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江苏阳光晶光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大浦工业开发区,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的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貌属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原为农田和部分民宅,现已拆除,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3.60m至3.9m之间。各土层自上而下土性描述与特征如下:
①-1层素填土:灰黑色,结构松散,均匀性差,主要由粉土、粉砂土组成。平均层厚0.84m。
①-2层淤泥:分布于明河及渔塘中,黑色具腐臭,夹腐殖质,流塑,平均层厚1.05m。 ②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灰黄~灰褐色,稍密,很湿,干强度中等,韧性低。平均层厚2.02m。 ③层粉砂夹粉土:青灰~灰色,稍密,局部中密,饱和,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平均层厚3.62m。
④层粉砂:青灰色,中密,夹细砂,局部夹薄层粉土,平均层厚5.28m。
⑤层粉土夹粉砂:灰色~青灰色,稍~中密,很湿,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层厚5.52m。 水文地质条件:
该工程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类型,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迳流补给,以蒸发和越流渗透的形式排泄。
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50m,相应标高+1.50m~2.70m(85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土层空隙潜水.
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50米,相应标高+1.5m~2.70m,(85国家高程基准0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及濠河地表水侧向补给.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径流缓慢.
地基土渗透性评价见下表: 地层编号 地层名称 水平渗透系数垂直渗透系数渗透性评价 Kh(cm/s) Kh(cm/s) 1 粉土夹粉质8.94E-05 7.20E-05 弱透水 粘土 2 粉砂夹粉土 2.61E-04 1.65E-04 透水 3 粉砂 3.07E-04 6.491E-04 弱透水 4 粉砂夹粉土 8.61E-04 1.79E-04 透水 场地孔隙潜水初见水位标高2.40~2.50米,场地孔隙潜水静止水位标高2.20~2.30米,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且受濠河地表水位制约,地下水水位变幅为1.20米,根据地域常年地下水位观测成果,常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00米.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无腐蚀性.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平整场地,清除地面及地下障碍物,施工场地作向排水沟方向不小于2‰坡度。 2﹚查清挖土场地的地下埋设物、管线、堆积障碍物等情况在挖土前清理完毕。 3﹚做好排水沟、截水沟等防水、排水工作。
4﹚测量放线。根据轴线位置及基坑尺寸放出基槽的灰线和水准标志。灰线放出后进行复核建筑物位置、轴线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 2.土方放坡
本工程土壤类别为二类土,机械开挖,采取二级阶梯放坡,第一放坡比例为1:1,第二级放坡比例定为1:1.
3.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 切线分层机械开挖 留足预留土层 人工清挖 人工找坡修边.本工程土方施工选用机械开挖,土方开挖顺序,挖土从南往北开挖.本工程土方全部为现场堆土.
挖土方选用机械。挖土方选三台0.8立方米的反铲式挖土机。二台挖机挖3.5米厚上层土,另一台挖机挖基底以上200mm下层土.运输车辆选用10T自卸车,一台挖土机每台班(10小时)约挖土800立方米,每昼夜有效工作时间(连续作业)15小时,(800÷10×15)÷(10×2×14)≈5,每台挖土机需要5辆10T大卡车运输。 基坑开挖
挖土时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均匀对称进行.挖土层厚度要求一次不能过深,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挖至设计标高上200~300mm时,立小木桩,抄平建立5m*5m水平控制网格,在统一进行 一次修坡清底,要求坑底凹凸不平不超过15mm,以保证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土方堆放
本工程土方均不外运为现场堆土,现场考虑在分三块堆土.
1) 人防北侧场地面积6000㎡,场地地形较低平整用土5000m3考虑在西北角划出30m*40m,堆土区域堆土高度6m,堆土8000m3.
2) 北侧大门入口东侧场地面积6000m2,堆土37000m3堆土高度6米
3) 人防东南侧场地面积为3000m2平整场地及堆土5000m3堆土高度为4米.
4.挖土方施工要求
(1)开挖时间根据甲方要求。开挖前基坑内先降水,待地下水位降至底部最低高层0.5m开始开挖. (2)土方开挖弃土应及时运出场地,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时以及移动机械时,应与基坑边保持10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边坡的稳定.基坑挖完后立即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报告不相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3)基底以上30cm土及基础底板反梁基槽人工剥离.
(4)基坑外侧四周不允许堆放过多建筑材料如发现位移不能稳定,则应移去堆放的物品,并应挖沟卸荷,另外基坑开挖后基坑四周不允许走车。
(5)基坑开挖后,应争分夺秒进行地下室施工,基础部分施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6)基坑开挖必须连续进行,施工中作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外边地面筑挡水土坝,坝高300mm,宽500mm,击实不漏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积水或塌方。挖土时配足劳动力铲平基底土,紧随挖土机前进,同时有专人测量控制基底标高。 7) 质量要求
允许偏差值(mm) 序挖方场地平整 项目 检验方法 柱基.基号 坑.基槽 人工 机械 1 主控项目 2 3 一般项目 1 标高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边坡 表面平整度 -50 +200 -50 ±30 +300 -100 设计要求 20 20 50 ±50 +500 -150 水准仪检查 经纬仪.钢尺 观察 2m靠尺和塞尺 观察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5.塌方不良地质现象的处理 1)如因土体自立时间过短引起塌方,可以在塌方位置垂直钢管或毛竹,用横向拉筋固定,在编网,然后用泥土或碎石.碎砖块填塞塌方的空隙处.
2)在开挖时如遇暗滨及淤泥,可以先行在开挖前沿开挖线打设垂直竹桩,间隔200mm,长
度为每层开挖深度的二倍,在开挖时即可处长其自稳时间.
3)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10米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同时应及时外运土方严禁在基坑周围近距离堆土。
4)地下室基坑底采取明沟集水井排水方式,在坑内四周做明排水沟集水,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坑内,在基坑外侧四周设置地面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导集水排出。 5)经常与市容保持联系,通过咨询,共同把保洁工作做好。 土方回填
基坑回填土待地下室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回填。回填土分层铺摊夯实,基坑四周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c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顶板回土采用推土机。 回填土的注意事项
1) 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结构基础造成破坏。
2)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 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甚至下沉。 回填土的质量要求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验方法 序 项目 场地平整 柱基。基坑。号 基槽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水准仪 主控项目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按规定值 1 回填土料 粘土回填 直接鉴别 一般项分层厚度及含水准仪及抽样2 30公分 目 水率 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靠尺和水准仪 7.土方施工的安全要求
1)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米.,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2)基坑开挖时要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
3)挖土工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塌方,造成事故。
4)基坑上下应先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蹋支撑上下。坑四周应设安全栏杆。
5)基坑开挖后,沿坑外0.5米设红白色维护栏杆,并沿基础底板外侧1.5米处设置排水明沟,以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后,地基浸水。
围护栏杆
1100 500 基坑护坡25厚1:3水泥砂浆 -0.450 2840
硬地面
基坑排水明沟 基 底 C15细石砼找坡 筏形基础 400 100 100120 300 120 120厚挡土墙M5水泥砂浆砌筑 C10混凝土垫层
8.护坡工程施工
整个坡体,做成1:3水泥沙浆,砂浆,耐冲刷能力均能满足护坡工程的要求。
1. 施工操作工艺
1) 砂浆护坡施工前应人工找坡,清除坡面浮土,杂物,坡顶和坑底应修成圆角,局部松弱部位应夯实。
2) 1:3水泥砂浆护坡由抹灰工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拍实压抹,厚度为25mm。考虑率到施工期雨水比较充沛,地表水丰富,护坡施工时要随进度在坡脚及1/2坡高沿基坑四周每6米埋设Φ20滤水管,以便派出基坑周边土壤地表水,保证坡体稳定。 3) 坡顶护坡施工前,应先埋设安装好槽边护栏,具体安装方法:离坑边50cm沿四周每3m立一根两米长的Φ48钢管(栽入地下500mm),在离地0.6米、1.1米处用钢筋管直角扣件各卡一通长横管分别作为栏杆及踢脚杆,以确保地表上坑边施工人员的安全。
2、质量标准
1)砼的配合比应符合规定要求。
2)基层应坚实,无松散颗粒、杂物、坡顶和坡底之转角部位应光滑平整。 3)砂浆护坡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mm,表面平整。 3、成品保护
1)刮风、干燥天气,表面应适当护盖保养,防止裂缝。
2)雨期施工,下雨天应停止作业,小雨天应同志作业,小雨天应在施工完30min后,中雨和大雨应在初凝后,方允许无遮盖雨淋,否则应进行覆盖。 4.护坡安全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高边坡应佩带安全带。
2)使用临时性脚手板上抹护坡时,严禁在同一垂线上同时站人操作。 3)施工用具、模板支撑、脚手材料,应避免碰撞坑壁和边坡。 5.施工注意事项
1)护坡砼搅拌要均匀,避免因拌合不匀,给施工造成操作困难。
2)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因未随土体自然凹凸面抹实,致使部分土体外露,造成局部缺陷而使整体破坏。同时注意避免坡顶和坡底转角未按规定抹成圆角,而致使损坏和烂根。
3)基坑顶部和底部应避免积水,通往坑壁土体的管线应予拆除或堵塞。汛期大雨后,应检
查一次坡面,出现下坡面,出现下陷、脱空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