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第10期 2010年l0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V01.6 No.10 0ct.20lO 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因素分析 彭 巧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655)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各种原因,改善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方法:通过对研究 对象的调查。了解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素。结果与结论:通过全过程的跟踪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孕产妇的 焦虑抑郁状况。孕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在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易感性。 关键词:孕产妇;焦虑抑郁;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0)10—018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早孕的孕妇50例(符合纳入标准)作为干预组。2008年l2 月1日一2009年3月31日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 随访的孕产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1周、产后6 2008年12月1日一2009年3月31日在我院诊断为 周5个阶段的50例(干预组以外、符合纳入标准)作为对 果。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始终置于被动接受训 练的地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思维的发挥。改 革实验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为主动。例如 可通过开设设计性探索性实验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 法和实验步骤,自行安装调试实验仪器设备,自行操作得 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 实验技术手段对丰富实验内容.深入探究生命现象和规 律。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 用。另外,实验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中医 药实验的兴趣,并对后继专业实验课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4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何做好传统中医药学实验教 学工作,既是提高中医药人才质量的需要,也是高等中医 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加强中 医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实现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课 程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通 性和积极性,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要采取 循序渐进的方式,一般应先开基础实验.再开综合设计性 实验。在开设基础性及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可开设一些探 索性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修.以拓展实验教学空间,在实 验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可应用电视录像、软件各种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等现代化 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与质量。 实验课要由单一的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转变,在完成正常 实验教学的同时应逐步实现实验室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多进实验室,多动手,勤训练,以提高其动手能力, 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思维方法。 过构建多层次、框架式、开放型中医药实验教学平台从而 推动中医院校实验教学的更大发展.以此与现代医学的发 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庄剑青,韩志芬,邹奎昌,等.中医专业开设”医学基本技能”实 验课程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89—90. [2]杜健.优化中医育人环境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J].中医教 育,2003,22(4):3. 同时将以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开放教学等作为 支撑,建立了实验教学网站,在高速教学局域网内实现了 网络的完全交互化和多媒体化。建立虚拟的网络医院,进 步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使用能力。实验教学大量引入在 科学技术研究中实际应用的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3]邓德胜,盛均全,周芳.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构想[J].当代教 育论坛。2008(1):62—64. [4]杨宇科.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J].乐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7,22(5):121—122. 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中医药实验课程内容中去. 使中医药学的实验教学更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引入先进的 (责任编辑:王尚勇) 收稿日期:2010—07—27 作者简介:彭巧(1978一),女,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护师。 一l82一 第6卷第lO期 2010年1O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ie Ihditfional Medicine V01.6 No.1O 0ct.2010 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担心体形不能恢复;担心乳汁不足;担心产后发生不愉快事 件及影响工作;担心新生儿喂养及产后避孕。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调查;②能理解和配合调查。具 有一定的文化程度;③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且产后 在广州居住至少45天,可以进行随访。 3讨论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孕妇产前检查的无规律性及孕产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者;①躯体疾病较严重者。 1.2心理干预方法 期知识教育的缺乏是其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这部分 的孕妇心理障碍出现频率最高。通过孕妇对自身身体状况 本研究首先向干预组的所有孕产妇讲解了妊娠分娩 的知识。并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 果实施个体化的心理辅导.从而促使孕产妇改善负性情 绪;而对于焦虑、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孕产妇,推荐在个体 的认识及相关知识教育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另 外有资料表明.护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 诱导作用,使孕产妇了解分娩的机理,帮助孕产妇消除因 化心理辅导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知行为疗法,以促使患 者心理状态尽早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对自身及胎儿的影 响。 2结果 2.1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l各阶段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 注:各阶段干预组和对照组SAS、SDS、EPDS量表检出的焦虑、抑郁情 绪的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 2.2各个阶段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 在妊娠早期,影响孕妇焦虑抑郁的因素主要包括:担忧 胎儿的健康情况及分娩危险;怀孕心理准备不足;担心分娩 的痛苦等。在妊娠中期,影响孕妇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包 括:担忧胎儿的健康情况及分娩疼痛;担心近期有不愉快事 件发生:不能按照孕期要求增加营养;担心体型的改变等。 在妊娠晚期.影响孕妇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包括:担忧胎儿 健康及分娩疼痛;担忧分娩安全及胎儿状况;睡眠质量不高 担心影响工作。在产后1周,影响孕妇焦虑抑郁主要因素包 括:担忧药物危害新生儿;担忧乳汁不能满足需要;担心体 型不能恢复:对新生儿喂养存在焦虑。在产后6周,影响焦 虑抑郁的主要因素包括:担心药物会降低母乳喂养的质量; 为无知造成的分娩心理恐惧。针对个别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严重的孕产妇,可采用个体化心理辅导,采用合适的手段, 对孕产妇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心理,从 而建立一种正确的生育观.这对于保持孕产妇的情绪稳 定、心情愉快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应该从原 因调解和反应调解两方面人手.关注患者的整个心理过 程.这样的调解策略比单纯只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调 解的方法要好。干预组的患者普遍反映,医护人员“一对 一”的辅导能够非常明显地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4结论 孕产妇对焦虑抑郁情绪有易感性,且每个阶段焦虑抑 郁的相关因素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HEROE J,O'CONNOR TG,EVANS J,et a1.The cour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rough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in acom— munity sample[J].J Affect Disord,2004,80:61—70. [2]JESSE D,WALCOTT-MC QUIGG J,MARIELLA A,et a1.Risks nad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ymp ̄ms of depression in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women during pregnancy[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05,50(5):402- 418. [3]JONATWAN HERON,THOMAS G,O ̄ONNOR,et a1.The course f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rough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in a community sample[J].Journal of Affeetive Disorders,2004, 80:69—73. [4] EVANS J,HENON J,FRANCOMB H,OKE S,GOLDING J.Co- hort study of depressed mood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child- bitrh[J].BMJ2001,323(7307):267—270. [5]JANICE WISEART,OMKAR PARSHAD,SANTOSH KULKANI. Prevalence of pre—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Jamaican women [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05,5:25. (责任编辑:王尚勇) 一l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