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含量的应用研究

来源:知库网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含量

的应用研究

慧丽

文章编号:1671—3702(2008)08(A)一0052—03 届崞庙属庸席崞庙,崞席席 测定室内空气中氨含量的应用研究 谢林灵姚建阳

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上海200438)

【摘要】针对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和数据对比,对实验

中的干扰因素,最佳测定条件,检测范围,精密度及回收率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并介绍了分析试验干扰因素的消除 方法.

【关键词】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氨;检测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 AppliedResearchoftheSpectrophotometrywith IndigoBluetoTestAmmoniaConcentrationIndoorAir X/ELin——lingYA0Jian-yang

(ShanghaiZhongcehangTesting&ConsultingofEngineeringCo.,Ltd.,Shanghai200438)

concentrationinindoorairisdiscussed.Interferingfactors,determinationofthebestconditions,Measuringrange,Precision,Recovery

tothistestandInterferingfactorseliminationarealsoinvolvedinthispaper. KeywordsspectrophotometrywithIndigoBlue;ammonia;influencingfactors 空气中氨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

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 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 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等 症状.

室内空气中的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 凝土外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如涂饰用的添加剂和

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试验原理

空气中的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 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 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2]. 2主要仪器与试剂

1)主要仪器:7230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 器厂).

2)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氨蒸馏 水.溶液配制如下: ①

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至1L;临用时再稀释10倍. ②

10.0g柠檬酸钠,加水约50ml,再加2mol/L氢氧化钠 55ml,用水稀释至200ml.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下可 稳定一个月. ③

工程质量2008.No.8(A)

表1氨标准系列 管号0123456

表2pH值对检测的影响

样品+吸收液(m1)3+73+73+73+73+73+73+73+73+73+7 氨含量(g)3333333333 个月.

④氢氧化钠溶液(2mol/L):称取80g氢氧化钠, 溶于水中,稀释至1L.

⑤次氯酸钠(O.05mol/L):取lm1次氯酸钠原液,

定二个月. ⑥

经105℃干燥1h的氯化铵,用少量水溶解,移入 100ml的容量瓶中,用吸收液稀释至刻度,此液 1.00ml含1.00mg氨;标准工作液:临用时,将标准储 备液用吸收液两级稀释成1.00ml含1.00txg的氨.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7支,按表1制备标;隹系列

的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0.10m1次氯酸钠溶液,摇

(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y=bx+a曲线, ±

吸光度/g氨,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 子s(吸光度).

4样品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1)按标准【】规定,NH4C1应在100~105℃干燥恒 重,使连续两次干燥后的质量差在O.2mg以下,称量 时速度要快,避免吸水,所以很容易造成标准贮备溶 液浓度的误差,影响检测分析结果.而标准【:要求配

NH4C1,称量要求精确到万分之一,其实在实验室操 作过程中是很难达到的.

2)配制水杨酸溶液时,加入柠檬酸钠作为掩蔽 工程质量2008.No.8(A)

剂,主要是消除干扰,与Ca2+,M,Fe,Mnz+.A1等

通过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试验测定 (见表2). 杂 pH值

图1pH值的影响

由上述试验所得的图1可以看出,pH值为12 左右时其生成络合物染料较完全,所以靛酚蓝分光 光度法最佳显色的pH值为12左右. 3)配制次氯酸钠溶液时,用NaOH溶液定容主

个显色反应过程当中,次氯酸根起主要反应作用,因为

次氯酸根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羧基反应生成络合物, 最终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进行

浓度,影响分析结果.因此氯酸钠试剂应避光贮存, 以免见光分解.

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的条件下,与次氯酸 钠,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其着色深浅与 温度有一定关系.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其结果见表3和图2.

由图2可知,当温度在24℃-30℃时,其显色比 较完全,呈平稳趋势.所以在实际检测试验中,温度 一

般控制在24℃-28℃最为合适. 研究探索

表3温度对检测的影响

样品+吸收液(m1)3+73+73+73+73+73+73+73+7 氨含量(g)33333333 篓 督 温度(℃) 图2温度的影响

溶液及0.10m1次氯酸钠溶液,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 染料.在不同时间进行平行试验测定,结果见表4及

图3.

袭4显色时间的影响

样品+吸收液(rIl1)5+55+55+55+55+5 氨含量(g)55555 嬖 督 时侧(Bin)

图3显色时间对检测的影响

检测试验中最佳时间为60min.

同波长下进行试验测定,其结果见表5及图4. 昏 坡长(¨)

图4波长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波长为697.5mm时吸光度最大, 也就是透光率最强,呈上升趋势后又开始呈下降趋 势.所以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最佳波长为697.5nm. 7)测量范围的比较见表6. 表6检测范围比较表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0.01mgJm~~2mg/m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O.4mg/m~4mg/m 离子选择电子法测量范围O.008mg/ms~110mg/m 由表6可知,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比较 接近室内空气氨浓度的限量.另外,纳氏试剂的毒性

很大,对人体有危害性,含汞的废液造成环境污染. 而离子选择电极法由于测量范围大的特点,所以一 般应用于工业废水,废气中的氨浓度测定. 8)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见表7. 由表7可知,平均相对偏差为1.17%,平均回收 率为l00%,表明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和准确 度是可行的.

5分析试验干扰因素的消除

分析工作中由样本带来的干扰离子是不可避免 的,只是当某些干扰离子的量达到干扰程度时,就必 须寻求一些措施来排除干扰,从而获得正确的结果,

几种方法:

袭5波长对吸光度的影响

样品+吸收液(m1)4+64+64+64+64+64+64+6 氨含量(g)4444444

(下转第59页) 工程质量2008.No.8(A)

表6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MPa)

强度构件名称测区强度换算值测区强度计算 推定值

Z一(9)一(B)40.340.142.21.645.642.640.142.640.641.839.5测区数=100: Z一(13)一(B)36.631.735.41.935.535.738.136_233.531.732_3最小值=28.8MPa;

Z一(13)一(A)29.028.830_31.132.130.828.830.629.030_228.5平均值=40.7MPa: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因为r,f,---40.7MPa,=6.57>5.5MPa,无法按批评定,取单构件最小测区强度换算值28.8MPa,为 技术规程》该批构件强度推定值

具有95%保证率的标准值(0.05分位值),kl=1.41433,kz=1.9265,推定区间的上限值=31.4,下限值=28.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上,下限值的差值小于材料相邻强度等级的差值和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算术平均值的10%.且上限

4)三本标准判别检测结果真实性的方法不一 样,在现场检测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注意对规 范的选择,同时应注意对混凝土强度推定结果可靠 ,性的判别. (上接第54页) 参考文献

[1]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2]GBrr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3]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表7精密度和准确度

1)蒸馏分离提纯:即将NH在碱性条件下蒸馏, 用HSO或HC1吸收与干扰离子分离.应注意,不能 使用H3BO吸收NH,它对方法产生负的干扰.

甚为麻烦,在大批量样品分析时不宜采用. 2)标准系列中加入与样本中相当量的干扰离 子,使其与样本待测液的条件相同.

3)掩蔽:选用一些适合的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生 成稳定的螯合物,将干扰离子掩蔽起来,从而消除干 扰.常用的络合剂有酒石酸盐,柠檬酸盐,EDTA等. 酒石酸盐的络合能力有限,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中 表现不佳;EDTA络合能力很强,但加入后溶液不显 工程质量2008.No.8(A)

色或有一个非常缓慢的显色过程,虽然在显色一小

终还是选用了柠檬酸钠,效果比较好. 6试验结论

综上所述,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简单方便,精 密度和准确度较高,是目前测定空气中氨含量的最 佳方法,也是仲裁法. 参考文献

[1]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 年版)[S].

—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