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把每篇听力的文章生词查出,单词标注,读音也确定。读吧。如果自己读不出来、读不连贯,那就找一个比你好一些的人带着你读。他读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大概得需要20遍左右。做到音会发,意思都连贯的理解。
(2)
读熟的文章的下一步加工就是跟着音频读。可以音频放一句,你跟着读一句,来纠正自己读的时候的错误。此步骤反复20遍。
(3)
以一篇文章连续播放的方法跟着读。由于已经有了之前的40遍的积累,所以在连续放音的时候可以跟得上文章的速度和节奏了。此步骤可以反复10遍。 (4)
每篇文章都根据上面的50遍的方式执行,是第一天的任务。等第二天的时候将第一天的文章作为听写的材料,听写方法另见听写方法贴。第二天的任务有两项:A用50遍的方式再做一篇文章B听写前一天的文章。 第一个月的材料使用: (1)
前半个月以旧托福为主:
材料:http://bbs.xiaoma.com/thread-3138-1-1.html (2)
再来半个月每两天一篇TPO
材料:http://dl.xiaoma.com/dl/search/cateTag?tag_flag=1&cate_namec=TPO
第二月以先听后读为主
经过一个月的听力准备,可以采用一下被动的听力训练了。步骤如下:
(1)
先将文章翻译成中文——读懂文章的步骤
(2)
将翻译后的文章以一句为单位播放,并写出中文和英文——用耳朵懂文章
(3)
以上两步处理结束后展开读的工作。先读熟文章20遍 (4)
再继续边听音频边看着文本读20遍 (5)
最后只是听着音频并不看文本读10遍
这个月使用的材料与上个月一样,也是前半个月旧托福,后半个月TPO
第三个月可以正常听写了
小马托福TPO听力精选二十篇系列(更新至第三季)
托福TPO就是真题,真题就是ETS的TPO。托福TPO听力来自于2006-2008年所考过的真题,是最佳的备考材料。仅仅使用TPO去做题是对 TPO极大的浪费,托福听力必备(背)TPO精选20篇,只要搞定这20篇TPO听力,你的听力一定是25分以上!要怎么搞定TPO听力?先做题——再听 写——最后跟读,直到接近背诵下来。总有学生问老师,推荐背诵什么TPO文章?就背诵精选的这20篇TPO听力文章吧,20篇不多也不少,正好够1个月的 托福备考,还等什么?快快下载,抓紧听写,认真跟读,努力背诵吧!
大家在使用TPO的时候有着七宗罪:
(1)仅做题。浪费了提高实力的好材料 (2)无解析。含糊着与好文章擦肩而过 (3)贪图量。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无质量 (4)没分类。对于托福专业话题依旧没概念 (5)做一遍。只检查自己而不提高自己 (6)缺精选。话题精、结构精的文章是什么 (7)看不懂。没有参考翻译
小马TPO听力精选20篇值得你背诵的20篇最有代表性的听力文章!TPO精选20篇系列共4季,每集5篇文章供大家了解重要的话题。本精选由托福听力教师Horse精选。
每篇文章的使用建议如下: 第一步:听——做题
第二步:使用音频听写成中文一篇 第三步:使用音频听写成英文一篇 第四步:参考每篇文章的汉语翻译 第五步:修改,订正 第六步:20遍读熟文章
第七步:边听边看边读20遍文章 第八步:只听不看跟着读10遍文章 第九步:做出文章笔记并去试图复述文章 第十步:背诵文章
(听写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bbs.xiaoma.com的听写训练营里的指导贴
http://bbs.xiaoma.com/forum-viewthread-tid-81770-fromuid-254284.html)
记住,每篇文章以上10步走完不经历个15个小时左右是不能进行下一篇文章的。想你的托福听力在一个月内过25分么?用30天的时间,就搞定TPO精选20篇!专注,这事对你只有好处!
第一季目录
(一)历史类之艺术史:Well-madeplay(佳构剧)
(二)历史类之发展发明史:The Periodic Table(元素周期表)
(三)生物学之生态:HabitatsSelection(栖息地选择) (四)生物学之动物:UltrasonicPulses(蝙蝠超声波) (五)人类学:The Iroquois(土著印第安人易洛魁)
第二季目录
(六)生物学之植物——NightcapOak(夜冠橡树) (七)生物学之动物——Octopus(章鱼防御系统)
(八)地球环境科学之气候——MilankovitchHypothesis(米兰科维奇假说)
(九)历史文学之人物作家——Emerson’swork(艾默生)
(十)Business之繁荣与泡沫——boom and bust(繁荣与泡沫)
第三季目录
(十一)地球科学——geologic time periods地质时期 (十二)地球科学——Lechuguilla Cave龙舌兰洞
(十三)生物学——foraging behavior among beavers 海狸的觅食行为
(十四)生物学——North American wood frog 北美树蛙
(十五)历史——the role of spices 香料的作用
回复下载第三季:
如何集中突破:
一个月内,每天用“精力最佳”的时间练习听写。听写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能保证精听,一个小时足矣。
早上 6点-7点, 上午 10点-11点, 下午 3点-5点
1. 第一个10天,每天听记,需要每半句话或者一句话停下来,将听到的内容写出(以自己能接受英语思维为主)。但每一次听的句子间隔以5-7个单词为宜,不能只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如果一次不能写出全部内容,就需要反复听6-7遍,力争做到一字不落的听写。经过一小时的训练后,开始按照听力文本对答案。(注意不能每听写一句话就开始对答案,最少要听写完一整篇文章后才能对答案。之所以要一小时后开始对答案就是要保证这一个小时完全投入的做精听练习。)这个阶段叫做:小词阶段。也就是说对于部分小词汇和高频词汇的敏感度开始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美音的发音和语音问题:连读,弱读,爆破,失音现象等等。 由于全部精力集中在听写每个词上,所以难免产生听力理解力大幅度下降的感觉,但这属于这一阶段的正常现象,只是你自己的错觉而已,不必在意。
2. 第二个10天,方法同上,这时候会对一些小词如: as, have, will, of等非常敏感,并且会对句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这个阶段叫做:整句阶段。也就是说你的理解力会因为对语音现象的逐步熟悉慢慢提升。这个阶段结束后,你的理解力会提升到对于句子的理解上。 3. 第三个10天,方法同上。不仅会对单词,短语,并且对段落的整体意思有所把握。这个阶段叫做:整体理解阶段。
由词汇到句子再提升到段落的理解把握层次上。 Tips:
1. 每天要把一小时内听错的词汇,短语,句子都要以其所在句子的形式背下来。早上开始听写,晚上背下来。简单地说就是背你听错的句子。因为只有背下来才能加深印象,下次出错的机率才会大幅度降低。之所以要背句子是因为背诵你听错的句子可以大幅度强化你的听力弱点同时提升听觉方面的语感。 听写练习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
80% within 1 hour 能够以正常的长度句子一遍播放完听下来,然后写出来。 1个小时内平均正确率在80%以上(包含80%)。那么恭喜你你的听力能力已经可以开始做题总结和研究IBT听力部分了。当你提升听力后,综合写作部分的听力以及口语部分的听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听写方法:
(1)听一句——动笔写(写不出来再听一遍,最多3-5遍) (2)找weakness——回原文对照——划出关键词或weakness (3)听第二句(重复第一句过程) (4)听最后一句
(5)全文统一听一边(抓关键词;寻找主干脉络;适当note-taking 听写要求:
(1)请大家听写完再看文字答案
(2)对照文字答案时,找出未能识别出来或者识别有误的地方并用记号标注出来 (3)听写完的内容自己总结(不熟悉听觉的单词;关键词)
(4)听写是一句一句的听,对于句子短的可以两三句合并,大家自己把握 (5)最好只给自己三遍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的听觉存储力 (6)听写所推荐的软件请在论坛里下载
(7)更有效的听写不推荐非要把每一篇文章听写完之后再对照文字答案,这样对于很长的文章来说,听觉模糊的或未识别/识别错的地方已经印象模糊,故不能更有效果的从听写中得到你的weakness
其他:
(1)听相同的文章的提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你在反复的过程里已经不再痛苦了,也就没有更多的进步了。
(2)建议是:对于听写完的文章可以反复跟读。反复跟读同样的文章的收获会比每天跟读不同文章的收获巨大。
听写方法:
(1)
听一句——动笔写(写不出来再听一遍,最多3-5遍) (2)
找weakness——回原文对照——划出关键词或weakness (3)
听第二句(重复第一句过程)
…………………… (4)
听最后一句
(5) 全文统一听一边(抓关键词;寻找主干脉络;适当note-taking)
听写要求:
(1)请大家听写完再看文字答案
(2)对照文字答案时,找出未能识别出来或者识别有误的地方并用记号标注出来
(3)听写完的内容自己总结(不熟悉听觉的单词;关键词)
(4)听写是一句一句的听,对于句子短的可以两三句合并,大家自己把握 (5)最好只给自己三遍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的听觉存储力 (6)听写所推荐的软件请在论坛里下载
(7)更有效的听写不推荐非要把每一篇文章听写完之后再对照文字答案,这样对于很长的文章来说,听觉模糊的或未识别/识别错的地方已经印象模糊,故不能更有效果的从听写中得到你的weakness
(8)我会针对文章的长度进行切割,把文字答案切割成小的part以适合每次听写,按照跟贴的顺序完成大家的听写。比如:先听写第一楼;再第二楼;……以此类推 其他:
(1)听相同的文章的提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你在反复的过程里已经不再痛苦了,也就没有更多的进步了。
(2)建议是:对于听写完的文章可以反复跟读。反复跟读同样的文章的收获会比每天跟读不同文章的收获巨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