面沟位于A、邻面片切面唇1/3 B、邻面片切面中1/3 C、邻面片切面舌1/3 D、

邻面片切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 E、邻面片切面 唇1/3与中1/3交界处7、铸造基底桩冠的突出特点 是 A、冠桩根内段必须铸造 B、基底板必须铸造 C、

桩冠与根管和根面比较密合D、固位好,抗力差E、抗力好,固位差8、桩冠长度要求为A、牙体长度的1/2-1/3 B、牙根长度的1/2-1/3 C、牙体长度的2/3-3/4 D、牙根长度的2/3-3/4 E、都不正确9、某患者,女性,14岁,︱1冠折1/2,咬合关系正常,患牙经根管治疗后最好选用哪种桩冠修复 A、成品桩桩冠 B、金属核桩冠 C、铸造舌

背桩冠D、0.7mm不锈钢丝弯制桩冠E、1.2mm不锈钢丝弯制桩冠 10、全冠戴用后出现食物嵌塞可能的原因是 A、接触点不良 B、冠轴面外形不良 C、合面形态不良 D、对合牙有充填式牙尖 E、以上都对 11、后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A、合1/3颊侧B、合1/3偏颊侧 C、合1/2偏舌侧 D、合1/3中份 E、合1/2中份 12、对于固位力差合力大的患牙进行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可作下列哪种处理 A、使用高强度的树脂类粘结剂 B、全冠粘结前粘结面作喷砂处理 C、全冠粘结前粘结面作粗化处理 D、应用活化剂 E、以上说法都正确13、烤瓷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金α)与烤瓷粉的热膨胀系数(瓷α)的关系是 A、金α<瓷α B、金α=瓷α C、金α>瓷α D、 A、B对 E、A、C对

14、以下对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要求系数正确的是 A、前牙切端至少预备2.0mm间隙 B、各轴面预备出金属厚度的间隙约为0.5mm,以及瓷的厚度0.85mm-1.2mm C、肩太宽度一般为1.0mm D、各轴壁无倒凹,轴面角处圆钝 E、以上都对15、瓷全冠牙体预备时,切端或合面应开辟出()mm的间隙A、1.0-1.5 B、1.5-2.0 C、2.0-2.5 D、以上都可以E、以上都不对16、悬空式桥体与粘膜的关系是 A、与粘膜点状接触 B、离开粘膜1mm C、离开粘膜2mm D、离开粘膜

3mm E、离开粘膜3mm以上 17、固定桥粘固后,患者感到胀痛不适的原因为A、咬合过高B、基牙受扭力,接触点过紧 C、桥体龈端接触过紧 D、粘固剂过厚 E、基牙负担加重 18、固定桥受力时,桥体弯曲程度与A、桥体厚度的立方成反比 B、桥体长度的立方成正比 C、桥体宽度成反比 D、桥体的硬度有关 E、以上均是 19、前牙固定桥修复时,如缺牙间隙略大于对称牙,为了增进美观桥体设计应 A、桥体唇面颈部加长 B、桥体近中加一小牙 C、桥体远中加一小牙 D、加大桥体唇面突度 E、减少桥体唇面突度 20、下列固定桥中,哪一类属于特殊结构固定桥A、双端固

定桥 B、单端固定桥 C、半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种植基牙固定桥 21、前

腭杆到龈缘的距离是()mm A、0.3-0.4 B、3- 4 C、4-6 D、6 E、7 22、一患者8—

52—245 缺失,其缺失类型为 A、Kennedy一类 B、Kennedy二类,第一亚类 C、Kennedy二类,第二

亚类D、Kennedy三类E、Kennedy四类23、智 锁角是指A、义齿部件与余留牙之间的夹角B、 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的夹角C、义齿就位道与 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D、义齿就位道与脱位道的方向 之间所形成的角度E、义齿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 夹角24、调凹式就位道是指A、两侧基牙长轴延长 线的角平分线为就位道B、通过模型的倾斜把倒凹 集中在一方,与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C、通过模 型的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合力方向不一致的就 位道 D、就位道与基牙长轴相一致 E、

就位道与合力方向一致 25、()最常用作覆盖基牙 A、尖牙 B、中切牙 C、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磨牙26、覆盖义齿基牙冠根比A、至少1/3 B、 1/3-1/2 C 、不应超过1/2

D、不应超过1/1

E、不应有临床牙冠存在 27、

覆盖义齿与一般义齿的区别是 A、有附着体 B、 残根、残冠需作根管治疗 C、保留并利用了覆盖基 牙 D、由基牙承担咬合力 E、由粘膜承担咬合 力28、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内冠厚度一般是()

mm A、 0.15 B、 0.2 C、 0.3 D、 0.4 E、0.5 29、套筒冠内冠试戴时就位后龈缘发白,最

有可能的原因是 A、有悬突 B、内冠颈缘过长 C、 内冠不密合 D、内冠变形 E、以上都不是 30、上总 义齿戴用后,在静止和说话,打呵欠时固位均好,但 咀嚼食物时义齿易脱位,应做的处理是A、缓冲义齿 组织面 B、调磨义齿边缘 C、加大义齿距离 D、选磨调合,促进咬合平衡

E、义齿与粘膜不贴和,重新制作31、全口义齿排牙时,后牙与合平面

接触的牙尖是:A、54∣45颊舌尖,6∣ 6近中舌 尖 B、54∣45颊舌尖,6∣6近中颊尖 C、54∣ 45 颊尖,6∣6近中颊尖D、4∣4颊尖,5∣5颊舌尖, 6∣6近中舌尖 E、4∣ 4颊尖,5∣5颊尖,6∣6近 中舌尖32、全口义齿作侧方咬合时,工作侧接触, 平衡侧部不接触应调整 A、增大补偿曲线曲度 B、 增大横合曲线 C、减小补偿曲线曲度 D、减小 横合曲线 E、以上均不对 33、种植义齿的固 位主要取决于 A、基桩与种植体的连接 B、上部 结构与种植体的连接 C、基桩形态 D、基桩的

角度 E、上部结构的制作 34、在正常的釉质粘结面进行酸蚀处理,常用的酸是 A、75%的硫酸 B、37%的羧酸 C、37%的磷酸 D、25%的羧酸 E、5%的草酸35、在粘固桩钉的时候,使用的粘结剂常为A、磷酸锌粘固剂B、聚羧酸锌粘固剂C、复合树脂D、自凝树脂 E、以上均可 36、Ⅱ度松动牙是指松动幅度()的牙 A、不超过1mm B、超过1mm C、1mm-2mm D、超过2mm E、超过3mm 37、备牙时,车针沿着()方向切割效率最高 A、与釉柱方向平行 B、与釉柱方向垂直 C、与釉柱排列方向成45° D、与釉柱排列方向成30° E、与釉柱排列方向成60° 38、调合前存在咀嚼肌功能紊乱,则应该A、戴用咬合板治疗肌功能紊乱,待稳定后再调合 B、先诊断性调合,再观察 C、先调合,再用咬合板治疗D、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病情没有缓解,在考虑调合 E、封闭治疗肌功能紊乱,同时调合39、颞下颌关节盘不可

复性移位,开口受限时,选用的咬合板为 A、稳定咬合板 B、再定位咬合板 C、枢轴咬合板 D、软弹性咬合板E、松弛咬合板40、颌骨缺损修复原则与面部缺损修复原则的不同处是A、颌骨缺损宜早期修复而面部缺损不宜早期修复

B、颌骨缺损修复需要足够的固位力,而面部缺损则不需要 C、颌骨缺损修复体应尽可能厚重,而面部缺损修复体则应尽可能轻巧

D、颌骨缺损修复以恢复生理功能为主,而面部缺损修复以恢复面部外形为主

E、颌骨缺损修复与面部缺损修复没有不同之处41、增加全冠的固位力可采取的一些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粘结性能良好的粘结剂 B、尽量保持合龈高度 C、备牙时增加预备体表面的粗糙度D、窝洞的点线角清楚 E、修复体与预备体应紧密接触42、牙体缺损修复时,牙体预备的要求哪项不正确A、去除病变组织B、开辟修复体所占空间 C、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D、无需作预防性扩展 E、磨改过小牙或错位患牙 43、如果取模时印模伸展不充分,可能导致修复体出现以下情况,除外 A、基托伸展不足 B、固位力下降C、义齿承载区受力过大D、义齿支持面积减小E、义齿就位困难44、关于铸造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跟尖封闭材料不少于4mm B、保证桩的长度不小于临床牙冠的长度C、保证桩处于牙槽骨内的长度大于根处在牙槽骨内长度的2/3 D、桩的直径一般不能超过根径的1/3 E、保证使用的铸造金属有较好的强度45、以下不属于金-瓷结合影响

因素的是 A、金属表面的污染状况 B、金属表面的粗糙程度 C、铸造时金属基底冠的质量 D、合金与瓷本身的α值匹配性 E、环境温度的影响 46、下列不是瓷全冠适应证的是A、前牙切角,切缘缺损,不宜充填治疗或金属修复体治疗者B、前牙邻面缺损大,或冠部有多处缺损者C、前牙严重磨耗,对刃合 D、因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影响美观的前牙 E、错位、扭转牙而不宜作正畸治疗者47、下列不是可摘义齿基托的功能的是A、连接作用B、恢复合关系 C、修复缺损 D、传递合力 E、固位及稳定作用48、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中,最不可靠的方法

是 A、面部距离均等测定法 B、面部外形观察法 C、息止颌位测定法 D、拔牙前纪录 E、以旧义齿为参考49、黏结技术在口腔内的使用,不包括以下情况A、面部缺损修复B、牙体缺损和畸形牙的修复C、着色、变色牙的遮色 D、儿童恒牙早失的间隙保持 E、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 50、关于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体预备量大 B、有牙周夹板的作用 C、反复摘戴仍能维持较好的固位力D、不利于牙槽骨高度的保存 E、颈缘有金属线,不利于美观 2、B1型题

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是两道考题。答题时,对每道考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将相应考题的相应字母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选择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一次不选。

A、5° B、30° C、45° D、90°

E、135° 51、全冠预备体的轴面聚合角度不宜超过52、金-瓷冠的基底冠金-瓷衔接处角度 A、双端有基牙,双端为不动连接体B、双端有基牙,一端为可动连接体,一端为不动连接体C、双端有基牙,双端为可动连接体 D、只有一端有基牙,为不动连接体 E、为2种或3种基本类型的固定桥组合而成53、半固定桥的结构是 54、单端固定桥的结构是 A、RPI卡环B、回力卡环 C、联合卡环 D、对半卡环 E、杆形卡环55、可起到防止食物嵌塞的卡环是56、用于前后有缺隙孤立的双尖牙或磨牙 A、“P”切迹 B、颧突 C、腭小凹 D、颊侧翼缘区 E、远中颊角区57、6︱6牙根部,为基托缓冲区 58、下颌颊系带后部与嚼肌下端前缘之间,可承受较大合力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封闭区 E、后堤区59、处理不当,咳嗽或吹气时,上颌总义齿易脱落

60、与义齿固位关系密切的区域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答题说明: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T” 涂黑,错误的将答题卡上的“F” 涂黑。 1、暂时冠的制作分为直接法和

间接法两种。2、预成桩有节省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可旋入根管内,操作方便等优点。3、贵金属铸造全冠颈部肩台通常为0.5—0.8mm。4、比色在上午9时以后至1时,下午1时至4时为宜,且以少云晴天自然光线由此向北采光较好。5、固定桥的受力特点是固定端桥基只有负重而无屈矩;活动端既有负重又有屈矩。6、可摘义齿中在脱位力相等的条件下,脱位力的方向与牙面间构成的角度A越大,则对牙面的正压力越大。7、覆盖义齿的优点有修复效果理想,保护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健康,防止基牙龋坏等。8、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损同采用近中合支托设计相比,在受力时基牙及基托下支持组织位移明显减小,应力减小。9、牙槽嵴吸收速率在牙缺失后前3个月最快,在拔牙后1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10、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光照时间为20-40s,固化深度为3-mm。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固位是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1)和(2)的能力。 2、按照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将印模分为(3)和(4)。

3、烤瓷桩冠的冠桩有两种结构形式,即(5)和(6)。 4、固定桥选择基牙时,临床冠根比例若能以1:2或(7)较为理想,但若达不到,则冠根比为(8)时是选择基牙的最低限度,否则需要增加基牙。

5、RPI卡环由近中合支托、(9)和(10)三部分组成。 6、覆盖义齿中附着体的作用除了固位作用和稳定作用外,还有(11)和(12)。

7、全口义齿中的五因素包括:切导斜度、(13)、牙尖斜度、(14)和定位平面斜度。

8、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根据牙列缺损类型、基牙的条件和义齿设计的要求,可将基牙分为和(15)。

9、种植体按照中指方式及植入部位可分为(16)、骨膜下种植、(17)和穿骨种植。10、黏结性树脂材料按其固化体系可分为(18) 、(19)和(20)。四、简答题(共12分)

答题说明: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1、简

述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及影响固位的因素有哪些。2、简述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适应证。3、固定桥中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口腔修复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E 2、D 3、A 4、D 5、D 6、E 7、C 8、D

9、D 10、E 11、E 12、E 13、C 14、E 15、B 16、E 17、B 18、E 19、D 20、E 21、D 22、 C 23、

D 24、C 25、A 26、C 27、C 28、D

29、B 30、D 31、D 32、B 33、B 34、C 35、 A 36、C 37、C 38、A 39、C 40、D 41、C 42、D 43、E 44、C 45、B 46、C 47、B 48、 E 49、A 50、D 51、A 52、D 53、B 54、D 55、C 56、D 57、B 58、D 59、E 60、D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F 2、F 3、F 4、 F 5、F 6、T 7、F 8、T 9、F 10、T 三、填空 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移位 (2)脱落 (3)解剖 式印模 (4)功能性印模 (5)铸造基底桩 (6)桩核 (7)2:

3 (8)1:1 (9)远中邻面板(10)颊侧I型杆式卡环(11)缓冲作用 (12)支持作用 (13)髁导斜度 (14)补偿

曲线曲度 (15)固位支持型基牙 (16)支持型基牙 (17)

骨内种植 (18)根管内种植 (19)光固化 (20)化学—光双固化四、简答题(共12分)1、(4分)答:

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1)吸附力的作用:包括附着

力和内聚力;(0.5分) 2)表面张力;(0.5分) 3)大气压力;(0.5分) 影响因素有:1)颌骨的解剖形态;(0.5分) 2)粘膜的性质;(0.5分) 3)基托的边缘;(0.5分) 4)唾液的质和量。(0.5分) 2、(2分)答:1)因氟斑

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锥形牙、釉质发育不全等,不宜用其他方法修复或患者要求美观而又永久性修复的患牙;(0.5分) 2)因龋坏或外伤等造成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的前、后牙;(0.5分)

3)不宜或不能做正畸治疗前后错位、扭转的患牙;

(0.5分) 4)烤瓷固定桥的固位体。(0.5分) 3、(3分)答:固位体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固位形和抗力形;

(0.5分) 2)共同就位道;(0.5分) 3)固位体外形(0.5分) 4)固位体的边缘密合性;(0.5分) 5)材料性能;(0.5分) 6)保护牙体硬软组织。

(0.5分) 五、论述题(共8 分)口腔修复学试题

一、选择题:(C)1.正确恢复铸造冠外展隙的意义是: A.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B.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能;E.保护龈乳头。(E)2.为防止产生继发龋,固定修复体设计应考虑: A.必须覆盖点隙裂沟及脆弱的牙体组织; B.尽量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悬突; C.边缘应扩展到自洁区; D.适当扩大外展隙; E.以上都应考虑。(E) 3.制作固定修复体,为了保护牙周膜以下哪一点是正确的 A.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B.接触点的松紧度适当; C.接触点的位置要准确; D.清除早接触建立平衡;

E.以上都正确。固定义齿部分(D) 4.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 A.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所作所为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力的作用而不破坏; E.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E)5.牙体缺损修复体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的作用是 A.防止食物嵌塞; B.稳定牙弓;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率;

E.以上都是。(D) 6.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A.摩擦力B.榫力 C.粘着力 D.摩擦力和粘着力 E.榫力和摩擦力 (B) 7.影响粘固力的因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 粘固面积越大,粘固力越大

B. 粘固剂越厚,粘固力越大 C.粘固剂越粘稠,粘固力越大 D. 修复体与牙体越密合,粘固力越大 E. 修复体与牙体越清洁干燥,粘固力越大(A) 8.合金嵌体窝洞制备时,需形成洞缘斜面,其目的是: A.增加抗力,防止游离牙釉柱折断; B.增加固位力,防止脱位;

C.增加覆盖面积,增强力; D.增加密合度,增强力;

E.增强密合度,防止侧向脱位。(C) 9.制作合金嵌体,牙体预备洞形的特征是 A.洞形无

倒凹,底平壁直; B.洞壁预备成<2°的外展,洞缘不做斜面; C.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形成斜面; D.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长斜面;

E.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无斜面。(A)10.高嵌体主要依靠: A.钉洞固位;

B.箱形固位; C.鸠尾固位; D.沟固位;

E.粘结固位。(E) 11.辅助固位形式是指: A.钉洞固位; B.箱形固位; C.鸠尾固位;

D.轴沟固位;

E.以上都是。(C) 12.前牙3/4冠切缘沟的作用: A.防止继发龋; B.增进美观; C.阻挡3/4冠舌向脱位; D.阻挡3/4冠龈向移位;E.保护切缘。(D)13.前牙3/4冠的固位力,主要依靠: A.邻面片切彼此平行;

B.切缘沟;

C.舌面与牙长轴平行; D.邻轴沟的长度和深度;

E.邻轴沟彼此平行。(D)14.上前牙3/4冠的邻面轴沟应位于邻面片切面的: A.唇1/3; B.中1/3处; C.舌1/3处; D.舌1/3与中1/3交界处; E.唇1/3与中1/3交界处。(A) 15.桩冠的冠桩的长度要求达根长的: A.2/3; B.1/3; C.1/2;

D.1/4;

E.3/4.。(B)16.铸造冠桩的最粗横径要求占根管口横径的: A.1/3; B.2/

3;

C.1/2; D.1/4;

E.3/4.。(D) 17.桩冠的固位力主要靠: A.根管的长度和形态; B.桩的直径粗细; C.粘固剂的粘着力; D.冠桩与根管壁的磨擦力; E.残留牙冠的高度。(A)

18.全冠牙体制备,哪一种龈缘的形状,对应力分布最均匀: A.肩台形; B.带斜坡的肩台形;

C.凿子形; D.刀刃形; E.凹面形。(E)

19.全冠牙体制备,冠缘的周径应位于: A.牙冠最大突度之上; B. 牙冠最大突度之下; C.龈缘上1mm; D. 龈缘下1mm; E.与龈缘平齐。(E) 20.铸造全冠的优点为: A.固位力强; B.边缘密合; C.咬关系好; D.各轴面形态好; E.以上都是。(B) 21.非金属全冠牙体制备成肩台形目的是: A.增加固位力; B. 增加抗力; C.增进美观; D.恢复轴面形态;

E.以上都是。(E) 2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选为固定桥基牙; A.有根尖病变未经治疗; B.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者; C.牙体倾斜超过24度者; D.牙齿松动2度以上者; E.牙冠畸形稍有扭转者。(B)

23.固定桥修复时桥基牙的数目应根据 A.固位体类型; B.负重在生理限度以内; C.缺失牙部位; D.修复

体材料; E.制作工艺复杂程度。(D)24.固定义齿的适应症最先考虑的是 A.患者的年龄和职业; B.缺失牙的部位; C.缺牙间隙的大小; D.基牙的支持力; E.修复体的美观。(C)25.设计固定义齿时最先考虑的是 A.缺失牙的负荷总和; B.基牙的负荷总和; C.缺失牙和基牙的负荷总和; D.基牙固位力的总和; E. 缺失牙和基牙抗力的总和。(D)

26.为减小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下列哪种措施正确?

A.增加桥体厚度; B.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 C.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 D.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的宽度;

E.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A)27.为减轻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有哪种措施?

A.增加桥基牙数; B. 增加固位力;

C.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 D. 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

E.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B)28.应力中断式固定桥临床上又称为: A.单断固定桥B.半固定桥 C.两侧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游离固定桥(C)29半固定桥固定连接一端桥基牙的负重反应是: A.与支持端相等; B.比支持端大一倍以上; C.比支持端大两倍以上; D.为支持端一半; E.比支持端大三倍。(D)30.双端固定桥屈矩反应的力大于固位体固位力时,其后果是:

A.桥体裂断; B.固位体松脱; C.桥体下沉;

D.基牙向缺牙区倾斜移位;

E.基牙松动。(E) 31屈应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梁的长度; B. 与梁的形式; C.与梁的截面积大小;

D. 与梁的材料;

E. 以上都有关。(B) 32.半固定桥适用于: A.基牙倾斜度较大,难以求得共同就位道的病例;B.缺隙一端的基牙牙周条件较差;C.缺隙一端基牙牙形态过小; D.缺隙一端基牙为残冠;

E.前牙列长桥。(B)33.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A.缺隙小、力小、基牙小; B.缺隙小、力小、基牙大;C.缺隙大、力大、基牙大; D.缺隙小、力大、基牙大;E.以上都不是。(C)34.扩大桥体与桥基

牙的锥间隙,其目的是: A.为减轻力;

B.为提高咀嚼功能; C.为便于食物排溢; D.为力均匀分配;

E.便于自洁作用。(E) 35.为达到固定桥的自洁作用应做到: A.减轻力;

B.提高咀嚼功能; C.增加发育沟; D.扩展外展隙;

E.开拓锥间隙。(B) 36.固定桥牙体制备,轴面聚合度的大小与什么关系最密切: A.就位道; B.固位力;

C.抗力; D.粘着力; E.密合度。(B)

37.固定义齿修复时,临床上最适用的固位体是: A.开面冠; B.全冠; C.3/4冠; D.嵌体;

E.桩冠。(D)38.固定桥需得共同就位道,取决与 A.固位体类型的设计; B.连接体的设计; C.两侧基牙制备后无倒凹; D. 两侧基牙制备后各轴面平行; E. 固定桥设计成先一侧就位。(E)39.固定桥修复时基牙有倾斜可采用A.设计半固定桥形式; B.重建牙冠形态;

C.核桩+牙冠;

D.两侧基牙各轴面平行制备;

E. 以上都可。(C) 40.固定义齿桥体龈面的设计,与下列哪一项密切相关?: A.桥体的强度; B.美观;C.保持清洁卫生;

D.保持良好咀嚼功能;

E.有利于发音。(E)41.固定义齿的修复精度是指? A.用精确的印模材料;

B. 用低膨胀模型材料; C.金属铸造收缩的补偿; D. 正确的金属打磨方法;

E. 以上都是。(E) 42.固定义齿初戴后其食物嵌塞的原因有? A.接触点恢复不良; B.锥间隙过大;C.对牙伸长D.邻牙松动; E. 以上都是。(C) 43.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A.1/3; B.

1/3 偏颊侧; C. 1/3 偏舌侧; D. 1/3 中份;

E. 1/2。(D) 44.嵌体洞壁必须有牙体本质支持,其目的是:增加固位力; B.去除龋患; C.增加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