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白鹭洲探路随笔

来源:知库网
白鹭洲探路随笔

3月17日在群主白鹭、难得的策划与组织下,一行37人到铁岭市开原市黄旗寨满族自治镇增家寨村(新名白鹭洲村)考察探路,辛苦一整天,总算不枉此行,终有所试、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感,借一句话形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白鹭洲位于铁岭开原和抚顺清原近乎连线的中点,换言之,是个偏僻的山区小村。附近虽然举目尽山,但没有什么太大的山,且山形山色也极普通。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白鹭栖息地概念。据村民讲,20多年来,每年的3、4月份,大批的白鹭、苍鹭从南方回来产蛋、繁殖,一直生活到天寒时节再飞去南方。虽然鹭儿们在此期间也换过几片林子,但也都是从这个山头挪到那个山头,从不曾走远。鹭是水生动物,吃鱼虾的,何以在山间留住且就在村民住宅的不远处?答案有三:一是村民们爱护这些可爱的精灵,很少去打扰它们。曾有南方人带着猴子夜间偷猎(用猴子抓鹭),多数被抓、罚;二是由此地向外二、三十公里的距离上,有清河、柴河和大伙房三大水库,二、三十公里对鹭儿们来说就是散步呀。因为时节尚早,白鹭还没归来,可苍鹭已经在山林间翩翩起舞了;三是此地有凤凰山,百鸟岂能不来朝?

说到凤凰山就不能不说说此地的山了。此地有两个有名字的山,一个是凤凰山,另一个叫龙山。两山隔河相望,龙首、凤首皆伏地状,不知是在窃窃私语,还是以水当酒小酌一杯。鹭栖的是凤凰山脉,我们攀登的是龙山脉。站在龙山望凤凰,尖尖的嘴,有冠的头和颈间的羽,形象极生动传神。两山间的河没有名字,是柴河的一条分支我把它唤作圣祖饮马河。据向导讲,清圣祖康熙皇帝曾在此河饮马,后人在饮马处建了一座桥,隆冬岁月,不论天气多么寒冷,桥下及附近二、三十米范围内河水绝不冰冻,水流咚咚且水气蒸腾。

此村归属黄旗寨镇,处于镇子的东北方向,镇子的南方不远处还有个蓝旗寨村,镇子的西北方向有个白旗寨镇。我遍寻地图,却没有找到红旗寨镇(村)。想当年,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满族)分为三大部落,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含努尔哈赤部)得了天下,其他两部落被建州吞并,在吞并前,海西女真后期就生活在开原以北地区。而我们去的这个地方在开原南侧,应该属于建州女真。从其布局看,黄旗居中,蓝旗护侧,白旗出左前,应当是对海西的战略态势,如在我们去的白鹭洲或东北方向有红旗寨的话就完整了。龙山上有古烽火台(如不是向导指引,根本无法辨别),据说是明朝时期的,那不正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期吗?烽火台所面对的不正是海西女真方向吗?努尔哈赤1601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增镶黄、镶

白、镶红、镶蓝四旗,而其最后降服海西女真之叶赫部、完成统一大业是在1616年,故推断,此地曾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期屯兵地。

还是说点有趣的事吧:

(一)在白鹭洲村村口树着八个旗杆,上有七面旗-----满族八旗中的七面旗,唯独少正白旗,据老乡介绍,原本是八面旗,由于风大,正白旗挂上不久就被吹坏了,掉下来了。为何其他七面旗经久不破而正白旗却连一天都挂不住?吾乱猜,当一趣,在努尔哈赤时期的正黄旗是老罕王亲自统率的正牌“皇家军”,到皇太极当政,将他的两白旗升为两黄旗(正黄、镶黄),而将老罕王的两黄旗改为两白旗,且定为下五旗,将新的两黄旗和正蓝旗定为上三旗,直到多尔衮执政才将他统领的正白旗升为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为下五旗并延续到最后。在原本正黄旗的老地方让正黄旗的兄弟们挂正白旗岂不窝囊至极?老祖宗显灵,让白旗挂不住。

(二)我们去的是个好年头呀!整整四百年前的1613年初发生了两件对大清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一个是当年2月,努尔哈赤收服了海西女真的乌拉部;一个是当年3月28日,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王府出生了一个公主,这两件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收服乌拉部后,整个女真族只剩下一个叶赫部未归顺了,大势已明,努尔哈赤已是女真人的霸主了,他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女真人统一后的战略了,而征战乌拉

部一定是从我们的探路地出发的。出生的博尔济吉特小公主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皇太极驾崩后,在手握两白旗重兵且功勋卓著的皇弟弟多尔衮与手握两黄旗重兵且同样功勋卓著的皇长子豪格之间寻得平衡,不仅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登上皇位,也保住了大清初定的平安,这黄白之争就与我们脚下的土地有过关联。我们的出行占了吉年吉月,那么今后大家一定吉祥不断、好运连连!

(三)一路行来,让人忍俊不禁的镜头时有发生: 某女士,上山时不小心滑倒,全身呈彻底放松状,趴趴于地,绝无任何一丝一毫挣扎,直到被队友扶起,前行两步再跌倒,同样趴趴,再被扶起,复前行,又倒,不同的是前两次是俯倒,这一次是仰倒,前后衣服皆脏,被戏称:在家是开饭店的,专门烙饼,两面都烙。

某女士,行车时抢话筒讲笑话,边讲边笑,自己笑得前仰后合,大家却没听清几句话,有笑者是笑她人很有趣。后来才知道,她烟瘾极大,所谓讲笑话实际上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克服烟瘾。

某女士,下山时呼天叫地,一步一叫,好似走向绝境,在她前面的男士,帮助几次之后,实在受不了了,向前抢行,不料刚走出十几米,那女士大叫:回来,这地方我下不去,帮我呀!男士崩溃--- ---

下山之路极陡,其坡度80度左右,且地面上有一层枯叶和腐植土,下面是冰冻层,走在上面极滑,多数人在很险的地方只好采用滑梯方式。白鹭因此有三句名言:“感谢小林,他用肥壮宽大厚实的屁股为我们开辟了下山的道路”、“上车时都看看,谁的屁股是干净的,不行就跟小林要报纸”、“我把相片发到网上,自己找一找,看看是谁的屁股”。

把此行定义为探路之旅真是明智,虽然事前没人来过,都是“新鲜出炉”,但恐怕也不会有人想到是如此艰辛吧。先说公路吧,挺好一条路,走不了--- ---修路,只好调头回来走乡间小路,窄就窄点吧,还崎岖不平,坐在后排的人快成了大勺里的菜了,被间或颠起、落下。登山的路那哪儿叫路呀,根本没路,深一脚,浅一脚,最难办的是到处是浮动的石头,很容易形成落石,尽管大家小心翼翼,还是不断有石头滚落,好在没人受重伤,真是万幸。山上好多树枝都枯干了,轻轻一折就断,上下山的路又是那么陡峭、湿滑且常常走在崖边,关键时刻抓上这样的枝条很容易出意外的,真的感谢上苍,感谢那天是个好年好月好日子和一群好人,才平安归来。如果有人再去的话,务请事前考虑好路线和措施,千万不要犯险。

当地的老百姓是好人,不仅仅是因为向导为我们提供了帮助我才这样说,你碰到的每个人都是那么淳朴和友善,他(她)会主动告诫你哪里有危险,会主动问候你玩得是否愉

快,会远远地给你一个灿烂的笑脸,吃饭时还主动请大家喝他的自酿葡萄酒。噢,还有不知是哪位旅友奉献出了自己的泡酒,半桶呀,让大家随便喝,我喝了一盅,很好哇,谢谢你啦!

白鹭群的人就象那天的泡酒一样,平和中带着淡淡的甜,淳厚中带着浓浓的香,在口中似流淌、似飘动,一丝丝辛辣过后便是无穷的回味---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